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黄降压丸

目录

1 拼音

niú huáng jiàng yā wán

2 英文参考

Besoar blood pressure—reducing pills

3 概述

牛黄降压丸为方剂名,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00年版)[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成药的药典标准。

4 组成

羚羊角、珍珠、水牛角浓缩粉、牛黄、冰片、雄黄、草决明、党参、黄芪、白芍、川芎、黄芩、甘松、薄荷、郁金[1]

5 功能主治

功能清心化痰,镇静降压[1]。治肝火旺盛,头晕目眩,烦躁不安,或痰火壅盛,及高血压[1]

6 用法用量

蜜丸,每丸1.6g,每服1~2丸,一日一次[1]

口服,1次1~2丸,1日1次,服用该药血压降至正常水平,因头痛、失眠、耳鸣继续服用,血压仍能保持稳定是该药的独特功效。

7 临床研究

实验研究表明,该药对肾性高血压大鼠有降压作用,其降压作用迅速,而且降压过程温和缓慢,最后可使肾性高血压大鼠的动脉血压降到接近正常水平。

8 牛黄降压丸药典标准

8.1 品名

牛黄降压丸

Niuhuang Jiangya Wan

8.2 处方

羚羊角、珍珠、水牛角浓缩粉、人工牛黄、冰片、白芍、党参、黄芪、决明子、川芎、黄芩提取物、甘松、薄荷、郁金

8.3 制法

以上十四味,除人工牛黄、冰片、水牛角浓缩粉外,珍珠水飞或粉碎成极细粉;羚羊角锉研成细粉;其余白芍等九味粉碎成细粉;人工牛黄、冰片、水牛角浓缩粉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炼蜜65~75g与适量的水制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每100g粉末加炼蜜100~120g,制成大蜜丸,即得。

8.4 性状

本品为深棕色的水蜜丸,或为浅棕绿色至深棕色的大蜜丸;气微香,味微甜、苦,有清凉感。

8.5 鉴别

(1)取本品2g,剪碎,加硅藻土2g,研匀,加三氯甲烷3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取滤液浓缩至2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冰片对照品,加三氯甲烷制成每1ml含0.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酸乙酯(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磷钼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蓝色斑点。

(2)取本品2g,剪碎,加硅藻土2g,研匀,加甲醇3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2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胆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6μl、对照品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异辛烷—正丁醚—冰醋酸(8:5: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磷钼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3)取本品5g,剪碎,加硅藻土2g,研匀,加乙醚30ml,超声处理15分钟,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乙酸乙酯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川芎对照药材1g,加乙醚20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6~10μl、对照药材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酸乙酯(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4)取本品5g,剪碎,加水50ml,加热回流20分钟,放冷,离心,取上清液,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3次,每次20ml,合并正丁醇液,用氨试液洗涤2次,每次20ml,弃去氨液,取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黄芪甲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6~10μl、对照品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水(13:6:2)10℃以下放置过夜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8.6 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Ⅰ A)。

8.7 含量测定

8.7.1 白芍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D)测定。

8.7.1.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水(15:8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0nm。理论板数按芍药苷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8.7.1.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芍药苷对照品适量,用稀乙醇制成每1ml含0.1mg的溶液,即得。

8.7.1.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水蜜丸,切碎,取约2g,精密称定;或取重量差异项下的大蜜丸,剪碎,取约2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水50ml,超声处理45分钟(功率220W,频率50kHz),离心(转速为每分钟3000转),精密吸取上清液10ml,加至聚酰胺柱(3g,内径为15mm),用水洗脱,收集洗脱液60ml,水浴蒸干,加稀乙醇溶解,转移至10ml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8.7.1.4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5μl与供试品溶液5~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含白芍以芍药苷(C23H28O11)计,水蜜丸每1g不得少于0.70mg;大蜜丸每丸不得少于1.12mg。

8.7.2 黄芩提取物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D)测定。

8.7.2.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冰醋酸—水(40:1:6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nm。理论板数按黄芩苷峰计算应不低于4000。

