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注解
清营泄热为治法,又称清营[1]。指用具有清除营分邪热作用的方药治疗营分证的治法[2]。热邪入于营分,症见高热、烦躁、夜睡不安、舌绛而干、脉细数、口渴不甚,可用清营汤,清营解毒,泄热养阴[3]。
4 参考资料
-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645.
-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基本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636.
有清营泄热作用的方剂
- 连花清瘟胶囊
褐色颗粒;味微苦,气微香。适应症:清瘟解毒,宣肺泄热。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属热毒袭肺证,症见:发热或高...
- 金铃子散
其组成为金铃子30g、玄胡索30g,具有行气疏肝泄热,活血止痛之功效。主治肝气郁结、气郁化火之肝郁化...
- 小承气汤
大者)三枚。功能主治:《伤寒论》方之小承气汤功能泄热通便,除满消痞,治伤寒阳明腑实证,谵语,便硬,潮...
- 竹沥泄热汤
麻黄、升麻开泄肺满于上,大青引领知母、石膏等味降泄肝实于下,可谓峻矣。设亢极不应即应,须加芒消以润...
- 增液承气汤
、大黄9g、芒硝(冲服)4.5g,具有滋阴增液,泄热通便之功效,主治因热结津伤,肠腑失润,无水舟停所...
- 更多有清营泄热作用的方剂
有清营泄热作用的穴位
- 阳白
支。阳白穴的功效与作用:阳白穴具有清头明目,祛风泄热的功效。阳白穴有祛风清热、益气明目的作用。阳白...
- 面玉
皮肤→皮下组织→鼻中隔软骨和鼻外侧软骨。有通窍、泄热作用。皮肤→皮下组织。穴区神经、血管:有眶下神经...
- 面士
皮肤→皮下组织→鼻中隔软骨和鼻外侧软骨。有通窍、泄热作用。皮肤→皮下组织。穴区神经、血管:有眶下神经...
- 准头
皮肤→皮下组织→鼻中隔软骨和鼻外侧软骨。有通窍、泄热作用。皮肤→皮下组织。穴区神经、血管:有眶下神经...
- 素髎
皮肤→皮下组织→鼻中隔软骨和鼻外侧软骨。有通窍、泄热作用。皮肤→皮下组织。穴区神经、血管:有眶下神经...
- 更多有清营泄热作用的穴位
有清营泄热作用的中成药
- 木香槟榔丸
g、香附子10g、牵牛10g,具有行气导滞,攻积泄热之功效。主治痢疾,食积。本方为主治湿热食积之重证...
- 连花清瘟胶囊
褐色颗粒;味微苦,气微香。适应症:清瘟解毒,宣肺泄热。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属热毒袭肺证,症见:发热或高...
- 麻子仁丸
黄500g、厚朴250g、杏仁250g,具有润肠泄热,行气通便之功效,主治因肠胃燥热,脾津不足,气机...
- 救惊散
散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8页)。功能与主治:泄热通便,化痰镇惊。用于实火咳嗽,内热便秘,积食发热...
- 小儿咳喘宁糖浆
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14页)。功能与主治:宣肺泄热,平喘祛痰,止咳消食。用于表邪入里,肺热壅遏,兼...
- 更多有清营泄热作用的中成药
清营泄热相关药物
- 胃逆康胶囊
康胶囊汉语拼音:【成份】【性状】【功能主治】疏肝泄热,和胃降逆,制酸止痛。用于肝胃不和郁热证引起的胸...
- 胃力康颗粒
汉语拼音:【成份】【性状】【功能主治】行气活血,泄热和胃。用于气滞血瘀兼肝胃郁热所致的胃脘疼痛,胀闷...
- 薄荷锭
荷锭汉语拼音:【成份】【性状】【功能主治】散风,泄热。用于风热感冒头痛。【规格】每锭重1.6克【用法...
- 小儿咳喘宁糖浆
类别】本品为咳嗽类非处方药药品。【功能主治】宣肺泄热,平喘祛痰,止咳消食。用于表邪入里,肺热壅遏,兼...
- 酸枣仁糖浆
服,一次15~20毫升,一日3次。【禁忌】外感发热患者忌服。【注意事项】1.孕妇及糖尿病患者慎用。...
- 更多清营泄热相关药物
古籍中的清营泄热
- 《温热逢源》:[卷下]伏温外窜血络发斑疹喉痧等证治
伏温化热,燔灼血络,因致络血外溢,邪热即随血而泄,于病机犹为顺象。乃有邪热郁于血络,不得外达,其在...
- 《丁甘仁医案》:[卷一]湿温案
热熏蒸心包,投芩、连、益元散、竹叶、茅根等,变为泄泻无度,稀粥食升,犹不知饱,渴喜热饮,身热依然,舌...
- 《伤寒悬解》:[卷六阳明经上编(五十章)]葛根证五(阳明十七)
为寒伤闭束二阳卫气葛根汤葛根泄阳明之卫麻黄泄太阳之卫桂枝芍药通经络而清营血姜甘大枣和中气而补脾精也《...
- 《本草征要》:[第一卷·通治部分理血药](一)凉血
敛阴益营之力,赤则只有散邪行血之意;白则能于土中泻木,赤则能于血中活滞。”《本草征要》明李中梓公元...
- 《也是山人医案》:疫
有溃烂之形。是水谷之湿热交蒸。蕴于皮膜。蕴湿酿热而成毒。非清非散。热邪无发泄之机。三焦交炽喉哑继起...
- 更多古籍中的清营泄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