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部切割伤

目录

1 拼音

qiǎn bù qiē gē shāng

2 疾病分类

普通外科

3 疾病概述

当孩子的皮肉被尖锐的金属刀器或玻璃划破受到伤害时,称为切割伤。一般小的切割伤并不要紧,但是如果伤口较深,引起大量失血,或者伤害物可能带有破伤风杆菌(如生锈的铁器、不见阳光的泥土等),甚至伤害物还嵌入在皮肉之中,那可是要认真对待的。如果伤口带入了破伤风杆菌,在伤口深处缺氧的条件下得以繁殖,产生外毒素,感染后十天发生破伤风病。首先是张口困难,牙关紧闭,然后全身骨骼肌阵发性痉挛,持续性强直,当呼吸肌痉挛时,会导致死亡。所以,在孩子受到切割伤时,家长一般可以做以下一些工作:

如果伤口不深,只是划破皮肤少量出血,只需在家用清水(或淡盐水)和肥皂清洗好患处,消毒后用创可贴或消毒纱布敷盖患处就可以了,这样可以防止伤口发生感染。但同时也要注意几点:第一,在清洗伤口时要确保将所有的脏物从伤口处洗出;第二,不要将棉花或其他绒毛状的物质敷盖在伤口处,因为它们会粘在伤口上面阻碍伤口的愈合;第三,在包扎伤口时要保证伤口有较好的透气性,不能包扎得太紧;第四,每天都要换一次敷料,夜间可以让患处暴露在空气中,有利于伤口的愈合。

如果伤口还在出血,可以用消毒纱布或干净的卫生纸压迫住患处十分钟以上,同时要将患处抬到高于心脏的位置。待止血后再消毒、包扎。包扎时注意不能将伤口包扎得太紧,否则会使局部出现供血不足。如果伤口很大,压迫十分钟后还止不住血,或者伤口在孩子的颜面部,应当马上送孩子去医院请医生处理。

4 疾病描述

浅部切割伤为刀刃、玻璃片、铁片等造成,伤口的长度和深度可不相同,关系到组织损伤范围。

5 症状体征

伤口边缘一般比较平整,仅少数伤口的边缘组织有破碎比较粗糙。出血可呈渗溢状或涌溢状,个别固有小动脉破裂出血呈喷射状。经过处理,伤口可止血和闭合,但局部组织发生炎症反应,故有轻度疼痛和红肿。如果并发感染.局部的红肿和疼痛就加重,还可有发热等;继而伤口有化脓性病变,不能顺利愈合。

6 疾病病因

浅部切割伤为刀刃、玻璃片、铁片等造成。

7 病理生理

伤口边缘一般比较平整,仅少数伤口的边缘组织有破碎比较粗糙。出血可呈渗溢状或涌溢状,个别固有小动脉破裂出血呈喷射状。经过处理,伤口可止血和闭合,但局部组织发生炎症反应,故有轻度疼痛和红肿。如果并发感染.局部的红肿和疼痛就加重,还可有发热等;继而伤口有化脓性病变,不能顺利愈合。

8 治疗方案

急救时先用压迫法使伤口止血,尽量选用清洁的布类(最好用急救包的无菌纱布)覆盖或填塞伤口,外加压迫包扎。接着要根据伤口的具体情况施行清创和修复(一)浅表小伤口的处理 长径lcm左右的皮肤、皮下浅层组织伤口,选用等渗盐水棉球蘸干净组织裂隙,再用70%酒精棉消毒外周皮肤。接着可用一条小的蝶形胶布固定创缘使皮肤完全对合,再在皮肤上涂碘附,外加包扎。一周内每日涂碘附一次;10日左右除去胶布。仅有皮肤层裂口,也可用市售的绊创膏(如·创可贴”之类),但仍应注章皮肤消毒 (二)一般的伤口处理 需要缝合修复(清创术,debridement)。先用干纱布掩盖伤口,以酒精消毒周围皮肤;取下干纱布,以盐水纱布球蘸洗伤口,再消毒皮肤一遭。在伤口外周(距边缘1—2era)作局部浸润麻醉。仔细检查伤口内各层受损组织,除去凝血块和破碎的组织,结扎活动的出盘点。仅有皮肤和皮下疏松结缔组织的裂开,可作单层缝合;并有深筋膜裂开者,需先缝合深筋膜,再缝合皮肤和皮下组织,勿留下明显的裂隙(死腔)。缝合间距不宜过密,以伤口边缘对合为度。缝合后消毒皮肤、外加包扎。 如果伤口污染较多或处理时间已超过伤后8—12小时,但尚未发生明显的感染,皮肤的缝线暂不结扎,伤口内留置盐水纱条引流。24—48小时后伤口仍无明显的感染.可将缝线结扎使创缘对合。如果伤口已感染,则取下缝线按感染伤口处理。(三)感染伤口的处理 用呋喃西林等药液纱条敷在伤口内,引流脓液促使肉芽组织生长。肉芽生长较好时,脓液较少,表现呈粉红色、颗粒状突起,擦之可渗血;同时创缘皮肤有新生,伤口可渐收缩(增生的肌成纤维细胞的功能)。如果发现伤口化脓不好转,脓液呈绿色,且肉芽不能生长或反而消蚀,可能有绿脓杆菌滋生,应改用苯氧乙醇或磺胺米隆等湿敷。如果肉芽呈水肿,可用高渗盐水湿敷。如果肉芽生长过多(超过创缘平面)有碍创缘上皮新生,可用10%硝酸银棉签涂肉芽表面,涂后随即用等渗盐水棉签擦去。如果肉芽生长过慢,可用生肌玉红膏纱条敷贴。 对浅部软组织的切割伤,除了上述的局部处理,还必须考虑到预防破伤风和使用抗菌药。切割伤为沾污的刀具所致,或发生在不清洁的环境中,或伤口较大,都需用破伤风抗毒血清和抗菌药。抗毒血清必须在伤后12小时内注射,才能起到预防作用。抗菌药如复方新诺明、青霉素等也应及早使用。已感染的伤口是否需要抗菌药,应根据局部炎症反应程度和有关发热、白细胞增多等,并非一律使用。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