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科用药

目录

1 拼音

pí fū kē yòng yào

2 注解

3 概述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总重量占体重的5%—15%,总面积为1.5—2平方米,厚度因人或因部位而异,为0.5—4毫米。皮肤覆盖全身,它使体内各种组织和器官免受物理性,机械性,化学性和病原微生物性的侵袭。皮肤具有两个方面的屏障作用:一方面防止体内水分,电解质和其他物质的丢失;另一方面阻止外界有害物质的侵入。保持着人体内环境的稳定上,在生理上起着重要的保护功能,同时皮肤也参与人体的代谢过程。皮肤有几种颜色(白,黄,红,棕,黑色等),主要因人种,年龄及部位不同而异。皮肤病常发生在皮肤表面,引起皮肤病的直接因素包括内,外两种因素。外因包括物理性损伤,机械性损伤,化学性损伤,生物性(可致病的有疥虫,毛虫,稳翅虫,螨类寄生虫和动物;有漆树,荨麻等植物;以及细菌,真菌病毒,螺旋体等微生物)侵袭;内因包括饮食,代谢障碍,内分泌紊乱,精神和遗传因素。

皮肤科用药包括外用和内服两个途径,但外用药物在皮肤病治疗和预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可直接接触到皮肤的损害部位而发挥各种作用,局部药物浓度高,效果明显,也可避免口服药的体内代谢过程不可逾的不良反应,因而用量大。由于外用药物需要透过皮肤吸收后才能发挥更好的作用,药物的经皮吸收也遵循药物吸收的一般规律,但在经皮吸收的过程上及其影响因素也与口服药物存在一定的差别。

4 皮肤科用药的选择与应用

皮肤科用药包括外用和内服两个方面,而外用药则是治疗皮肤病的主要部分,选择和应用首先要针对病因处理,对症治疗,减轻或缓解患者的自觉症状,其次是合理选用药物,坚持治疗。

5 皮肤病的用药原则

(1)对症治疗 针对症状和引起的原因选用药物,如皮肤化脓性感染应选用消毒防腐药或抗生素(俗称消炎药)治疗;皮肤浅表性真菌(俗称霉菌)感染选用抗表浅性真菌药治疗;皮肤寄生虫感染(如疥虫,螨虫,阴属虱)选用杀虫药处理;皮肤病毒性感染应选用抗病毒药;皮肤过度角质增生可选用角质剥脱药处理;如皮肤瘙痒时可选用局部麻醉药或清凉剂治疗。

(2)整体治疗 有些皮肤病的发生与病情发展与人的整体有关密切关系,因此治疗应从整体着手,则需配合口服给药。有时病因各异或暂不清,但暂时可采用对症处理,减轻症状,继而全身治疗。

6 皮肤病的用药选择

(1)药物选择 首先要弄清药物的性质和作用,这是基于皮肤损务的性质决定的。皮肤科的药和种类很多,性质和作用各异,主要有清洁药,温和保护药,局部麻醉药,止痒药,消毒防腐药,抗生素,抗真菌药,抗病毒药,杀虫药,收敛药,角质生成药,角质剥脱药,腐蚀药,刺激药等。

(2)剂型选择 皮肤科用药,除必须掌握药物性质外,还应注意到浓度和剂型。例如水杨酸,浓度为1%--2%时有促进角质生成作用,5%时有角质剥脱作用,而10%以上时则有腐蚀作用。又如急性湿疹,在渗出期采用湿敷方法可收到显著疗效,若用软膏剂反可使炎症加剧,渗出增加,也不可采用粉剂,因可使其结痂。相反对急性无渗出性糜烂则宜用粉剂或霜剂等。

(3)浓度选择 使用外用药时也应注意全身和患病的局部情况,较幼嫩皮肤处用药浓度宜稍低,待观察耐受情况后再酌增减浓度。皮肤病急性期用药宜平和,以免造成刺激;而慢性期用药宜加强,以争取早晶痊愈,缩短治疗时间。另皮损面积过大时,用药浓度应慎重,必要时先局部试用,以防过敏。

给药方法也应注意,要认真,详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如创面必须先于清洗后再用药,如应用粉剂或洗剂一日应多涂擦数次,以避免因用法不当而降低疗效或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刺激性药物不要用于急性病症。

7 皮肤病的预防

皮肤病是常见病,预防时十分重要的,对保障人体健康,生活安宁和促进生产有着普遍的意义。在皮肤病的预防中,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1) 保护皮肤完整,避免损伤,对已发生的微小损伤应及时处理,以预防继发感染;

(2) 保持皮肤清洁,减少刺激;

(3) 加强体育锻练(冷水浴,日光浴,户外运动),提高抵抗力,改善皮肤营养状况;

(4) 对已发生的皮肤病,应予及时的,合理的,妥善的治疗,有的放矢,早日消除病因,控制病程,缓解症状。

8 皮肤科用药标识物的内容要求

(1) 各项内容必须符合《国家非处方药审批管理规定》第三章要求。

(2) 各种药物制剂应有各自的适应症,详细用法(包括应涂敷于何部位),注意事项,禁忌症和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

(3) 药品说明书上应有以下内容。

①本品仅限外用于指定部位,不得口服或进入眼部。

②本涂敷部位有烧灼感或产生瘙痒,局部发红,肿胀,出疹等情况,应停止用药,并将局部药物洗净,必要时就向医师咨询。

③本类药物(外用)一般连续应用不超过1周,如未好转应向医师咨询。

本类药物应放置于儿童不能触及的地方。

9 相关出处

新编药物学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