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水

目录

1 拼音

pí shuǐ

2 英文参考

edema due to dysfunction of spleen[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spleen edema[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3 概述

脾水(edema due to dysfunction of spleen[1][2])为病证名[3]。五脏水肿病之一[3]。《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所列十水之一[4]。指脾阳困虚,不能运化,水湿内停,以腹部胀大,四肢沉重,尿少为常见症的水肿病[4]。《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列为十水之一。

4 脾水的定义

《中医药学名词》(2004):脾水是指脾不能运化水湿所致的水肿病[4]

《中医药学名词》(2010):脾水是指脾阳困虚,不能运化,水湿内停,以腹部胀大,四肢沉重,尿少为常见症的水肿病[4]

5 脾水的病因

脾阳虚困,不能运化水湿所致的水肿[4]。《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有“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的记述。

6 脾水的症状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脾水者,其腹大,四肢苦重,津液不生,但苦少气,小便难。”常兼见食少,面色萎黄等症,其脉多濡。

7 辨证治疗

7.1 脾水·脾胃气虚证

脾水·脾胃气虚证(spleen edema with syndrome of qi deficiency of spleen and stomach[4])是指脾胃气虚,水湿内停,以头面或四肢水肿,时肿时消,食欲欠佳,倦怠乏力,少气懒言,面白不华,或大便溏稀,舌淡,苔少,脉缓弱等为常见症的脾水证候[4]

由于较长期的饮食失调,脾胃虚弱,精微不化,而见面色萎黄,遍体浮肿,晨起头面肿甚,动则下肢肿胀,能食而疲乏无力,大便如常或溏,小便反多,舌苔薄腻,脉象软弱,与上述水肿不同。此由脾气虚弱,气失舒展,不能运化水湿。

7.1.1 脾水·脾胃气虚的方药治疗

治宜健脾化湿,不宜分利伤气,可用参苓白术散[备注]三拗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麻黄、杏仁、生甘草加减,或加桂枝、黄芪,益气通阳,或加补骨脂、附子温肾助阳,以加强气化。并适当注意营养,可用黄豆、花生佐餐,作为辅助治疗,多可调治而愈。

7.2 脾水·脾阳虚证

脾水·脾阳虚证(spleen edema with syndrome of spleen yang insufficiency[4])是指脾阳不足,水湿不运,以眼睑或全身浮肿,脘腹胀闷,腰以下肿甚,食少便溏,小便短少,面色萎黄,神倦肢冷,舌淡,苔白滑,脉沉缓等为常见症的脾水证候[4]

7.2.1 阴水·脾阳虚衰的症状

面浮足肿,反复消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劳作后或午后加重,伴脘闷纳少、面色萎黄、㿠白、神倦乏力、尿少色清、大便或溏,舌质淡,苔白滑,脉沉细或结代。[5][6]

7.2.2 证候分析

中阳不振,健运失司,气不化水,以致下焦水邪泛滥,故身肿,腰以下尤甚,按之凹陷不起。湿为阴邪,其性粘滞,劳累后更易损伤于脾,其肿反复消长,故劳后或午后加重。脾虚运化无力,故脘闷纳减,腹胀便溏。脾虚则面无华色,阳不温煦,故面色萎黄、㿠白,神疲肢冷。阳不化气,则水湿不行而小便短少。舌淡,苔白腻或白滑,脉沉缓或沉弱是脾阳虚衰,水湿内聚之征。[6][6]

7.2.3 脾阳虚衰型与水湿浸渍的区别

脾阳虚衰型与水湿浸渍的区别,一是水邪盛导致中阳不运而水肿,一是脾阳不振导致水湿不运而水肿,治当区别邪正的主次轻重。[6]

7.2.4 阴水·脾阳虚衰的方药治疗

[6]

治法:温运脾阳,以利水湿。

可用用实脾饮、木香流气饮等方[7]

