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黄

目录

1 拼音

pú huáng

2 英文参考

pollen typhae, typha[朗道汉英字典]

cat-tail pollen[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longbract cattail pollen[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TYPHAE POLLEN[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Pollen Typhae(拉)[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cattail pollen[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蒲黄

蒲黄为中药名,出《神农本草经》。为香蒲科植物水烛香蒲Typha angustifolia L.、东方香蒲Typha orientalis Presl或同属植物的干燥花粉[1]。黄色粉末。体轻,放水中则漂浮水面,手捻有滑腻感,易附着手指上。气微,味淡。蒲黄炭形如蒲黄,颜色呈棕褐色[2]

蒲黄味甘,性平[2]。归肝、心包经[2]。具有行血化瘀、利尿通淋的功能[2]。用于吐血,衄血,咯血,崩漏,外伤出血,经闭通经,胸腹刺痛,跌扑肿痛,血淋涩痛[3]。蒲黄生品用于瘀血阻滞的心腹疼痛,痛经,产后瘀痛,跌打损伤,血淋涩痛[3]。蒲黄炭性涩,止血作用增强,常用于咯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及外伤出血[3]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4 别名

水蜡烛、毛蜡烛、蒲黄、蒲棒。

蒲棒花粉、蒲草黄[4]

5 蒲黄的处方用名

蒲黄、生蒲黄、炒蒲黄、蒲黄炭[4]

6 来源

蒲黄为香蒲科植物水烛香蒲Typha angustifolia L.、东方香蒲Typha orientalis Presl或同属植物的干燥花粉[4]

蒲黄为香蒲科植物水烛香蒲Typha angustifolia L. 或宽叶香蒲T. latifolia L. 等的花粉[4]

蒲黄为香蒲科植物水烛香蒲Typha angustifolia L. 的花粉。东方香蒲T.orientalis Presl和同属植物的花粉亦作蒲花入药。

7 原植物形态

沼泽多年生草本,高1~2m。根茎匍匐,有多数须根。叶扁平,线形,宽4~10mm,质稍厚而柔,下部鞘状,穗状花序圆柱形,长30~60cm,雌雄花序间有间隔1~15cm;雄花序在上,长20~30cm,雄花有早落的佛焰状苞片,花被鳞片状或茸毛状,雄蕊2~3。雌花序长10~30cm,雌花小苞片较柱头短,匙形,花被茸毛状与小苞片等长,柱头线头圆柱形,小坚果无沟。花期6~7月,果期7~8月。

8 蒲黄的生境分布

生于池、沼、浅水中。分布几遍全国。

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蒲黄[4]

9 采收与初加工

夏季采收蒲棒上部的黄色雄花序,晒干后碾轧,筛取花粉[4]。剪取雄花后,晒干,成为带有雄花的花粉,即为草蒲黄[4]

10 生药性状

蒲黄为黄色粉末。体轻,放水中则漂浮水面,手捻有滑腻感,易附着手指上。气微,味淡。

11 蒲黄的炮制

南北朝刘宋时代有蒸、焙法(《雷公炮炙论》)[4]

唐代有炒黄(《经效产宝》)的方法[4]

宋代仍用炒法,并有微炒(《太平圣惠方》),纸包炒(《苏沈良方》)[4]

清代则沿用炒黑(《医宗说约》)和蒸法(《本草述钩元》)[4]

现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炒炭等[4]

11.1 蒲黄的炮制方法

11.1.1 蒲黄

取原药材,揉碎结块,除去花丝及杂质[4]

11.1.2 蒲黄炭

取净蒲黄,置炒制容器内,用中火加热,炒至棕褐色,喷淋少许清水,灭尽火星,取出晾干[4]

蒲黄为花粉类药物,质轻松,炒制时火力不可过大,出锅后应摊晾散热,防止复燃,检查确已凉透,方能收贮[4]。如喷水较多,则须晾干,以免发霉[4]

