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本站不出售任何药品、器械,也不为任何药品、器械类厂家提供宣传服务。药品类信息为研究性资料,仅供专业人士参考,请不要依据本站信息自行用药。
3 中药部颁标准
3.1 拼音名
Qingai Rong
3.2 处方
3.3 制法
将干艾叶除去杂质,粉碎成缄团状,晒干,即得。
3.4 性状
本品为黄绿色至灰绿色绒团,具浓密的白色柔毛,质柔软而韧,手捻之不易散开;气 清香,味辛、苦。
3.5 功能与主治
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痛。用于心腹冷痛,泄泻转筋,月经不调,崩漏,带 下,胎动不安。
3.6 用法与用量
外用,取适量温针灸、着皮灸、隔姜灸、隔盐灸、隔蒜灸或制成艾条热灸。
3.7 规格
每袋装 500g
3.8 贮藏
密闭,防潮。 江苏省药品检验所 起草
古籍中的清艾绒
- 《灸法秘传》:[太乙神针]药方
如绒药尚多,即多作几条,外再加纸三四层裹之,以鸡子清通刷外层三次,阴干收藏,勿使泄气。《灸法秘传》...
- 《验方新编》:[卷十六邪怪]灸鬼法
尽烧。一处又方∶丝绵一尺,烧灰兑酒服,或开水送下均效。《验方新编》清鲍相璈公元1644-1911年...
- 《验方新编》:[卷七泄泻]寒泄
艾绒作饼敷,或胡椒、大蒜作饼敷,或艾叶、灶心土、门斗灰、吴茱萸共为末,醋炒敷,均效。《验方新编》清...
- 《医学心悟》:[卷四咽喉(口舌齿唇)]茧唇
所致。初起时,即用艾绒如麦粒大,灸之。仍服甘桔汤,加香附、远志之类。《医学心悟》清程国彭公元1644...
- 《针灸逢源》:[卷三群书汇粹]太乙针法
时用红布衬于痛处。将此针在火上烧着灸之。如雷火针法。《针灸逢源》清·嘉庆二十年李学川公元1815年...
- 更多古籍中的清艾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