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瘀血”与西医“淤血”有什么区别?

问答

中医“瘀血”与西医“淤血”有什么区别?
答:

目前在医学出版物上,“瘀血”、“淤血”及其相关的医学名词有时混乱使用,有的学者认识模糊,因此有必要对“瘀血”、“淤血”等医学名词的规范使用进行讨论。

“血”在中医有两个义项:“①由饮食精微所化生而循行于脉管中的血液。《灵枢·决气》:‘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灵枢·营卫生会》:‘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血赖气的推动以供养全身各脏腑组织,维持其正常功能活动。《素问·五脏生成论》:‘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②温病辨证的一个阶段或病位。”[1]

2004年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中医药学名词》,对一词多义的情况进行科学地处理,合理地分工,规范后的名词,符合“一词一义”的单义性原则。通过对“血”两个含义的分析,最后规定“血”只用于表述第一种含义,即“行于脉中,并循环流注于全身,具有营养和滋润作用的经色液体”[2];而第二种含义则由“血分”一词来表述,即“温热病最深重的病理阶段,邪热壅盛,迫血妄行,扰乱心神,伤阴动风的病理阶段。”[3]这样,“血”作为血液的简称,在内涵上中西医已基本一致。这是本文所要讨论的“血”。

瘀、瘀血及其相关名词

“瘀”字,早在战国时期《楚辞》就已出现,如宋玉《九辩》有“形销铄而瘀伤”之句。东汉许慎撰首部汉文字典《说文解字》收有“瘀”字,释为“瘀,积血也。从疒於声。”清代段玉裁作注,认为:瘀,“血积于中之病也。”并引“形销铄而瘀伤”作为书证。[4]1983年版《辞源》释:“瘀,病名。血液凝积。汉扬雄《太玄经》八‘太玄数’:‘八为疾瘀。’《急就篇》四:‘疟、[疒厥]、瘀、痛、瘼,温病。’注:‘瘀,积血之病也。’”[5]2000年版《辞海》:“瘀,积血。即‘瘀血’。”[6]可见,一般字典辞典将“瘀”释为“积血”,是“瘀血”的简称。这一意义也为医学辞典所接受,如1933年版谢观编《中国医学大辞典》:“瘀,血之停滞者。”[7]

同时,应当注意到“瘀”的其他意义,如《中文大辞典》除了释作“血病”外,指出《楚辞·宋玉九辩》“形销铄而瘀伤”中的“瘀”当作“久病”讲,另外还作“怨愤气逆”解。[8]2000年版《中医大辞典》实际上认为“瘀”有两个义项,即“瘀,瘀积。通常指血液停滞。”[9]后一义项所指范围狭,可以说专指“瘀血”;前一义项所指范围广,“瘀积”不限于血液瘀积,如中医大辞典》载“瘀热”条,也作两义项,与之相对应,义项一“瘀,郁积停滞之意。①指郁积在内的热。如热与湿内结,郁滞日久,则发为黄疸。《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义项二“②指滞留的瘀血,郁而化热的病证。”[10]综观中医文献,“瘀”大多数作“瘀血”解,如“瘀呃”“瘀斑”“瘀点”等。

总之,“瘀”一般作“瘀血”解,已成为学术界的共识。在公布的《中医药学名词》中,则进一步明确了“瘀”的单义性,即瘀血,从此“瘀”已不再有“瘀血”之外如“瘀积停滞”等其他含义了。

瘀血

关于“瘀血”的含义,《中国医学大辞典》认为“即蓄血”,[7]“血液瘀结不行也。”[11]我国最早的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当今通行本没有“瘀血”一词,而有血凝泣、凝血、恶血、留血、着血等名词。“瘀血”一词,现知最早见于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12]

查《辞源》没有收载“瘀血”词条。而《中文大辞典》则载有“瘀血,为血轮壅滞之症,跌打、产后,皆易染患,亦称蓄血。”[8]2000年版《辞海》载:“瘀血,中医学名词。指体内血液瘀滞的病变。多因跌仆损伤、寒凝气滞、瘀热内结等,致离经之血液留而成瘀,或脉络失于通利、血液运行受阻所致。由于瘀血留阻的原因和部位不同,表现的症状亦不一致。如肢体局部疼痛,或胁腹症瘕痞块,或神志失常,舌见瘀斑,皮肤出现青紫,以及妇女经闭等。”[6]

