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本站不出售任何药品、器械,也不为任何药品、器械类厂家提供宣传服务。药品类信息为研究性资料,仅供专业人士参考,请不要依据本站信息自行用药。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
Qingyan Yihuo Wan
2.2 标准编号
WS3-B-1435-93
2.3 处方
山豆根 100g 连翘 75g 桔梗 50g 栀子 50g 黄芩 50g 大黄 50g 玄参 50g 牛蒡子(炒) 50g 芒硝 50g 知母 50g 防风 50g 薄荷 37. 5g 黄柏 25g 甘草 25g
2.4 制法
以上十四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 100g粉末加炼蜜 125~ 140g 制成大蜜丸,即得。
2.5 性状
本品为棕黑色的大蜜丸;味微苦?
2.6 鉴别
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草酸钙簇晶大,直径60~140 μm ,棱角钝 草酸钙针晶成束或散在,长26~110 μm 。无色边缘不整齐结晶片状,具颗粒性。
2.7 检查
2.8 功能与主治
2.9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 1丸,一日 2~3 次。
2.10 规格
每丸重 9g
2.11 贮藏
密封。
古籍中的清咽抑火丸
- 《古方汇精》:[卷二喉口类]济阴化痰饮(四)
(一钱投五七剂。兼用吹散可愈。二症愈后。俱服清咽抑火丸(见后十八)旬日。以杜后患。《古方汇精》清爱...
- 《寿世保元》:[卷六]喉痹
须臾。治一应喉痹之总司也。山豆根为末。用熊胆和为丸。用鸡皮阴干。研末为衣。如绿豆大。每用一丸。放舌...
- 更多古籍中的清咽抑火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