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拼音
pí bú tǒng xuè
2 英文参考
spleen failing to control blood[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splenic failure to control blood[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spleen failing to manage blood[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注解
脾不统血为病机[1] 。指脾气虚弱,不能统摄血液,血溢脉外的病理变化[2] 。多见于慢性出血的病证,如月经过多、崩漏、便血、衄血、皮下出血,同时伴有面色淡白少华,神疲,气少,脉虚弱,指纹淡,舌质淡等[3][1]。治宜补脾摄血[3]。用归脾汤加减[1]。
脾不统血除出血外,必兼见脾气虚弱的一些症状。
4 参考资料
-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49.
-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基本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 ^ [3]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78.
治疗脾不统血的方剂
- 黄土汤
温阳健脾,养血止血之剂。黄土汤与归脾汤都可用治脾不统血之便血、崩漏。归脾汤用于脾气不足、气不摄血之证...
- 泰山磐石散
,少用砂仁以防辛温助热;胃弱纳差者,多用砂仁以助脾胃之运化,少用黄芩以免苦寒伤胃;妊娠恶阻呕甚者,...
- 逍遥散
重,心忪颊赤,发热盗汗,减食嗜卧;血热相搏,月水不调,脐腹胀痛,寒热如疟;及室女血弱阴虚,荣卫不和...
- 理阴煎
呕或胀,加茯苓4.5克,或加白芥子1.5克;泄泻不止,少用当归或去之,加山药、扁豆、吴茱萸、破故纸...
- 耆术调经散
1两,黄耆1两,生地5钱。主治:妇人肝不藏血,脾不统血,至50之外,或60-70岁者,忽然行经,或如...
- 更多治疗脾不统血的方剂
治疗脾不统血的穴位
- 三毛
、照海,治阴挺。大敦配隐白,直接艾炷灸,有补益肝脾,调理冲任的作用,主治功能性子宫出血。大敦配百会...
- 大训
、照海,治阴挺。大敦配隐白,直接艾炷灸,有补益肝脾,调理冲任的作用,主治功能性子宫出血。大敦配百会...
- 大敦
、照海,治阴挺。大敦配隐白,直接艾炷灸,有补益肝脾,调理冲任的作用,主治功能性子宫出血。大敦配百会...
- 大顺
、照海,治阴挺。大敦配隐白,直接艾炷灸,有补益肝脾,调理冲任的作用,主治功能性子宫出血。大敦配百会...
- 命门
型命门,有增加体重、减少死亡率、提高耐冻能力和肝脾组织DNA合成率的作用。促进细胞的DNA复制。改...
- 更多治疗脾不统血的穴位
治疗脾不统血的中成药
- 香附丸
。功能与主治:舒肝健脾,养血调经。用于肝郁血虚、脾失健运所致的月经不调、月经前后诸症,症见经行前后...
- 健脾生血片
证,症见面色萎黄或咣白、食少纳呆、脘腹胀闷、大便不调、烦躁多汗、倦怠乏力、舌胖色淡、苔薄白、脉细弱...
- 健脾生血颗粒
血。症见面色萎黄或晄白,食少纳呆,腹胀脘闷,大便不调,烦躁多汗,倦怠乏力,舌胖色淡,苔薄白,脉细弱...
- 逍遥丸
、经期延长,或月经过少、经期错后,或阴道不规则出血者应去医院就诊。5.儿童、年老体弱、孕妇、哺乳期...
- 维血康糖浆
ⅠH)。功能与主治:补肾健脾,补血养阴。适用于脾肾不足,精血亏虚,面色萎黄,眩晕耳鸣,腰膝酸软,倦...
- 更多治疗脾不统血的中成药
脾不统血相关药物
- 注射用硫酸长春地辛
/m2)后,血浆中的药物浓度迅速下降,广泛分布于脾脏,肺,肝脏,周围神经和淋巴结等的浓度为血浆浓度...
- 注射用硫酸长春地辛
/m20后,血浆中的药物浓度迅速下降,广泛分布于脾脏,肺,肝脏,周围神经和淋巴结等的浓度为血浆浓度...
- 还少胶囊
、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4.本品不宜长期服用,服药2周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5...
- 茸参益肾胶囊
项】1.忌辛辣、生冷、油腻食物。2.感冒发热病人不宜服用。3.本品宜饭前服用。4.心脏病、肝病、糖...
- 五加更年片
】【注意事项】1.忌食辛辣,少进油腻。2.感冒时不宜服用。3.伴有月经紊乱或其他疾病如:高血压、心...
- 更多脾不统血相关药物
古籍中的脾不统血
- 《古今医彻》:[卷之四女科]调经论
。心不生血。而月事衰少。心火偏盛。而月事暴下。脾不统血。而月事过多。脾阴不足。而月事早绝。皆谓之不月...
- 《痘疹心法要诀》:[卷三痘中杂证(上)]衄血、便血
热盛衄血犀角汤,脾不统血参术良,热注肠胃四物治,脾虚便血归脾尝。【注】血属阴,诸经赖以养育,痘疮资以...
- 《笔花医镜》:[卷二脏腑证治]脾部
。脱肛者。气虚下陷也。补中益气汤主之。肠血者。脾不统血也。归芍六君子汤主之。脾实者。右关必洪实。其症...
- 《血证论》:[卷二]唾血
有头痛口渴便闭之证。用当归芦荟丸治之。虚证则由脾不统血。必有怔忡虚烦不眠等症。用归脾汤。加丹皮山栀棕...
- 《周慎斋遗书》:[卷七]吐血
胜则正阳衰,又兼怒气伤肝,肝不纳血,思虑伤脾,脾不统血,中气受伤,血不归络,积血中焦无疑。宜吐宜利,...
- 更多古籍中的脾不统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