青鱼

目录

1 拼音

qīng yú

2 注解

3 概述

青鱼是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青鱼属的唯一种,又名黑鲩。体略呈圆筒形,体型较大,头顶圆宽,头部稍平扁,尾部侧扁;口呈弧形。上颌稍长于下颌;无须;下咽齿1行,呈臼齿状,咀嚼面光滑;侧线弧形,完全;鳞中等大小;鳍齐全且典型,体背及两侧上半部青黑色,腹部灰白色,各鳍均呈灰黑色。为中国黄河、长江、珠江及黑龙江等平原地区的特产鱼类。

青鱼肉厚且嫩,味鲜美,富含脂肪,刺大而少,是淡水鱼中的上品。

青鱼平时多栖息于水的中、下层,一般多在底层多螺蛳的较大水体中生活。食物以螺蛳及双壳类软体动物为主,亦常食虾及水生昆虫。生长快,2~3冬龄的鱼一般可达3~5千克。最大可达70千克。在华东大多数在4~5龄性成熟。每年4~7月在江河干流流速较高的场所产卵繁殖。怀卵量至少26万粒,最多可达695万粒。卵半沉性,受精后吸水膨胀,顺水飘流而发育。生殖过后常集中在江河弯道、沿江湖泊及附属水体中肥育,冬季在河床深水处越冬。

青鱼也是中国淡水养殖的主要鱼类──四大家鱼之一。

青鱼主要产于长江流域地区,也可人工养殖,但由于受鱼食来源的限制,北方饲养较少,青鱼四季均产,但以秋季产的最多品质最好。

4 青鱼的别名

黑鲩、螺狮青、青根鱼、乌青鱼、黑鲲、青棒、钢青

5 青鱼使用提示

每餐约100克

6 青鱼的营养价值

1. 青鱼中除含有丰富蛋白质、脂肪外,还含丰富的硒、碘等微量元素,故有抗衰老、抗癌作用;

2. 鱼肉中富含核酸,这是人体细胞所必须的物质,核酸食品可延缓衰老,辅助疾病的治疗。

7 青鱼的加工

切鱼方法:

1、鱼肉质细,纤维短,极易破碎,切鱼时应将鱼皮朝下,刀口斜入,最好顺着鱼刺,切起来更干净利落;

2、鱼的表皮有一层黏液非常滑,所以切起来不太容易,若在切鱼时,将手放在盐水中浸泡一会儿,切起来就不会打滑了。

青鱼和草鱼的体形非常相似,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

1、体色不同:青鱼的背部及两侧上半部呈乌黑色,腹部青灰色,各鳍均为灰黑色;草鱼呈茶黄色,腹部灰白,胸、腹鳍带灰黄色,其余各鳍颜色较淡;

2、嘴形不同:青鱼嘴呈尖形,草鱼嘴部呈圆形。

巧去鱼腥味:

1、将鱼去鳞剖腹洗净后,放入盆中倒一些黄酒,就能除区鱼的腥味,并能使鱼滋味鲜美;

2、鲜鱼剖开洗净,在牛奶中泡一会儿既可除腥,又能增加鲜味;

3、吃过鱼后,口里有味时,嚼上三五片茶叶,立刻口气清新。

8 青鱼适合的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适宜各类水肿、肝炎、肾炎、脚气脚弱之人食用; 适宜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营养不良之人食用;适宜高脂血症,高胆固醇血症,动脉硬化者食用。

2. 脾胃蕴热者不宜食用,瘙痒性皮肤病、内热、荨麻疹、癣病者应忌食。

9 青鱼的食疗功效

青鱼肉性平、味甘,归脾、胃经;

具有益气、补虚、健脾、养胃、化湿、祛风、利水之功效,还可防妊娠水肿。

10 与青鱼相克的食物

青鱼忌与李子同食;青鱼忌用牛、羊油煎炸;不可与荆芥、白术、苍术同食。

11 青鱼的食用建议

1. 青鱼可红烧、干烧、清炖、糖醋或切段熏制,也可加工成条、片、块制作各种菜肴;