11.2 成品形状

蒲黄为黄色粉末[4]。体轻,放水中漂浮水面[4]。手捻有滑腻感,易附着手指[4]。气微,味淡[4]

蒲黄炭形如蒲黄,颜色呈棕褐色[4]

11.3 炮制作用

蒲黄用于瘀血阻滞的心腹疼痛,痛经,产后瘀痛,跌打损伤,血淋涩痛[4]。如治疗心腹疼痛、产后恶露不行或月经不调、少腹急痛的失笑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疗血淋涩痛的蒲黄散(《证治准绳》)[4]

蒲黄炭性涩,止血作用增强[4]。常用于咯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及外伤出血[4]。如治崩中漏下的蒲黄丸(《圣济总录》);治疗崩漏下血的五灰散(《沈氏尊生方》)[4]

11.4 炮制研究

蒲黄含柚皮素(naringenin)、异鼠李素(isorhamnetin)、槲皮素(quercetin)、β-谷甾醇及棕榈酸、琥珀酸、氨基酸和20余种微量元素[4]

蒲黄具有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保护心肌、抗炎、影响免疫、兴奋子宫及肠平滑肌和促进凝血等药理作用[4]。其生、炒品均有止血作用,但蒲黄炭具有加快血小板凝聚速度的作用,能缩短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4]。以水浸出物、醇浸出物、鞣质含量、微量元素为成分指标,以小鼠凝血时间为药理指标,对蒲黄的炮制工艺进行了优选[4]。结果表明:在140℃烘制4.3分钟最好[4]。而控制蒲黄杂质的理想方法是用100目筛振摇10分钟过筛效果较好,时间较短[4]

11.5 贮存方法

贮于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通风干燥处[4]

12 性味归经

蒲黄味甘,性平;归肝、心包经[4]

蒲黄味甘,性平;入肝、心经[4]

蒲黄炭性涩[4]

13 蒲黄的功效与主治

蒲黄具有行血化瘀、利尿通淋的功能[4]。用于吐血,衄血,咯血,崩漏,外伤出血,经闭通经,胸腹刺痛,跌扑肿痛,血淋涩痛[4]

蒲黄具有活血祛瘀,止血,收敛的功效[4]

蒲黄治瘀血阻滞,心腹刺痛,经闭腹痛,痛经,产后瘀滞作痛,跌打瘀痛,疮疖肿毒,小便不利:煎服,4.5~9g[4]

蒲黄炒黑治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带下:煎服,4.5~9g[4]

蒲黄治重舌,口疮,聤耳流脓,创伤出血,阴囊湿痒:撒患部[4]

蒲黄现用于治高脂血症、特发性溃疡性结肠炎[4]

蒲黄用于瘀血阻滞的心腹疼痛,痛经,产后瘀痛,跌打损伤,血淋涩痛[4]。如治疗心腹疼痛、产后恶露不行或月经不调、少腹急痛的失笑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疗血淋涩痛的蒲黄散(《证治准绳》)[4]

蒲黄炭性涩,止血作用增强[4]。常用于咯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及外伤出血[4]。如治崩中漏下的蒲黄丸(《圣济总录》);治疗崩漏下血的五灰散(《沈氏尊生方》)[4]

蒲黄为眼科常用止血药,具有收敛止血,行血祛瘀的功效:

(1)用于眼内外各种出血。本品既能止血,又能行血,止血而不留瘀,临床应用广泛,常与牡丹皮、地黄等伍用,如生蒲黄汤。

(2)用于活血祛瘀止痛,本品性平和,常与五灵脂配伍。

14 使用禁忌

孕妇慎服蒲黄[4]

15 蒲黄的化学成分

蒲黄含柚皮素(naringenin)、异鼠李素(isorhamnetin)、槲皮素(quercetin)、β-谷甾醇及棕榈酸、琥珀酸、氨基酸和20余种微量元素[4]

蒲黄含n-二十五烷(n-pentacosane)、硬脂酸、黄酮类。

水烛香蒲和宽叶香蒲的花粉均含黄酮苷(苷元为异鼠李素)、β-谷甾醇、脂肪油等[4]

