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拼音
pǔ jì fāng
2 英文参考
Puji Fang[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Preions for Universal Relief[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书名《普济方》
《普济方》为中医方剂著作[1] 。一百六十八卷。明·朱橚(周定王)、滕硕、刘醇等编。刊于15世纪初。系明初编修的一部大型医学方书。书中广泛辑集明以前的医籍和其他有关著作分类整理而成。原书今仅存残本,清初编《四库全书》时将本书改编四百二十六卷。其中有方脉总论、运气、脏腑(包括脏象及脏腑诸病候)、身形(包括头、面、耳等部位所属及身形诸病)、诸疾(包括伤寒、杂病、疮疡、外科、骨科以及各种治法)、妇人(包括妇、产科)、婴儿、针灸、本草等共100余门。据《四库提要》记载:“凡一千九百六十论,二千一百七十五类,七百七十八法,六万一千七百三十九方,二百三十九图。”对于所述病证均有论有方,资料非常宏富。所涉范围广泛,叙述系统完善。现存永乐等明刻本及1949年后排印本。
《普济方》全文阅读:http://zhongyiguji.21tcm.com/74/pujifang/index.shtml
4 方剂名普济方
4.1 《李氏医鉴》卷二之普济方
4.1.1 方名
普济方
4.1.2 组成
4.1.3 主治
4.1.4 普济方的用法用量
以砂糖和作3丸,以1丸绵裹含咽。即时遂愈,甚者不过3丸。
4.2 《李氏医鉴》卷一之普济方
4.2.1 方名
普济方
4.2.2 组成
冬青叶。
4.2.3 主治
《李氏医鉴》卷一之普济方主治一切眼疾。
4.2.4 普济方的用法用量
贴之。
4.2.5 制备方法
研烂,入朴消。
5 参考资料
古籍中的普济方
- 《本草纲目》:[兽部第五十卷兽之一]豕
千金》)误吞针钉∶猪脂多食令饱,自然裹出。(《普济方》)杂物入目∶猪脂煮取水面如油者,仰卧去枕点鼻...
- 《本草纲目》:[虫部第三十九卷虫之一]五倍子
,为末。入飞过黄丹少许,敷之。日三上,甚良。《普济方》∶用五倍子研末敷之。名拜堂散。烂弦风眼∶五倍...
- 《本草纲目》:[木部第三十五卷木之二]皂荚
待痰涎流尽,吃芝麻饼一个,涎尽即愈,立效。(《普济方》)风邪痫疾∶皂荚(烧存性)四两,苍耳根、茎、...
- 《本草纲目》:[草部第十七卷草之六]乌头
至十丸,盐汤下,忌茶。此药常服,其效如神。(《普济方》)风痹肢痛,营卫不行∶川乌头二两(炮去皮,以...
- 《本草纲目》:[石部第九卷金石之三]锻石
风牙肿痛∶二年锻石、细辛等分。研。搽即止。(《普济方》)虫牙作痛∶矿灰,沙糖和,塞孔中。(《普济方...
- 更多古籍中的普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