专业辞书对“瘀血”有更详细的阐释,《中医大辞典》:“瘀血,血液瘀滞体内,包括溢出经脉外而积存于组织间隙的,或因血液运行受阻而滞留于经脉内以及瘀积于器官内的。可因病致瘀,如跌扑损伤、月经闭止、寒凝气滞,血热妄行等;也可因瘀致病,引起气机阻滞,经脉阻塞,瘀热互结,积瘀成瘕,甚至蓄血发狂等。临床表现较复杂,如面色黧黑,肌肤青紫,皮肤干枯如鳞状,局部固定性刺痛、拒按,紫色血肿,小腹硬满,胸胁撑痛,经闭,大便黑色,舌紫暗或有瘀点,脉涩,甚或出现善忘,惊狂等。均属瘀血的见症。此外,久病多挟瘀,不少顽疾亦常从瘀血辨证论治。”[10]《中医药学名词》给出了一个简明的释义:“瘀血,static blood,血液滞留或凝结于体内,包括血溢出于经脉外而瘀积,也包括血脉运行受阻而滞留经脉腔内,既是病理产物,又可成为继发性致病因素”,[13]因此将其归于病因类名词。

以“瘀血”组成的中医复合名词,在《中医大辞典》中还有:“瘀血咳”(《医学入门》)、“瘀血嗽”(《万病回春》)、“瘀血头痛”(《医碥》)、“瘀血发热”(《伤寒全生集》)、 “瘀血闭结”(《血症论》)、“瘀血咳嗽”(《血症论》)、“瘀血短气”(《医学衷中参西录》)、“瘀血流注”、“瘀血腰痛”(《丹溪心法》)、|“瘀血腹痛”(《古今医鉴》)、“瘀血胃脘痛”(《症因脉治》)、“瘀血灌睛证”(《证治准绳》)等。[14]

血瘀

“血瘀”,2000年版《中医大辞典》将其定为中医病证名词,“血瘀,血液瘀滞的各种病证。”[15]而《中医药学名词》则将它定为中医病机名词,“血瘀,blood stasis,由于气滞、气虚、血虚、外伤、阴寒内盛等各种原因,导致血液郁滞于一定部位的病理变化。”[16]同时将由“血瘀”所引起的病证定为“血瘀证 ,syndrome of blood stasis”,释为“瘀血内阻,血行不畅,以局部出现青紫肿块、疼痛拒按,或心、肝、脑等主要脏器瘀血阻络,功能障碍;或腹内肿块、刺痛不移、拒按;或出血紫暗成块,舌紫暗,脉弦涩等为常见症的证候。”[17]后者比前者更为科学合理。

瘀点、瘀斑

瘀点、瘀斑,属于症状类名词,中医、西医都使用。中医文献……《汉英医学大词典》载有瘀斑、瘀点、瘀点涂片、瘀点形成、瘀点性尸体、瘀点状出血等名词。

关于瘀点、瘀斑的释义,《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症状学》在“紫癜”条下称“<2mm者称瘀点(出血点),>2mm者称瘀斑(紫癜),可高出或不高出皮肤、粘膜表面,压之不褪色”,而“紫癜是皮肤、粘膜小血管血液渗入皮肤、粘膜组织间隙的表现,是出血性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通常由血管壁病变、血小板异常及凝血障碍引起。出血范围的大小和广泛程度视病因和病情而异。”[18]由医学专家参加编撰的2000年版《辞海》亦解释为:“瘀斑,血管壁通透性增高引起皮肤、粘膜或浆膜的斑块状出血。”[6]

淤、淤血及其相关名词

“淤”字,东汉《说文解字》未载。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杜笃传》中云“畎渎润淤,水泉灌溉,渐泽成川”[19]中有“淤”字,显然较“瘀”字晚出。《辞源》“淤”字有三个义项: ①水底沉淀的泥沙。②泥沙冲积成的水中地。③堵塞,不流通。[20]可见没有作“淤血”的解释。不过,另一部辞书《中文大辞典》则有一义项同“瘀”,“淤  ……⑧血液壅滞不通曰淤,与瘀同。……淤血,谓郁结之血。《红楼梦》第三十四回:把那淤血热毒散开。”[21]书证《红楼梦》中的“淤血”即中医的“瘀血”。

