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下藻菌病

目录

1 拼音

pí xià zǎo jun1 bìng

2 英文参考

subcutaneous phycomycetosis

subcutaneous phycomycosis

3 疾病分类

皮肤性病科

4 疾病概述

这是由蛙粪霉菌引起的一种综合征。主要侵犯皮下组织,但间或可以波及深部结构。我国已发现有此病。上海所见的2例均系来自江西。近来我们见到一例来自江苏。

5 症状体征

病初起为一皮下结节,逐渐扩大。皮下肿块较局限,质硬,不痛,但时有痒感。肿块常与皮肤粘连,但不与皮下组织如肌膜等发生粘连,因而常可移动。其上部皮肤发生萎缩或色素增加等改变,但不破溃。增大的肿块可以波及肩、臂、面、颈或整个腿部、臀部等。少数患者肝、肠及肌肉也可受累。曾有两例因而死亡。未见有侵犯淋巴结或发生血源、淋巴等播散者。有的患者可致白细胞升高,嗜酸性粒细胞可达30%。

6 疾病病因

本病主要由一些蛙粪霉菌种如中国林蛙粪霉菌及半孢子蛙粪霉菌等所引起。后者广布于自然界,尤其是腐败植物及许多两栖类、爬虫类的胃肠道,然不引起这些动物感染致病,仅附着于昆虫身上。其传入人体的途径尚未阐明。有些患者在发病前有被蚊或其它昆虫叮咬史。我们见到一例是外用蟾蜍皮引起。此菌不耐寒,仅能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分离出来。

本病主要见于儿童,据报告,78例中82%的患者小于20岁,46%的患者小于10岁。男女之比约为3~6:1。以乌干达、尼日利亚、印度尼西亚地区为主,印度、缅甸、塞内加尔、几内亚、加纳、伊拉克及苏丹等地也有发现。

7 病理生理

皮下组织内可见有如嗜酸性肉芽肿性结构,有时完全代替了原有的皮下脂肪,其间散布有少量较粗的菌丝,直径约为10~40μm。其特征性的嗜酸性膜及荧光检查对诊断有助。各类染色多难以鉴别,主要藉其嗜酸性膜与其周围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圈进行确诊。

8 诊断检查

临床、病理及真菌培养常可确诊,但应与肿瘤、脓疡、象皮病、蠕虫感染、溃疡、分枝杆菌病相鉴别。

9 治疗方案

可服碘化钾,剂量每日30mg/kg,持续达1个月以上。两性霉素B仅在上药无效时方可一试。克霉唑对本病之治疗尚满意。我们用伊曲康唑,每日200~400mg,历时8月以上治愈1例。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