8.7.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黄芩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用稀乙醇溶液制成每1ml含60μg的溶液,即得。

8.7.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水蜜丸,切碎,取约1g,精密称定;或取重量差异项下的大蜜丸,剪碎,取约1g,精密称定,精密加入稀乙醇50ml,称定重量,加热回流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稀乙醇补充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吸取续滤液5ml,置100ml量瓶中,加稀乙醇至刻度,摇匀,即得。

8.7.2.4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含黄芩提取物以黄芩苷(C21H18O11)计,水蜜丸每1g不得少于55mg;大蜜丸每丸不得少于70mg。

8.8 功能与主治

清心化痰,平肝安神。用于心肝火旺、痰热壅盛所致的头晕目眩、头痛失眠、烦躁不安;高血压病见上述证候者。

8.9 用法与用量

口服。水蜜丸一次20~40丸,一日1次;大蜜丸一次1~2丸,一日1次。

8.10 注意

腹泻者忌服。

8.11 规格

(1)水蜜丸  每20丸重1.3g

(2)大蜜丸  每丸重1.6g

8.12 贮藏

密封。

8.13 版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9 牛黄降压丸说明书

9.1 药品名称

牛黄降压丸

9.2 药品汉语拼音

Niuhuang Jiangya Wan

9.3 剂型

水蜜丸,每20丸重1.3g;大蜜丸,每丸重1.6g。

9.4 性状

牛黄降压丸为深棕色的水蜜丸,或为浅棕绿色至深棕色的大蜜丸;气微香,味微甜、苦,有清凉感。

9.5 牛黄降压丸的主要成份

羚羊角、珍珠、水牛角浓缩粉、牛黄、冰片、雄黄、草决明、党参、黄芪,白芍、川芎、黄芩、甘松、薄荷、郁金。

9.6 牛黄降压丸的功能主治

清心化痰,平肝安神。用于心肝火旺、痰热壅盛所致的头晕目眩、头痛失眠、烦躁不安;高血压病见上述证候者。

9.7 牛黄降压丸的药理作用

1.牛黄降压丸对肾性高血压模型大鼠具有显著的降压作用,实验分为三组:造模组、假手术对照组,造模后给药组。造模组造模后,动脉血压升高到最高值并稳定60天左右,灌服牛黄降压丸粉液后,血压迅速下降,但降压过程却温和缓慢,最后肾性高血压大鼠的动脉血压能降到接近正常水平。

2.镇静:牛黄降压丸能显著减少小鼠爬笼活动,表明牛黄降压丸有一定的镇静作用。

3.利尿:灌服牛黄降压丸粉液的大鼠尿量显著增加,提示尚具有利尿作用。

9.8 牛黄降压丸的适应证

1.眩晕。症见头晕目眩,头痛脑胀,目赤口苦,烦躁不安,失眠多梦,胸闷心悸,口渴喜饮,血压升高,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

2.应用指征:牛黄降压丸辨证要点是肝火痰热壅盛。主要见症为眩晕头头痛,烦躁少寐,目赤口苦,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

9.9 注意事项

1.临床偶有腹泻、便溏现象。

2.孕妇慎用。

3.牛黄降压丸清降力强,非实热证者不宜用。

9.10 牛黄降压丸的用法用量

口服。水蜜丸一次20~40丸,一日1次;大蜜丸一次1~2丸,一日1次。

9.11 专家点评

临床报道用牛黄降压丸治疗高血压病56例,显效36例(64.3%),有效12例(占21.4%),好转4例(占7.1%),总有效率为92.8%。据临床疗效统计,对阴虚阳亢型高血压引起的头晕目眩、心烦易怒、心悸失眠等症状可得缓解,血压下降缓慢。长期服用无不良反应。此外,停药后能在短期内维持用药期间的血压水平,因头痛、失眠、耳鸣连续服用,血压仍保持稳定是牛黄降压丸的独特疗效。

10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97.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