查《中医大辞典》无“淤”字,也无由其组成的“淤血”等复合词,可见一般中医文献不用“淤”字构词。

《辞海》基本同意《辞源》给“淤”所给出的三个义项:①水中沉淀的泥沙。②沙土冲积成的地带。③滞塞,不流通。不过《辞海》在第三个义项里,举例“如:淤塞;淤血”[6],这时才将“淤”与“血”联用,并且将“淤血”定为“亦称‘静脉性充血’”,显然这里的“淤血”是西医的名词。西医辞典《汉英医学大词典》还载有“淤滞”、“淤滞性出血”,都是取其“滞塞,不流通”之意。

淤血

《辞海》对“淤血”作出解释,“亦称‘静脉性充血’。因静脉血液回流受阻所引起的一种循环障碍。有全身性和局部性两种,前者由于心力力衰竭或肺脏血流不畅造成静脉血液向心回流发生困难,致使血液淤积在静脉和毛细血管中;后者因局部静脉阻塞、受压或血管神经麻痹等引起。淤血部位的表面开始呈暗红色,以后渐变为青紫色。发生淤血的器官或组织,其实质细胞会发生变性、坏死。”《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病理学》:淤血“是由于静脉回流减少,血液淤积在小静脉和毛细血管,使局部组织或器官的含血量增多。……常是慢慢发生的,持续的时间也长,故属于慢性充血。静脉性充血都是病理性的。根据范围的不同,可分为全身性静脉性充血及局限性静脉性充血二种。……淤血的组织由于血液氧合血红蛋白的含量降低,故呈暗红色或紫红色,在皮肤、指(趾)端、口唇及颊粘膜等处则呈紫蓝色(即紫绀……)……”[22]

2004年版《汉英医学大词典》载有“淤血”及其对应的英文名:“淤血(瘀血),stasis of  blood,stagnation of blood,pool,congestion,synathresis,synathroisis”。[23]《道兰氏英汉医学辞海》对有关名词分别作出了解释:stasis of  blood,stagnation of blood “pool……③淤滞。例如静脉循环延缓所致身体任何部分的血液蓄积。”[24]“congestion,充血:血液在某部分过多或异常积聚。”[25]“synathresis  (局部)充血。同synathrosis”、“ synathroisis (局部)充血。”[26]

与淤血相关的名词

与淤血相关的名词主要有“充血”。充血是一种病理表现,《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病理学》设专条作了介绍:“器官或组织的含血量增多,称为充血。它主要是局部微循环的血管(即细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扩张,充满血液的结果。按其发生的原因及机理的不同,可分为动脉性充血及静脉性充血两大类。”[22]其中静脉性充血又称“淤血”。可见,西医所说的“淤血”只属于充血的一种,即静脉性充血。

由“淤血”组成的西医学名词,在《汉英医学大词典》中可见到淤血斑、淤血肾、淤血性出血、淤血性低氧症、淤血性肝硬化、淤血性溃疡、淤血性缺氧、淤血性肾损害、淤血性水肿,[23]此外,还有肝淤血,肺淤血,脾淤血等。现仅举淤血肾、淤血性水肿两例,来说明在全身或局部发生的静脉性充血。《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肾脏病学》载:“淤血肾:充血性心力衰竭时,心排血量降低以致肺循环或伴有体循环静脉淤血,静脉压升高,最后人体内各器官淤血。淤血肾的表现有:钠和水的潴留从而产生水肿;尿的改变如蛋白尿及血尿;;氮质血症。”[27]《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病理学》载:“淤血性水肿:静脉的机械性阻塞可引起静脉压的增加从而引起水肿,故又称静脉阻塞性水肿。下肢静脉如髂总静脉有血栓形成或因肿瘤、妊娠子宫的引起下肢水肿即属于这类水肿。这类水肿的发生也可能有其他因素参与,如因淤血引起的局部组织缺氧常导致血管壁透性增加等。”[28]可见,“淤血”不包括动脉性充血。

中医“瘀血”与西医“淤血”

由上可知,“瘀血”“淤血”除了个别混用的例子,如《红楼梦》的“淤血”,《汉英医学大词典》的“淤血(瘀血)”,总体来说“瘀血”用于中医, “淤血”用于西医,两者在内涵和外延上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和交叉。