2. 收拾青鱼的窍门:右手握刀,左手按住鱼的头部,刀从尾部向头部用力刮去鳞片,然后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将鱼鳃挖出,用剪刀从青鱼的口部至脐眼处剖开腹部,挖出内脏,用水冲洗干净,腹部的黑膜用刀刮一刮,再冲洗干净。

12 《全国中草药汇编》:青鱼

12.1 拼音名

Qīnɡ Yú

12.2 别名

铜青、鲭、乌鲭、青棒、乌鲩、螺蛳青

12.3 来源

鲤形目鲤科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 (Rich.),以胆囊入药。

12.4 生境分布

长江以南平原地区,华北较少。

12.5 性味

苦,寒。

12.6 功能主治

主治目赤肿痛及喉痹,扁桃体炎,并除恶疮白秃。

12.7 用法用量

0.5~1钱,水煎服或外涂。

12.8 附方

治目赤肿痛及沙眼:用青鱼胆、硼砂、冰片、黄连为末,点眼。

12.9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13 《中华本草》:青鱼

13.1 出处

出自《本草经集注》。

《随息居饮食谱》:青鱼鲊,以盐糁酝酿而成,俗所谓糟鱼醉鲞是也。惟青鱼为最美,补胃醒脾,温营化食。但既经糟醉,皆能发疥动风,诸病人均忌。

13.2 拼音名

Qīnɡ Yú

13.3 英文名

Black carp

13.4 别名

鲭、乌青、乌鲻、螺蛳青、青鲩、乌鲩、青棒、铜青

13.5 来源

药材基源:为鲤科动物青鱼的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ylopharyngodon piceus(Richardson)

采收和储藏:常年均可捕捞,捕得后,除去鳍片及内脏,洗净,鲜用。

13.6 原形态

青鱼,前部略呈圆筒形,向后渐侧扁,腹部圆,无腹棱。头顶部宽平。吻钝尖,口端位,呈弧形,下颌稍短。下咽齿1行,呈臼齿状,齿面光涌。圆鳞,侧线完整,侧线鳞39-46。背鳍3,7-8,无硬刺,起点与腹鳍相对。臀鳍3,8-9,无硬刺。胸鳍下侧位,不达腹鳍。腹鳍起点在背鳍第2分支鳍条下方,末端不达肛门。尾鳍深叉,上、下叶约等长。体背及体侧上半部青黑色,腹部灰白,各鳍均呈黑灰色。

13.7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属中下层淡水鱼类,栖息于江河港道,沿江湖泊及附属水体中,主要以软体动物为食,也食虾和昆虫幼体。

资源分布:广泛分布于长江流域,上至金沙江,下至河口及长江以南的平原地区,华北比较稀少。

13.8 栽培

是我国养殖鱼类之一。

13.9 化学成份

每100g含水分75g,蛋白质19.5g,脂肪5.2g,灰分1g;钙25mg,磷171mg,铁0.8mg,硫胺素(tjoamine)0.13mg,核黄素(riboflavine)0.12mg,烟酸(mocptomoc acod)1.7mg。

13.10 性味

味甘;性平

13.11 归经

肝经

13.12 功能主治

化湿除痹;益气和中。主脚气湿痹;腰脚软弱;胃脘疼痛;痢疾

13.13 用法用量

内服:煮食,100-200g。

13.14 注意

1.《日华子》:“不可同葵,蒜食之。”2.《药性纂要》:“服术人忌之。不可合生胡荽、豆藿同食。”3.《本草求原》:“忌豆酱。”

13.15 各家论述

1.崔禹锡《食经》:主血利,补中安肾气。

2.《食疗本草》:和韭白煮食之,治脚气脚弱,烦闷,益心力。

3.《日华子本草》:益气力。

4.《开宝本草》:主脚气湿痹。

5.《滇南本草》:和中,养肝明目。

6.《医林纂要》:滋阴平肝,逐水,截疟,治痢。

7.《随息居饮食谱》:补气养胃,除烦懑,化湿祛风。

13.16 摘录

《中华本草》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