蜣螂蛀

目录

1 拼音

qiāng láng zhù

2 英文参考

dung beetle erosion[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tuberculosis of finger joint[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3 生于手指骨节的一种流痰·蜣螂蛀

蜣螂蛀(dung beetle erosion tuberculosis of finger joint)为病证名[1]。见《医宗金鉴》卷六十八[1]。是指生于手指骨节,不红不热不痛,渐次肿坚,形如蝉肚,屈伸艰难,日久方知木痛的流痰[2]。形如蝉腹,又似蜣螂,故名[2]

蜣螂蛀相当于指关节结核[2]

3.1 蜣螂蛀的症状

蜣螂蛀初起不红不热不痛,渐渐肿硬,形如蝉腹,又似蜣螂[2]

患指伸屈困难,日久方知木痛,渐至腐溃,脓水淋漓,疮口难敛[2]

3.2 蜣螂蛀的治疗

治疗蜣螂蛀,初期可服六君子汤,益气除湿化痰,外用离宫锭姜汁磨敷患处[2]

溃流清水时服人参养荣汤,外贴蟾酥饼子,盖陀僧膏[2]

3.3 关于流痰

流痰(flowing phlegm tuberculosis of bone and joint)为病名[3]。见清·余景和《外证医案汇编》卷三。是指发生于骨和关节间的慢性化脓性疾病[3]。本病变在破坏过程中,少有新骨形成,当脓肿形成后可以流窜,溃后脓液稀薄如痰,故称流痰[3]。为无头疽的一种[3]。多发于儿童和青年,患者常有肺结核病史[3]。本病的特点是好发于骨与关节,病程进展缓慢,初起不红不热,化脓亦迟,脓水清稀,并夹有败絮样物质,溃后不易收口,易形成窦道,常可损筋伤骨而致残废,甚至危及生命。

《外科医案汇编》:“痰凝于肌肉、筋骨、骨空之处,无形可征,有血肉可以成脓,即为流痰。”

流痰的发病部位不同,尚有许多不同名称。如发生于脊背的,叫龟背痰;发生在腰椎两旁的,叫肾俞虚痰;发生在环跳部的,叫附骨痰、环跳流痰;发生在膝部的,叫鹤膝痰;发生在足踝部的,叫穿拐痰、穿踝痰;发生在手指骨节的,叫蜣螂蛀;发生在胸前的,叫鸡胸痰等。名称虽异,但其病因、证候和治法及预后基本一致,统称为流痰。

流痰相当于西医的骨与关节结核[3]

详见流痰条。

4 脱骨疽的别名·蜣螂蛀

蜣螂蛀为脱骨疽、脱疽的别名[3]。见《外科证治全书》卷三[3]

脱疽(gangrene)为病名[4][5]。出《刘涓子鬼遗方》卷四[5]。又名脱骨疽、脱痈、脱骨疽、脱骨疔、敦痈、甲疽、蛀节疔[5]。是指发生于四肢末端,局部疼痛、坏死,严重时趾(指)节坏死脱落的慢性周围血管疾病[5]。多发于足趾,溃久则趾自落、故名脱疽[5]。其临床特点是好发于四肢末端,以下肢多见,初起趾(指)间怕冷,苍白,麻木,间歇性跛行,继则疼痛剧烈,日久患趾;(指)坏死变黑,甚至趾(指)节脱落。好发于青壮年男子,或老年人。我国北方较南方多见。

在《黄帝内经灵枢·痈疽》中即有关于本病的记载,云:“发于足趾,名脱痈,其状赤黑,·死之治;不赤黑,不死。治之不衰,急斩之,不则死矣。”

脱疽相当于西医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和闭塞性动脉粥样硬变[5]

详见脱疽条。

5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838.
  2.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3.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97.
  4. ^ [4]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605.
  5. ^ [5]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40.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