《中医大辞典》:“现代研究瘀血可包括以下几种病理变化的部分过程:①血循环障碍,尤以微循环障碍所致的缺血、郁血、出血、血栓和水肿等病理改变。②炎症所致的组织渗出、变性、坏死、萎缩或增生。③代谢障碍所引起的组织病理反应。④组织无限制的增生或细胞分化不良。”[10]可见,中医的的瘀血包括西医血循环障碍等四种病理变化的部分过程。而西医所说的“淤血”(静脉性充血)只是血循环障碍的一部分,与其中“郁血”近似,既未及缺血、出血、血栓和水肿等,更遑论炎症、代谢障碍和组织无限制的增生或细胞分化不良等病理变化。不过,两者关系非常密切,因果相联,“如果淤血持续的时间长,则可以引起以下后果:①组织水肿或浆膜腔积液:由于静脉压升高,使毛细血管内流体静压升高,组织间液回流减少,以及由于组织的慢性缺氧,血管壁通透性增高,使血管内的血浆漏出,形成组织水肿或浆膜腔调积液。……②出血:由于淤血时组织的严重缺氧,使血管壁的通透性明显增高,红细胞遂从血管壁漏出,便发生淤血性出血,在皮肤、粘膜可形成瘀点或瘀斑。③组织萎缩、变性及坏死:由于长期的淤血缺氧,组织内氧化不全的代谢产物堆积,可使实质细胞发生萎缩、脂肪变性,甚至坏死。④间质纤维组织增生:由于长期的淤血,实质细胞萎缩消失,组织内原有的嗜银纤维可以融合变成胶原纤维,称为无细胞性硬化。”[29]这些后果都可在瘀血中见到。

中医“瘀血”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血液滞留或凝结于体内,包括血溢出于经脉外而瘀积,也包括血脉运行受阻而滞留经脉腔内”,这里有积血的概念,也涉及到出血的概念。而西医对“出血”有其公认的定义和分类,“血液由心血管外出的现象称为出血。根据出血的来源可分为动脉出血、静脉出血、毛细血管出血及心脏出血。按出血的部位可分为外出血和内出血,血液流出体表外时称为外出血,血液流入体腔或组织内时称为内出血。按形态学表现,在皮肤、粘膜、浆膜发生的毛细血管出血,呈小点状者称为瘀点。出血面积较大呈斑片状者称为瘀斑。围绕毛细血管发生的组织内小出血呈环状,称为环状出血。大量出血局限于组织内,呈肿块样隆起则称为血肿。根据血液外出的途径,出血又可分为破裂性出血和渗出性出血。”[30]依此而论,前面谈到淤血所致的出血属于渗出性出血,并没有涉及破裂性出血。而中医“瘀血”还应该包括破裂性出血所致的积血、瘀斑、瘀点等。由淤血而出血,由出血而积血,在中医看来,由瘀血所致出血者,治疗当用活血化瘀以止血;由出血致血虚,血行不畅者,治疗当用止血养血以活血,所谓“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尽在其中。由此“瘀血”的外延还可以扩大到因病致瘀(如跌扑损伤、月经闭止、寒凝气滞,血热妄行等)和因瘀致病(引起气机阻滞,经脉阻塞,瘀热互结,积瘀成瘕,甚至蓄血发狂等)。

两者初步比较,可知“淤血”内涵清晰,外延局限,而“瘀血”内涵丰富,外延广泛,两者有着密切的关系,两者有所交叉。

综上所述,“血”“瘀”在中医史上曾是一词两义,根据科学名词的定名原则,对一词多义者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工,最后确定“血”为“血液”,“瘀”为“瘀血”,符合单义性。中医名词“瘀血”,定义为“血液滞留或凝结于体内,包括血溢出于经脉外而瘀积,也包括血脉运行受阻而滞留经脉腔内,既是病理产物,又可成为继发性致病因素”;西医名词“淤血”,又称静脉性充血,因静脉血液回流受阻所引起的一种循环障碍。“瘀血”内涵大,外延广泛,而“淤血”内涵小,外延局限,“淤血”包括在“瘀血”之中,两者密切而有所交叉。中医、西医是两个不同的医学体系,各有自成体系反映本身学术概念的术语系统,可以互为参照,不可相互替代。

作者:朱建平[备注]100700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秘书长

知识点

用户喜欢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