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注解
脾阳虚为病机,又称脾胃虚寒[1]。指脾阳不足,功能减退,温煦无力,运化失职,并虚寒内生的病理变化[2] 。因饮食失调、过食生冷、劳倦过度、或久病或忧思伤脾等所致[1]。脾气既虚,又兼内寒,故除脾虚见症外,尚可见腹中冷痛,得温痛减,口泛清水,四肢欠温,畏寒喜暖,小便清长或不利,妇女白带清稀而多,舌淡胖嫩,舌苔白润,脉沉迟等[1]。治宜健脾温中[1],代表方剂为理中汤。
4 参考资料
治疗脾阳虚的方剂
- 真武汤
所制在脾,水之所主在肾,肾阳虚则不能化气行水,脾阳虚则不能运化水湿,以致水湿内停。水湿外溢肌肤,则...
- 温阳降浊汤
。功能主治:温肾健脾,降浊和中,宣通水道。主肾脾阳虚,水气泛滥,浊邪内盛上逆。(尿毒症)用法用量:...
- 固涩剂
肠止脱剂:涩肠止脱剂,适用于久泻久痢、肠滑不禁等脾肾阳虚之证。代表方真人养脏汤、四神丸、桃花汤均有...
- 玄武汤
肠炎、慢性肾炎、心性水肿、肠结核、耳源性眩晕等属脾肾阳虚者。运用:若咳,加五味子半升,细辛、干姜各...
- 温中散寒剂
orfordispersingcold)是指以温里祛寒药为主配伍组成,治疗脾胃阳虚阴盛证的温里剂。...
- 更多治疗脾阳虚的方剂
治疗脾阳虚的穴位
- 脾俞
脾俞穴治之。脾俞穴兼取膀胱俞治脾虚,食不消。因脾阳虚则不健运,不健运则阳虚,阳愈虚,则水不化气,而...
- 胃阳
化谷功能。胃阳虚则寒,降纳失职,可见饮食不化,胃脘胀痛,呕吐清涎等症。《临症指南医案·脾胃》:“胃阳...
- 丘墟
隆或肺俞;气滞型加阳陵泉;阴虚型加太溪、三阴交;阳虚型加大椎、关元;气虚型加气海、足三里。主穴选用2...
- 血愁
灸命门对羟基脲所致动物“阳虚”有增加体重,减少死亡率,提高耐冻能力,提高肝脾组织DNA合成率的作用。...
- 精宫
存活率提高。艾灸“阳虚”动物模型命门,有增加体重、减少死亡率、提高耐冻能力和肝脾组织DNA合成率的...
- 更多治疗脾阳虚的穴位
治疗脾阳虚的中成药
- 强力宁片
乏无力,失眠健忘,精神倦怠,过度疲劳,腰膝酸软,脾肾阳虚,食欲不振。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5~6片...
- 宁神补心片
4~6片,一日3次。禁忌: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脾肾阳虚和脾胃虚寒、大便稀溏者禁服。不良反应:注意...
- 生发片
用量:口服,一次6片,一日3次。禁忌:孕妇禁用;脾肾阳虚和脾胃虚寒、大便稀溏者禁服。不良反应:注意...
- 生白口服液
健脾、补益气血。用于癌症放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属脾肾阳虚、气血不足证者,症见神疲乏力,少气懒言、畏...
- 硫半丸
火衰,阳气不运所致虚人、老人虚冷便秘或阳虚久泻;脾胃气弱,津液停积,湿久浊凝,痰浊咳嗽吐逆;或湿阻...
- 更多治疗脾阳虚的中成药
脾阳虚相关药物
- 六味能消丸
意事项】1.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2.不适用于脾胃阳虚,主要表现为畏寒肢冷、身倦乏力,大便溏。3.不适...
- 阴虚胃痛颗粒
意事项】1.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2.不适用于脾胃阳虚,主要表现为遇寒则胃脘作痛,喜热饮食。3.糖尿病...
- 强力宁片
乏无力,失眠健忘,精神倦怠,过度疲劳,腰膝酸软,脾肾阳虚,食欲不振。【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5~6...
- 六味能消胶囊
意事项】1.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2.不适用于脾胃阳虚,主要表现为畏寒肢冷、身倦乏力,大便溏。3.不适...
- 阴虚胃痛片
意事项】1.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2.不适用于脾胃阳虚,主要表现为遇寒则胃脘作痛,喜热饮食。3.按照用...
- 更多脾阳虚相关药物
古籍中的脾阳虚
- 《王氏医案绎注》:卷六
药。一剂知。三剂愈。(此病为肝阳侮胃。肺失肃降。脾亦不健。旋复包先三钱。生赭石杵先二两。姜竹茹三钱...
- 《重订通俗伤寒论》:[第二章·六经方药]第四节·温热剂
】上焦属阳。下焦属阴。而中焦则为阴阳交会之枢。脾阳虚而胃阴尚可支持者。治以香砂理中汤。固已。若脾阴...
- 《伤寒指掌》:[卷三伤寒变症]发黄(述古)
中土受戕。故用理中温运中宫。合平胃除湿化邪。此脾阳虚弱。寒湿内伏而成阴黄。治以温中化湿为主。脾绝似...
- 《妇人规》:[下卷产后类]产后发热
参随宜。腰痛者,加杜仲。头痛者,加川芎。劳倦伤脾阳虚者,加升麻一钱。补阴益气煎(见热入血室)理阴煎...
- 《血证论》:[卷一]脏腑病机论
灌诸经。经云。脾统血。血之营运上下。全赖乎脾。脾阳虚则不能统血。脾阴虚又不能滋生血脉。血虚津少。则...
- 更多古籍中的脾阳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