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贝母

目录

1 拼音

píng bèi mǔ

2 英文参考

Fritillaria ussuriensis Maxim.[朗道汉英字典]

fritillariae ussuriensis bulbus[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平贝母为中药名,出自《吉林中草药》[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4 来源及产地

百合科植物平贝母Fritillaria ussuriensis Maxim.的鳞茎[1]。分布东北的长白山区[1]

5 性味

微苦,微寒[1]

6 功能主治

清肺化痰止咳[1]。主治肺热咳嗽,痰多胸闷[1]

7 用法用量

煎服:3~9g[1]

8 使用注意

反乌头、附子[1]

9 化学成分

本品含生物碱可能是贝母碱(Peimine)[1]

10 药理作用

有祛痰降压作用[1]

11 平贝母药典标准

11.1 品名

平贝母

Pingbeimu

FRITILLARIAE USSURIENSIS BULBUS

11.2 来源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平贝母Fritillaria ussuriensis Max-im.的干燥鳞茎。春季采挖,除去外皮、须根及泥沙,晒干或低温于燥。

11.3 性状

本品呈扁球形,高0.5~lcm,直径0.6~2cm。表面乳白色或淡黄白色,外层鳞叶2瓣,肥厚,大小相近或一片稍大抱合,顶端略平或微凹入,常稍开裂;中央鳞片小。质坚实而脆,断面粉性。气微,味苦。

11.4 鉴别

(1)本品粉末类白色。淀粉粒单粒多为圆三角形、卵形、圆贝壳形、三角状卵形、长茧形,直径6~58(74)μm,长约至67μm,脐点裂缝状、点状或人字状,多位于较小端,层纹细密;半复粒稀少,脐点2个;多脐点单粒可见,脐点2~4个。气孔类圆形或扁圆形,直径40~48(50)μm,副卫细胞4~6个。

(2)取本品粉末10g,加浓氨试液10ml、三氯甲烷3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0.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平贝母对照药材10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3~5μl、对照药材溶液3μl和对照品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醇-浓氨试液-水(10:1:0.5:0.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依次喷以稀碘化铋钾试液和亚硝酸钠乙醇试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11.5 检查

11.5.1 水分

不得过15.0%(附录ⅨH 第一法)。

11.5.2 总灰分

不得过4.0%(附录ⅨK)。

11.6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附录X A)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50%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8.0%。

11.7 含量测定

11.7.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贝母素乙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三氯甲烷制成每1ml含0.1mg的溶液,即得。

11.7.2 标准曲线的制备

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0.5ml、1ml、2ml、3ml、4ml,分别置25ml量瓶中,各精密加入0.2mol/L邻苯二甲酸氢钾缓冲溶液(取0.2mol/L邻苯二甲酸氢钾溶液100ml,用0.2mol/L氢氧化钠溶液约50ml调节pH值为5.0,即得)5ml,再精密加0.03%溴百里香酚蓝试液(取溴百里香酚蓝0.03g,用1mol/L氢氧化钠溶液0.5ml使溶解,加水稀释至100ml,即得)2ml,加三氯甲烷至刻度,剧烈振摇,转移至分液漏斗中,放置45分钟。取三氯甲烷液,用干燥滤纸滤过,取续滤液,以相应的试剂为空白,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附录V A)在412nm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11.7.3 测定法

取本品粉末(过四号筛)约2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加浓氨试液3ml,浸润1小时,加三氯甲烷一甲醇(4:1)混合溶液40ml,置80℃水浴加热回流2小时,放冷,滤过,用适量三氯甲烷一甲醇(4:1)混合溶液洗涤药渣2~3次,洗液与滤液合并,蒸干,残渣加三氯甲烷使溶解,转移至25ml量瓶中,加三氯甲烷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2ml,置25ml量瓶中,照标准曲线制备项下的方法,自“各精密加入0.2mol/L邻苯二甲酸氢钾缓冲液5ml”起,依法测定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读出供试品溶液中贝母素乙的重量(mg),计算,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总生物碱以贝母素乙(C27H43N03)计,不得少于0.050%。

11.8 平贝母饮片

11.8.1 炮制

除去杂质,用时捣碎。

11.8.2 性状、鉴别、检查、浸出物、含量测定

同药材。

11.8.3 性味与归经

苦、甘,微寒。归肺、心经。

11.8.4 功能与主治

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咳痰带血。

11.8.5 用法与用量

3~9g;研粉冲服,一次1~2g。

11.8.6 注意

不宜与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附子同用。

11.8.7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11.9 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12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50.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