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本站不出售任何药品、器械,也不为任何药品、器械类厂家提供宣传服务。药品类信息为研究性资料,仅供专业人士参考,请不要依据本站信息自行用药。
3 概述
偶刺为古刺法[1]。十二节刺法之一[1]。《黄帝内经灵枢·官针》:“偶刺者,以手直心若背,直痛所,一刺前,一刺后,以治心痹,刺此者,傍针之也。”指治疗心气闭塞,如心胸痛一类疾病的针刺方法[2]。即直对病痛所在,一刺前,一刺后,于胸脘部及背部进行斜刺[1]。由于这种刺法是前后对偶,所以称为偶刺[1]。又因前胸属阴后背属阳,故名阴阳刺[2]。后世所称的前后配穴法即源于此[2]。
4 操作方法
用手按其胸背,当痛处所在,前后相对各刺一针[2]。刺时必须斜针刺入,以防伤及内脏[2]。
直对病痛所在,一刺前,一刺后,于胸脘部及背部进行斜刺[1]。
以一手按前心,相当胸部募穴等处,一手按其后背,相当于相应的背俞处,当前后有压痛处进针。
5 偶刺的用途
偶刺用于治疗心气闭塞(如心胸痛一类疾病)[2]。临床脏腑病痛以胸腹部募穴和背俞穴相配同刺即属本法。
6 参考资料
古籍中的偶刺
- 《黄帝内经灵枢集注》:[卷一]官针第七
巨刺详素问缪刺论)凡刺有十二节。以应十二经。一曰偶刺。偶刺者。以手直心若背。直痛所。一刺前。一刺后。...
- 《灵枢识》:[卷一]官针篇第七
节志云。节、制也。言针有十二节制。以应十二经也。偶刺马云。前后各用一针。有阴阳配合之义。故曰偶刺。张...
- 《类经》:[十九卷针刺类]五、九变十二节
。音翠。燔音凡。)凡刺有十二节,以应十二经。一曰偶刺,偶刺者,以手直心若背,直痛所,一刺前,一刺后,...
- 《医学纲目》:[卷之七·阴阳脏腑部]刺灸通论(刺虚实刺寒热入治寒热法)
,刺燔针则取痹也。凡刺有十二节,以应十二经。一曰偶刺,偶刺者,以手直心若背,直痛所,一刺前,一刺后,...
- 《针灸甲乙经》:[卷五]九针九变十二节五刺五邪第二
者,燔针取痹气也。凡刺有十二节,以应十二经。一曰偶刺。偶刺者,以手直心若背,直痛所,一刺前,一刺后,...
- 更多古籍中的偶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