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积丸

目录

1 拼音

pí jī wán

2 处方

蓬莪术90克 京三棱60克 良姜15克(上三药用米醋600毫升,于瓷瓶内煮干,乘热切碎,焙)青皮(去白)30克 南木香15克 不蛀皂角3大锭(烧存性)百草霜

3 制法

上药为末。用川巴豆15克,去壳研如泥,渐入药末,研和得所,面糊为丸,如麻子大。

4 功能主治

治饮食停滞,腹胀痛闷,呕恶吞酸,大便秘结者。

5 用法用量

每服5丸,加至10丸,用橘皮汤送下。

6 摘录

《仁斋直指》卷十五

7 《婴童百问》卷八

7.1 方名

脾积丸

7.2 组成

山楂子(青者多用)、香附子、乌药、紫金皮、砂仁、甘草各等分。

7.3 主治

疳证。

7.4 用法用量

每服30-50丸,米饮送下,大人小儿皆可服。

7.5 制备方法

上为末,山楂子生用,捣碎成末,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8 《圣济总录》卷七十一

8.1 方名

脾积丸

8.2 组成

陈仓米1合(醋浸淘过),青橘皮50片(醋浸软,去白),巴豆五10枚(去皮,麻丝系定,3味同炒干,去巴豆不用,入后药),石棱1分,鸡爪三棱1分,蓬莪术3枚(炮、锉),京三棱1分(炮,锉),槟榔2枚(锉)。

8.3 主治

脾积痞气。身黄口干,胸膈满闷,肌瘦减食,或时壮热。

8.4 用法用量

每服3丸,粥饮调下;一半作散,每服1钱匕。

8.5 制备方法

上为末,取一半面糊为丸,如绿豆大。

9 《活人心统》卷一

9.1 方名

脾积丸

9.2 组成

丁香半两,木香(不见火)半两,巴豆(去壳)半两,高良姜(米醋煮)半两,蓬术3两,荆三棱2两,青皮1两,皂角。

9.3 主治

食积,心腹膨胀作痛,口吐酸水,呕吐,小肠气,妇人血气刺痛。

9.4 用法用量

每服10-20丸,脾积气,陈皮汤送下;口吐痠水,淡姜汤送下;呕吐,藿香甘草汤送下;小肠气,炒茴香酒送下;妇人血气刺痛,淡醋汤送下。

9.5 制备方法

上入百草霜3匙,同研为末,面为丸,如麻子大。

9.6 附注

方中皂角用量原缺。

10 《直指》卷十五

10.1 方名

脾积丸

10.2 别名

莪术脾积丸

10.3 组成

蓬莪术3两,京三棱2两,良姜半两(以上用米醋1升,于瓷瓶内煮干,乘热切碎、焙),青皮(去白)1两,南木香半两,不蛀皂角3大挺(烧存性),百草霜(深村锅底者佳)3匙。

10.4 主治

饮食停滞,腹胀痛闷,呕恶吞酸,大便秘结。

10.5 用法用量

每服5丸,加至10丸,以橘皮汤送下。

10.6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用川巴豆半两,只去壳,研如泥,渐入药末,研和得所,面糊为丸,如麻子大。

10.7 附注

莪术脾积丸(《医统》卷六十九)。

11 《医统》卷三十五

11.1 方名

脾积丸

11.2 组成

青皮3钱,陈皮3钱,三棱3钱,莪术(煨)3钱,香附子(炒)2钱,肉果2钱,山楂2钱,丁香2钱,砂仁2钱,槟榔2钱,姜黄2钱,厚朴(炒)2钱,黄连3钱,木香1钱半,檀香2钱,麦芽2钱,荜茇1钱,白豆蔻1钱。

11.3 主治

食积作泻。

11.4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温水送下。

11.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溶蜡为丸,如绿豆大。

12 《济生》卷四

12.1 方名

脾积丸

12.2 组成

陈仓米半升(用巴豆7粒,去壳同米炒令赤色,去巴豆不用)。

12.3 主治

食积、茶积,饮食减少,面黄腹痛。

12.4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食后淡姜汤送下。

12.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好醋和为丸,如豌豆大。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