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注解
逆治法为治法[1]。即正治[1]。又称“正治法”[2]。指针对疾病的本质,从正面进行治疗,即逆病性而治的常规方法[2]。如寒证用热药,热证用寒药,实证用攻法,虚证用补法等[3]。因药性与病性相逆,故又称逆治[3]。《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逆者正治。”《医门法律》:“逆者正治,辨之无难,从者反治,辨之最难。盖寒有真寒假寒,热有真热假热。真寒真热,以正治之即愈;假寒假热,以正治之则死矣。”
4 参考资料
-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18.
-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基本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17.
有逆治法作用的方剂
- 白瓜子丸
颜色;杜蘅、藁本、细辛、白芷、天冬、栝楼佐之,以祛在经风气之滞,乃内服正治法也。摘录:《千金》卷六...
- 半夏干姜散
,研为粗末。功能主治温胃止呕。主胃中有寒,干呕吐逆,吐涎沫。用法用量每次3克,用浆水300毫升,煎...
- 白果定喘汤
功能主治:豁痰下气。主痰喘。寒痰遏热,壅塞气管,咳逆气粗,咯痰稠粘,甚则目突如脱,喉间辘辘有声者。摘...
- 通正散
蒂1两,莲子肉50枚(去心)。主治:伤寒诸虚气上逆,哕逆呕吐。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温酒或饭饮调下...
- 降火导痰汤
nghuǒdǎotántāng处方:芩、连、瓜蒌、海石。功能主治:火逆咳嗽。摘录:《脉因证治》卷上...
- 更多有逆治法作用的方剂
有逆治法作用的穴位
- 俞窍
:“冬刺俞窍于分理。”林忆等新校正:“按《四时刺逆从论》云:‘冬气在骨髓’。此俞窍即骨髓之俞窍也。...
- 砭灸处
灸的处所,即腧穴。《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当论俞所居,及气当上下出入邪逆顺,以宜镵石定砭灸处。”...
- 络俞
“夏刺络俞,见血而止。”林忆新校正:“按《四时刺逆从论》云:‘夏气在孙络’。此络俞即孙络之俞也。”...
- 海泉
,重舌肿胀,舌缓不收,喉闭(喉痹),哮喘,呕吐,呃逆,腹泻,消渴等。拼音:hǎiquán代号:EX-...
- 池泉
满不得卧,肺胀满膨膨然,目中白翳,掌中热,胃气上逆,唾血,腹胀,腹中诸气痛,癔病,中风,咳嗽,气喘...
- 更多有逆治法作用的穴位
有逆治法作用的中成药
- 麻杏甘石合剂
。功能与主治:辛凉宣肺,平喘止咳。用于外感身热,咳逆气急,鼻煽,口渴,有汗或无汗。用法与用量:口服,...
- 小半夏合剂
关的各项规定(附录15页)。功能与主治:止呕,降逆。用于水停中脘,胃气上逆,呕吐不渴。用法与用量:...
- 活胃胶囊
的各项规定(附录ⅠL)。功能与主治:理气和胃,降逆止呕。用于肝郁气逆,脾胃不和引起:胸肋胀满,胃脘...
- 挨积圆
。功能主治治小儿脾胃不和,宿滞不化,腹胀肠鸣,呕逆恶心,便利不调,乳食减少,或疳泻、积泻,大便酸臭...
- 四逆散
草6g,具有透邪解郁,疏肝理气之功效。主治阳郁厥逆证及肝脾不和证,现代常用于治疗慢性肝炎、胆囊炎、...
- 更多有逆治法作用的中成药
逆治法相关药物
- 蛇胆陈皮片
【功能主治】顺气除痰,祛风健胃。用于风寒咳嗽,气逆反胃。【用法与用量】口服,常用量,一次2~4片,...
- 活胃胶囊
语拼音:【成份】【性状】【功能主治】理气和胃,降逆止呕。用于肝郁气逆,脾胃不和引起:胸肋胀满,胃脘...
- 活胃散
语拼音:【成份】【性状】【功能主治】理气和胃,降逆止呕。用于肝郁气逆,脾胃不和引起:胸肋胀满,胃脘...
- 复方颠茄铋镁片
皮质酮,可促进上皮细胞分泌HCO3-和防止氢离子逆弥散;石菖蒲可制止胃肠异常发酵;陈皮能行气健脾、...
- 棕榈氯霉素混悬液
和视神经炎,常在长程治疗时发生,及早停药,常属可逆,也有发生视神经萎缩而致盲者。6.消化道反应,可...
- 更多逆治法相关药物
古籍中的逆治法
- 《顾松园医镜》:[卷四·乐集]治则
味浓,缓则气味薄。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此正治法。〕微者逆之,〔即正治法。〕甚者从之,〔此反治法。〕...
- 《类经》:[十二卷论治类]四、气味方制治法逆从
者热之,热者寒之,治寒以热,治热以寒,此正治法也。)微者逆之,甚者从之,(病之微者,如阳病则热,阴...
- 《伤寒贯珠集》:[卷二·太阳篇下太阳类病法第五]痉病七条
当用麻黄。今自汗出。恐不加麻黄。但加葛根也。葛根汤方见正治法下。《伤寒贯珠集》清尤怡公元1729年...
- 《伤寒法祖》:[卷下]阳明病解第二
与猪苓汤。要知发汗利小便。是治阳明权巧法门。非正治法。阳明之病在热实。宜无温补法矣。而食谷欲呕者。...
- 《伤寒论翼》:[卷上]温暑指归第五
人参,预保元气于清火之时,是凡病伤寒而成温者之正治法也。因所伤之寒邪,随大汗而解,所成之温邪,随大...
- 更多古籍中的逆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