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下颌裂开颅底入路手术

目录

1 拼音

qián fāng xià hé liè kāi lú dǐ rù lù shǒu shù

2 英文参考

biller’s operation

3 手术名称

前方下颌裂开颅底进路

4 别名

Biller手术;前方下颌裂开颅底入路手术

5 分类

耳鼻喉科/头颈手术/颅底手术

6 ICD编码

01.2407

7 适应症

本术式能良好显露中颅底侧方自茎突到中线附近的岩骨下部、颞下窝、咽旁间隙顶部、蝶骨基部和上颈部等区域。可用本术式切除这些区域的良性或恶性肿瘤,如侵犯到翼腭窝、颞下窝和蝶窦的纤维血管瘤、小的涎腺恶性肿瘤、雪旺瘤、鳞状细胞癌残灶、脑膜瘤、侵犯到咽旁间隙的神经瘤、混合瘤、骨瘤等。

8 禁忌症

病变位置较高,贴近或侵犯颅底的肿瘤,上方分离缺乏直视条件,有可能残留病变和损伤重要结构。

9 术前准备

1.全身和专科检查,包括血液生化、血型,心、肺、肝、肾功能,胸部X线片及鼻旁窦CT、MRI检查,必要时请有关科室会诊,包括神经外科、眼科等。

2.术前1~2d给抗生素,并按全身麻醉要求给药。

3.头部备皮。

10 麻醉和体位

平卧垂头位,头偏向对侧,气管内插管全麻。

11 手术步骤

1.皮肤切口及颈部显露  切口线起自下唇,台阶状下伸至颏下,到舌骨水平向后至胸锁乳突肌后缘,向上达乳突(图9.8.1.3-1)。全层切开下唇,结扎下唇动脉。颈部切透颈阔肌,分离切断二腹肌及下颌舌骨肌,连同颌下腺向上翻转。分离显露动脉鞘内动静脉及迷走神经,在较上方显露舌下神经及副神经。

2.切开下颌骨及口底,进一步解剖颈部结构  于中线台阶状切开下颌骨。于颌下腺导管口间切开口底黏膜,经舌侧方至扁桃体前弓。钝性分离找出舌神经和舌下神经,并加以保护。颌下腺导管保持于外侧。下颌骨向外牵引,分离结扎颈外动脉。切断茎突舌骨韧带、茎舌肌、茎咽肌,游离颈内动脉到动脉管孔,分离颈内静脉、第10、11、12对脑神经到颅底。口内切口沿上颌结节在牙龈内1cm向前到中线(图9.8.1.3-2)。

3.进一步向颅底显露  分离腭部黏骨膜瓣,切断结扎同侧腭大孔血管,咬去硬腭骨质,分离翼内板鼻侧黏膜。顺舌神经分离至卵圆孔,靠翼外板分开翼内肌,进入颞下窝和椎前间隙,牵开咽侧软组织,显露咽鼓管及其附着肌肉,并将其切断向对侧牵引,则可显露斜坡和颈椎区。切除翼板、上颌窦后壁和侧壁,即可进入翼上颌间隙(图9.8.1.3-3)。若病变侵及前鼻腔和颅前窝则应联合鼻侧切开。

4.肿瘤切除后将咽上缩肌复位至颅底,后鼻孔填塞。腭部黏骨膜瓣复位,缝合腭部及口底切口,结扎固定下颌骨,分层缝合下唇、颏部及颈部切口(图9.8.1.3-4)。

12 术中注意要点

1.颌下区分离时勿损伤面神经下颌缘支。分离口底时注意保护舌下神经、舌神经和颌下腺导管。

2.颞下窝区术野相对较深,此部位又有静脉丛结构,应注意控制出血。

3.对病变侵犯较高、贴近颅底、颅骨板有破坏者,要特别注意上方的安全。

13 术后处理

1.本术式术野和损伤都较大,而且颅咽颈相通,术后要特别注意伤口包扎,应用大量有效抗生素,练习张口功能。

2.咽鼓管功能丧失者需行鼓膜切开放通气管。

14 并发症

术区或颅内感染、渗出性中耳炎、颈部涎漏等,及时给以相应处理。脑神经受损较多者,有误吸和吞咽困难,可能需要胃造口,少数病例亦可考虑喉切除。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