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活胜湿汤

目录

1 拼音

qiāng huó shèng shī tāng

2 英文参考

qianghuo shengshi decoction[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羌活胜湿汤同名方剂约有十一首,其中《内外伤辨惑论》记载者为常用方,其组成为羌活6g、独活6g、藁本3g、防风3g、炙甘草3g、川芎3g、蔓荆子2g,具有祛风胜湿之功效,主治风湿在表证,本方为治疗风湿在表的常用代表方剂。现代常用于治疗感冒、风湿性关节炎、神经性头痛等属风湿在表者。

4 《内外伤辨》卷中方之羌活胜湿汤

4.1 别名

通气防风汤、通气防风散、胜湿汤

4.2 组成

羌活、独活各一钱,甘草(炙)、藁本、防风、川芎各五分,蔓荆子三分[1]

羌活6g、独活6g、藁本3g、防风3g、炙甘草3g、川芎3g、蔓荆子2g[2]

4.3 功能主治

《内外伤辨》卷中方之羌活胜湿汤具有祛风胜湿之功效。主治风湿在表证。症见头痛头重,一身尽痛,难以转侧,恶寒微热,苔白脉浮[2]。外伤于湿,郁于太阳,肩背痛,脊痛项强,脉浮;邪在少阳、厥阴,卧而多惊。

4.4 用法用量

上㕮咀,都作一服[2]。水二盏,煎至一盏,空心食前去滓大温服[2]

上㕮咀,都作1服。水2盏,煎至1盏,空心食前去滓大温服。

4.5 加减

如经中有寒湿,身重腰沉沉然,加酒洗汉防己5分,轻者附子5分,重者川乌5分。

4.6 使用注意

风湿热及素体阴虚者应慎用。若下部之湿,当于利水法中求之,非本方所宜。[2]

4.7 方解

本方所治之证多系汗出当风,或久居潮湿之地,风湿之邪着于肌表所致。邪中于表,当从表解,使风湿之邪随汗而去,故治以祛风胜湿之法。方中以羌活、独活为君,羌活能祛上部风湿,独活善于祛下部风湿,二者相合,能散周身风湿,舒利关节而通痹。以防风、藁本为臣,祛太阳经风湿,且止头痛。佐以川芎活血,祛风止痛;蔓荆子祛风善治头痛,与羌活、藁本、川芎同用,止痛作用尤为显著。炙甘草制诸药之峻,调药和中。[2]

4.8 临床运用

[2]

1.本方为治疗风湿在表的常用代表方剂。凡临床上出现以头痛头重、一身尽痛、难以转侧、恶寒微热、苔白脉浮等为主要表现者,即可使用本方加减治疗。

2.加减法:寒湿重者,见身重尤以腰部沉重较甚者,加防己、附子,重者加制川乌;湿热身重,关节热痛,加苍术、黄柏、薏苡仁、防己等清热除湿。

3.本方现代常用于治疗感冒、风湿性关节炎、神经性头痛等属风湿在表者。

4.9 各家论述

1.《医方考》:《经》曰:风胜湿。故用羌、防、藁、独、芎、蔓诸风药以治之,以风药而治湿,如卑湿之地,风行其上,不终日而湿去矣;又曰无窍不入,惟风为能。故凡关节之病,非风药不可。用甘草者,以风药悍燥,用以调之,此之谓有制之兵也。

2.《医方集解》:此足太阳药也。《经》曰:风能胜湿。如物之湿,风吹则干。羌、独、防、藁、芎、蔓皆风药也,湿气在表,六者辛温升散,又皆解表之药,使湿从汗出,则诸邪散矣。藁本专治太阳寒湿;荆、防善散太阳风湿;二活祛风胜湿,兼通关节;川芎能升厥明清气,上治头痛;甘草助诸药辛甘发散为阳,气味甘平,发中有补也。

4.10 附注

通气防风汤(《医学发明》卷五)、通气防风散(《普济方》卷九十七)、胜湿汤(《医级》卷七)。

4.11 歌诀

羌活胜湿草独芎,蔓荆蒿本加防风;湿邪在表头腰痛,发汗升阳经络通。[2]

4.12 出处

《内外伤辨》卷中·四时用药加减法

5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之羌活胜湿汤

5.1 处方

羌活、独活,各二钱。藁本、防风、蔓荆子、川芎,各一钱。甘草(炙半钱)。

5.2 功能主治

方贤着《奇效良方》之羌活胜湿汤主治如脊痛项强,腰似折,项似拔,上冲头痛,及足太阳经不行。

5.3 用法用量

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煎至一钟,食后温服。如身重腰沉沉然,乃经中有湿热也,加黄蘖一钱、附子半钱、苍术二钱。

