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活动点

目录

1 拼音

pí fū huó dòng diǎn

2 注解

皮肤活动点指与相应的内脏器官病理变化有关的皮肤上的一些小的区域。当内脏器官发生病理变化时,皮肤上某些点出现电位、温度、感觉异常或疼痛等变化。当刺激这些点时,内脏器官也出现相应反应。由于这些点在皮肤上的分布呈动态性,即不同体质、不同情况下,这些碟点的位置也不同,因此前苏联学者巴特许别金在1945~1955年发表文章,将其称为皮肤活动点。研究表明,皮肤活动点与部分经穴部位相符,而且都具有代谢水平高,耗氧功能强,皮温高,低电阻,高电位等特点。鉴于皮肤活动点与一定脏器、大脑部位有对应关系,可以根据皮肤活动点位置的大小测出内脏器官所发生的变化。[1]

3 参考资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17.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