可用实脾饮[备注]实脾饮(《严氏济生方》):附子、干姜、白术、甘草、厚朴、木香、草果、槟榔、木瓜、生姜、大枣、茯苓方中干姜、附子、草果,温阳散寒;白术、茯苓、炙草、姜枣健脾补气;大腹皮、茯苓、木瓜利水去湿;木香、川朴、大腹皮理气,气行则水行。如气短声弱,气虚甚者,可加人参、黄芪健脾补气。若小便短少,可加桂枝、泽泻,以助膀胱化气行水。

又有浮肿一证,由于较长期的饮食失调,脾胃虚弱,精微不化,而见面色萎黄,遍体浮肿,晨起头面肿甚,动则下肢肿胀,能食而疲乏无力,大便如常或溏,小便反多,舌苔薄腻,脉象软弱,与上述水肿不同。此由脾气虚弱,气失舒展,不能运化水湿。治宜健脾化湿,不宜分利伤气,可用参苓白术散[备注]三拗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麻黄、杏仁、生甘草加减,或加桂枝、黄芪,益气通阳,或加补骨脂、附子温肾助阳,以加强气化。并适当注意营养,可用黄豆、花生佐餐,作为辅助治疗,多可调治而愈。

7.2.5 阴水·脾阳虚衰的针灸治疗

[7]

治法:温运脾阳,清利水湿。

选穴:以任脉、足太阴脾经穴为主。取脾俞、三焦俞、气海、水分、足三里、三阴交。

随证配穴:脘闷甚者,加中脘。

刺灸方法:针用补法或平补平泻法,加灸。

方义:脾俞、三阴交、足三里健脾以助运化水湿。三焦俞调整气化功能。气海益元气以升脾阳。水分为分利水道、利尿行水的效穴。

8 关于十水

十水为古代对水肿病的分类[7]。历代说法不一:

1.《中藏经·论水肿脉证生死》:“水有十名,一曰青水,二曰赤水,三曰黄水,四曰白水,五曰黑水,六曰玄水,七曰风水,八曰石水,九曰里水,十曰气水。”

2.《诸病源候论·水肿病诸候》:“十水者,青水、赤水、黄水、白水、黑水、悬水、风水、石水、暴水、气水也。”

3.《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四:“以心水、肝水、肺水、脾水、肾水、胆水、大肠水、膀胱水、胃水、小肠水为十水。”

9 关于水肿

水肿(edema[7][7])为病名[8][9]。出《黄帝内经素问·水热穴论》。又称水气[9]。古代称水、水气,水病、水胀[9]。是以肌肤浮肿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的统称[9]。患者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引起眼睑、头面、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严重者还可伴有胸水、腹水等[9]。水肿一证,是全身气化功能障碍的一种表现,主要病变在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膀胱气化不利,发生水肿。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阳水、阴水两类。感受外邪而发,发病较急,多从头面部先肿,肿势以腰部以上为著,病位多在肺脾,多属实证,为阳水;内虚者发病较缓,多从足跗先肿,肿势以腰部以下为剧,病位在脾肾,多为虚证,为阴水[9][9][9]

水肿的治疗方法有发汗、利尿、攻逐、健脾、温肾、降浊、化瘀等。如经一般常法治疗不应,或有瘀血征象者,可参合应用活血化瘀法[9]。以上诸法,或单用,或合用,均视病情需要而选择[9]。针灸治疗本证有一定效果,在改善症状、增强体质、减少反复发作等方面有较好的疗效。

中医内科的水肿可见于现代医学的心源性(如充血性心力衰竭)水肿、肾病性(如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水肿、肝病性(如肝硬化)水肿、内分泌失调、以及营养不良性水肿等疾患[9][9]

详见水肿条。

10 参考资料

  1.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44.
  4. ^ [4]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
  5. ^ [5] 石学敏主编.针灸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98-100.
  6. ^ [6]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227-232.
  7. ^ [7]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39.
  8. ^ [8]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22.
  9. ^ [9]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00.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