5.4 出处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6 《医宗金鉴》卷四十三方之羌活胜湿汤

6.1 组成

防风通气汤加附子。

6.2 主治

《医宗金鉴》卷四十三方之羌活胜湿汤主治寒湿重著腰痛。

6.3 出处

《医宗金鉴》卷四十三

7 《伤寒大白》卷二方之羌活胜湿汤

7.1 组成

羌活、防风、苍术、黄柏、泽泻、茯苓、广皮、甘草。

7.2 功效主治

《伤寒大白》卷二方之羌活胜湿汤具有表里分消,散风胜湿之功效。主治风湿相持,身体疼痛,不能转侧;风湿相搏,身肿身痛,小便不利。

7.3 加减

风湿兼寒,去黄柏,加桂枝。

7.4 出处

《伤寒大白》卷二

8 《症因脉治》卷三方之羌活胜湿汤

8.1 组成

羌活、苍术、防风、白术、泽泻、白茯苓、广皮、甘草。

8.2 主治

《症因脉治》卷三方之羌活胜湿汤主治寒湿伤于太阳,筋挛,左脉浮紧者。

8.3 出处

《症因脉治》卷三方之羌活胜湿汤

9 《古今医鉴》卷四方之羌活胜湿汤

9.1 组成

羌活7分,独活7分,防风5分,升麻5分,柴胡5分,藁本1钱,苍术1钱,川芎8分,蔓荆子8分,甘草5分。

9.2 主治

《古今医鉴》卷四方之羌活胜湿汤主治风湿相搏,一身尽痛。

9.3 用法用量

水煎温服。

9.4 制备方法

上锉一剂。

9.5 出处

《古今医鉴》卷四

10 《扶寿精方》之羌活胜湿汤

10.1 组成

羌活1钱半,独活1钱半,炙甘草1钱,南川芎1钱,藁本1钱,蔓荆子1钱,防风1钱,酒炒黄芩1钱,米泔苍术1钱。

10.2 主治

《扶寿精方》之羌活胜湿汤主治湿痰结聚,中有实热,背恶寒。

10.3 用法用量

上为1剂。水煎,食远温服。

10.4 出处

《扶寿精方》

11 《普济方》卷一四七方之羌活胜湿汤

11.1 组成

炙甘草3分,黄耆7分,生甘草5分,生黄芩3分,酒黄芩3分,人参2分,羌活2分,防风2分,藁本2分,独活2分,蔓荆子2分,川芎2分,细辛半钱,升麻半钱,柴胡半钱,薄荷1分。

11.2 功效主治

《普济方》卷一四七方之羌活胜湿汤具有去湿泻热之功效。主治真气已亏,胃中火盛,汗出不休;或阴中之阳、阳中之阴俱衰,胃中真气已竭,阴火亦衰,无汗皮燥,甚者湿衰燥旺,四时无汗。

11.3 用法用量

上作1服。水2大盏,煎至1盏半,入细辛以下较清四味,再上火煎至1盏,去滓热服。

11.4 临床应用

湿热汗出:张耘夫,已酉闰二月尽,天寒阴雨,寒湿相杂,缘官事饮食失节,劳役所伤,病解之后,汗出不止,沾濡数日,恶寒,重添厚衣,心胸间时作烦热,头目昏愦上壅,食少减。此乃胃中阴火炽盛,与外天雨之湿气峻热,两气相合,令湿热大作,汗出不休,兼见风邪。以助东方甲乙之风药去其湿,以甘寒泻其热,羌活胜湿汤主之。一服而止,诸证悉去。

11.5 出处

《普济方》卷一四七

12 《一盘珠》卷一方之羌活胜湿汤

12.1 组成

羌活、独活、防风、川芎、苍术、甘草。

12.2 主治

《一盘珠》卷一方之羌活胜湿汤主治风湿上冲,头重如裹,似有物蒙之。

12.3 用法用量

生姜为引,水煎服。

12.4 出处

《一盘珠》卷一

13 《寿世保元》卷二方之羌活胜湿汤

13.1 方名

羌活胜湿汤

13.2 组成

羌活1钱,独活1钱,藁本5分,防风5分,蔓荆子2分,川芎2分,甘草5分,白术1钱,防己1钱,黄耆1钱。

13.3 主治

《寿世保元》卷二方之羌活胜湿汤主治脾胃受湿,身重倦怠好卧,背脊痛,项强似折,顶似拔,上冲头痛,及足太阳经不行。

13.4 用法用量

加生姜、水煎服。

13.5 加减

如经中有湿热而见身重,腰沉沉然,加黄柏1钱,大附子5分,苍术2钱。

13.6 制备方法

上锉一剂。

13.7 出处

《寿世保元》卷二

14 《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七方之羌活胜湿汤

14.1 方名

羌活胜湿汤

14.2 组成

羌活、防风、苍术、甘草、黄连、黄柏、泽泻、猪苓。

14.3 主治

《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七方之羌活胜湿汤主治湿热腰痛。

14.4 出处

《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七

15 参考资料

  1.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 ^ [2] 魏睦新,王刚.方剂一本通[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