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胃汤

目录

1 拼音

qīng wèi tāng

2 《症因脉治》卷二:清胃汤

2.1 处方

升麻 黄连 生地 山栀 甘草 干葛 石膏 犀角

2.2 功能主治

治脾胃积热,鼻中出血,右关脉数。

2.3 用法用量

水煎服。

2.4 摘录

《症因脉治》卷二

3 《医宗金鉴》卷六十五:清胃汤

3.1 处方

石膏(煅)12克 黄芩 生地各3克 丹皮4.5克 黄连 升麻各3克

3.2 功能主治

清胃泻火。治胃经实热之牙衄,血出如涌,口臭而牙不动。

3.3 用法用量

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食后服。

3.4 摘录

《医宗金鉴》卷六十五

4 《辨证录》卷一

4.1 方名

清胃汤

4.2 组成

玄参5钱,生地5钱,知母2钱,半夏1钱,甘草5分。

4.3 主治

冬月伤寒。太阳之邪轻,而阳明之邪重,项背强几几,汗出恶风。

4.4 用法用量

水煎服。

5 《幼科铁镜》卷六

5.1 方名

清胃汤

5.2 组成

山栀、生地、牡丹皮、黄连、当归。

5.3 主治

大便后见血。

5.4 用法用量

水煎服。

6 《伤寒大白》卷一

6.1 方名

清胃汤

6.2 组成

升麻、生地、丹皮、山栀、甘草、黄连。

6.3 功效

清胃。

6.4 主治

阳明有热,咽喉作痛,咽物即痛。

7 《伤寒大白》卷二

7.1 方名

清胃汤

7.2 组成

川连、升麻、生地、山栀、甘草。

7.3 主治

胃热谵语。

8 《疡医大全》卷十七

8.1 方名

清胃汤

8.2 组成

生地2钱,升麻、连翘、牡丹皮、黄连。

8.3 主治

咽痛。

8.4 用法用量

水煎服。

9 《痘疹仁端录》卷十一

9.1 方名

清胃汤

9.2 组成

当归身(酒洗)、连翘、赤芍、花粉、生地(酒洗)、丹皮、升麻、石膏、黄连。

9.3 主治

胃经有热,牙齿疼痛

9.4 用法用量

水煎服。

10 《济阳纲目》卷十五

10.1 方名

清胃汤

10.2 组成

黄连(用吴茱萸同炒,去吴茱萸不用)3钱,陈皮3钱,茯苓1钱,苍术1钱,黄芩1钱,甘草5分。

10.3 主治

胃热吐酸。

10.4 用法用量

水煎,食前服。

10.5 制备方法

上锉。

11 《古今医彻》卷三

11.1 方名

清胃汤

11.2 组成

生地1钱半,石膏2钱,升麻5分,丹皮1钱,防风1钱,枳壳1钱。

11.3 主治

龈肿溃烂。

11.4 用法用量

水煎服。

11.5 加减

下龈甚者,加芍药、黄芩。

12 《审视瑶函》卷四

12.1 方名

清胃汤

12.2 组成

山栀仁(炒黑)6分,枳壳6分,苏子6分,石膏(煅)8分,川黄连(炒)8分,陈皮8分,连翘8分,归尾8分,荆芥穗8分,黄芩8分,防风8分,甘草(生)3分。

12.3 主治

脾生痰核,眼胞红硬。

12.4 用法用量

以白水2钟,煎至1钟,去滓热服。

12.5 制备方法

上锉1剂。

13 《慈幼新书》卷二

13.1 方名

清胃汤

13.2 组成

当归、生地、丹皮、升麻、甘草、连翘、黄连。

13.3 主治

齿龈肿痛。

14 《玉案》卷三

14.1 方名

清胃汤

14.2 组成

石膏(煅熟)3钱,白芷1钱,升麻1钱,干葛2钱,黄柏2钱,甘草5分。

14.3 主治

胃中积热成平昔喜酒致齿痛者。

14.4 用法用量

水煎,食后服。

15 《回春》卷五

15.1 方名

清胃汤

15.2 组成

山栀(炒)1钱,连翘(去心)1钱,牡丹皮1钱,条芩1钱,石膏2匙,生地黄(酒洗)8分,黄连(炒)8分,升麻7分,白芍(煅)7分,桔梗7分,藿香5分,甘草2分。

15.3 主治

阳明大肠与胃二经之火,致牙床肿痛,牙齿动摇,黑烂脱落。

15.4 用法用量

水煎,食远服。

15.5 制备方法

上锉1剂。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