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黛

目录

1 拼音

qīng dài

2 英文参考

indigo pulverata levis[朗道汉英字典]

indigo pulverata levis[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Indigo Naturalis(拉)[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natural indigo[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青黛

青黛为中药名,出《药性论》。为爵床科植物马蓝Strobilanthes cusia (Nees) O. Ktze.、蓼科植物蓼蓝Polygonum tinctorium Ait. 或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 的叶或茎叶经加工制得的干燥粉末或团块[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4 拉丁名

Indigo Naturalis(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5 英文名

natural indigo(《中医药学名词(2004)》)

6 别名

靛、靛花、靛沫、蓝靛。

靛花、青缸花、靛沫花[2]

7 来源

青黛为爵床科植物马蓝Baphicacanthus cusia(Nees)Bremek.、蓼科植物蓼蓝PoLygonum tinctorium. Ait.或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的叶或茎叶经加工制得的干燥粉末、团块或颗粒。

青黛为爵床科植物马蓝Baphicacanthuscusia (Nees) Bremek.或豆科植物木蓝Indigoferatinctoria L.、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Fortnne蓼科植物蓼蓝Polygonum tinctoriumAit.的茎叶经加工制成的粉末状物[2]

青黛为爵床科植物马蓝Baphicacanthus cusia Brem的叶经加工制得的粉末或团块。加工青黛的原植物还有豆科的野青树Indigofera suffruticosa Mill.、蓼科蓼蓝Polygonum tinctorinum Ait.、十字花科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的叶。

8 原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茎常成对分枝,细嫩部分及花序均被褐色柔毛。叶对生,先端渐尖,边缘有粗齿,干时黑色。穗状花序直立;苞片对生;花萼5裂;花冠筒状,紫色;雄蕊4,二强;子房2室,每室2胚珠。蒴果棒状。种子卵形。花期秋季,果期冬季。

生于林边较潮湿处;有栽培。

9 产地

青黛主产于福建、云南、广西、广东、江西、浙江。

青黛产河北、江苏、安徽、江西、福建、河南、四川、云南等地[2]

10 采收与初加工

夏、秋季采收茎叶,置木桶或缸内,水浸2~3昼夜,至叶自枝条脱落时捞出枝条,加入适量石灰充分搅拌,至浸液由乌绿色转变为深紫红色时,捞出液面产生的蓝色泡沫,晒干。

11 生药性状

为极细粉末,灰蓝色或深蓝色,质轻易飞扬,粘手粘纸,投水中浮于水面,也有呈多孔性小块。有特殊草腥气,味微酸。

12 性味归经

青黛味咸,性寒,入肝、肺、胃经[2]

13 青黛的功效与主治

青黛具有清热凉血,定惊的功效,用于温毒、发斑、血热吐衄、胸痛咳血、口疮、痄腮、喉痹、小儿惊痫。

青黛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的功效[2]

青黛治温病热毒癍疹,血热,吐血,衄血,咯血,肝热惊痫,肝火犯肺咳嗽:内服,1.5~6g,多入散剂[2]

青黛治痄腮,中耳炎,口腔炎,小儿鹅口疮,咽喉肿腐,丹毒,黄水疮,湿疹:干撒或调涂患处[2]

14 青黛的化学成分

青黛主含靛蓝(indigo,indigotin),另含靛玉红(indirubin)。

青黛含靛蓝和靛玉红,是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有效成分[2]

15 青黛的药理作用

靛蓝和靛玉红,是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有效成分[2]

青黛(木蓝)醇浸液在体外对某些细菌具抑制作用。本品还具有抗肿瘤作用[2]

16 青黛的药典标准

16.1 品名

青黛

Qingdai

INDIGO NATURALIS

16.2 来源

本品为爵床科植物马蓝Baphicacanthus cusia(Nees)Bremek.、蓼科植物蓼蓝PoLygonum tinctorium. Ait.或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的叶或茎叶经加工制得的干燥粉末、团块或颗粒。

16.3 性状

本品为深蓝色的粉末,体轻,易飞扬;或呈不规则多孔性的团块、颗粒,用手搓捻即成细末。微有草腥气,味淡。

16.4 鉴别

(1)取本品少量,用微火灼烧,有紫红色的烟雾产生。

(2)取本品少量,滴加硝酸,产生气泡并显棕红色或黄棕色。

(3)取本品50mg,加三氯甲烷5ml,充分搅拌,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靛蓝对照品、靛玉红对照品,加三氯甲烷分别制成每1ml含1mg和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一三氯甲烷一丙酮(5: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蓝色和浅紫红色的斑点。

16.5 检查

16.5.1 水分

不得过7.0%(附录ⅨH 第一法)。

16.5.2 水溶性色素

取本品0.5g,加水10ml.振摇后放置片刻,水层不得显深蓝色。

16.6 含量测定

16.6.1 靛蓝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 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一水(70:2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606nm。理论板数按靛蓝峰计算应不低于18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靛蓝对照品2.5mg,精密称定,置250ml量瓶中,加2%水合氯醛的三氯甲烷溶液(取水合氯醛,置硅胶干燥器中放置24小时,称取2.0g,加三氯甲烷至100ml,放置,出现浑浊,以无水硫酸钠脱水,滤过,即得)约220ml,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33kHz)l.5小时,放冷,加2%水合氯醛的三氯甲烷溶液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中含靛蓝10μg)。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细粉约50mg,精密称定,置250ml量瓶中,加2%水合氯醛的三氯甲烷溶液约220ml,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33kHz)30分钟,放冷,加2%水合氯醛的三氯甲烷溶液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u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靛蓝(C16H10N2O2)不得少于2.0%。

16.6.2 靛玉红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一水(70:3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92nm。理论板数按靛玉红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靛玉红对照品2.5mg,精密称定,置50ml量瓶中,加N,N-二甲基甲酰胺约45ml,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33kHz)使溶解,放冷,加N,N-二甲基甲酰胺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0ml,置100ml量瓶中,加N,N-二甲基甲酰胺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中含靛玉红5μg)。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细粉约50mg,精密称定,置25ml量瓶中,加N,N二甲基甲酰胺约20ml,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33kHz)30分钟,放冷,加N,N-=甲基甲酰胺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人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靛玉红(C16H10N2O2)不得少于0.13%。

16.7 性味与归经

咸,寒。归肝经。

16.8 功能与主治

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泻火定惊。用于温毒发斑,血热吐衄,胸痛咳血,口疮,痄腮,喉痹,小儿惊痫。

16.9 用法与用量

1~3g,宜人丸散用。外用适量。

16.10 贮藏

置于燥处。

16.11 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17 参考资料

  1.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84.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