香蒲还含α-香蒲甾醇(α-Typhasterol)[4]

16 蒲黄的药理作用

蒲黄具有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保护心肌、抗炎、影响免疫、兴奋子宫及肠平滑肌和促进凝血等药理作用[4]

蒲黄煎剂对动物子宫有兴奋作用[4]

蒲黄水或醇浸液可使兔凝血时间缩短,降低实验动物血脂,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缩小实验性心肌梗死范围[4]。并有抗炎、兴奋动物子宫平滑肌等作用[4]

蒲黄煎剂在体外对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对豚鼠实验性结核病也有一定疗效[4]

17 蒲黄的药典标准

17.1 品名

蒲黄

Puhuang

TYPHAE POLLEN

17.2 来源

本品为香蒲科植物水烛香蒲Typha angustifoliaL.、东方香蒲Typha orientalisPresl或同属植物的干燥花粉。夏季采收蒲棒上部的黄色雄花序,晒干后碾轧,筛取花粉。剪取雄花后,晒干,成为带有雄花的花粉,即为草蒲黄。

17.3 性状

本品为黄色粉末。体轻,放水中则漂浮水面,手捻有滑腻感,易附着手指上。气微,味淡。

17.4 鉴别

(1)本品粉末黄色。花粉粒类圆形或椭圆形,直径17~29μm,表面有网状雕纹,周边轮廓线光滑,呈凸波状或齿轮状,具单孔,不甚明显。

(2)取本品粉末2g,加80%乙醇50ml,冷浸24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5ml使溶解,滤过,滤液加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2次,每次5ml,合并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乙酸乙酯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对照品、香蒲新苷对照品,加乙醇分别制成每1ml各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VI 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聚酰胺薄膜上,以丙酮-水(1: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三氯化铝试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17.5 检查

17.5.1 杂质

取本品10g,称定重量,至七号筛中,保持水平状态过筛,左右往返,边筛边轻叩2分钟。取不能通过七号筛的杂质,称定重量,计算,不得过10%。

17.5.2 水分

不得过13.0%(附录IX H第一法)。

17.5.3 总灰分

不得过10.0%(附录IX K)。

17.5.4 酸不溶性灰分

不得过4.0%(附录IX K)。

17.6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附录X A)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5.0%。

17.7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 D)测定。

17.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0.05%磷酸溶液(15:8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nm。理论板数按异鼠李素-3-O-新橙皮糖苷峰应不低于5000。

17.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对照品、香蒲新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分别制成每1ml各含50μg的溶液,即得。

17.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约0.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50ml,称定重量,冷浸12小时后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17.7.4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上述两种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C28H32O16)和香蒲新苷(C34H42O20)的总量不得少于0.50%。

17.8 蒲黄饮片

17.8.1 炮制

17.8.1.1 生蒲黄

揉碎结块,过筛。

17.8.1.1.1 性状、鉴别、检查、浸出物、含量测定

同药材。

17.8.1.2 蒲黄炭

取净蒲黄,照炒炭法(附录II D)炒至棕褐色。

本品形如蒲黄,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具焦香气,味微苦、涩。

17.8.1.2.1 鉴别

本品粉末棕褐色。花粉粒类圆形,表面有网状雕纹。

17.8.1.2.2 浸出物

同药材,不得少于11.0%。

17.8.2 性味与归经

甘、平。归肝、心包经。

17.8.3 功能与主治

止血,化瘀,通淋。用于吐血,衄血,咯血,崩漏,外伤出血,经闭通经,胸腹刺痛,跌扑肿痛,血淋涩痛。

17.8.4 用法与用量

5~10g,包煎。外用适量,敷患处。

17.8.5 注意

孕妇慎用。

17.8.6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防蛀。

17.9 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18 参考资料

  1.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 ^ [2] 龚千锋主编.中药炮制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29-130.
  3. ^ [3]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4. ^ [4]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816.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