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黄膏

目录

1 拼音

niú huáng gāo

2 概述

牛黄膏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二十五首。

3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方之牛黄膏

3.1 组成

海蛤粉二百两,牙硝(枯)、朱砂各十两,人参二十五两,雄黄七十五两,冰片四两,甘草五十两,金箔、银箔(为衣)各二百片,牛黄二两[1]

3.2 制备方法

上药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一两八钱作二十九,金箔、银箔为衣[1]

3.3 功效主治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方之牛黄膏功能清热镇惊[1]。治小儿痰热惊风,痫搐,咳嗽[1]

3.4 用法用量

一岁小儿每服绿豆大,量儿大小,随时加减,食后薄荷煎汤送下[1]

3.5 附注

《小儿药证直诀》亦有本方,但无海蛤粉、人参、金箔、银箔,多寒水石[1]

4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方之牛黄膏

4.1 组成

牛黄二钱半,朱砂、郁金、牡丹皮各三钱,冰片、甘草各一钱[1]

牛黄2钱半,朱砂3钱,郁金3钱,脑子1钱,甘草1钱,牡丹皮3钱。

4.2 制备方法

上药为细末,炼蜜为丸,皂子大[1]

4.3 功能主治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方之牛黄膏功能开窍醒神[1]。治热入血室,发狂不认人者[1]

4.4 用法用量

每服一丸,新汲水化下[1]

5 《证治准绳·幼科》集八引茅先生方之牛黄膏

5.1 组成

郁金(用皂角三寸、巴豆七粒,水一碗,铫内煮干,不用皂角、巴豆)、牙硝、炙甘草各半两,朱砂一钱,硼砂、寒水石各一分,冰片、麝香各少许[1]

5.2 制法

上药为末,炼蜜为膏,芡实大[1]

5.3 用法用量

每服一丸,麦门冬煎汤化下[1]

5.4 功能主治

《证治准绳·幼科》集八引茅先生方之牛黄膏功能镇心解毒。治小儿膈热,及诸热[1]

6 《证治准绳·幼科》集九方之牛黄膏

6.1 组成

牛黄、煅牡蛎、朱砂、雄黄各一分,人参、炙甘草各半两,冰片半钱[1]

6.2 制法

上药为细末,炼蜜为膏,芡实大[1]

6.3 用法用量

每服半粒至一粒,食后薄荷煎汤化下[1]

6.4 功能主治

《证治准绳·幼科》集九方之牛黄膏主治小儿胎热,及惊啼面赤口干[1]

7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方之牛黄膏

7.1 处方

雄黄小枣大(用独茎萝卜根水并醋共350毫升煮尽)甘草末 甜消各9克 朱砂1.5克 龙脑3克 寒水石(研细)15克

7.2 制法

上药同研匀,蜜和为剂。

7.3 功能主治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方之牛黄膏功在清热镇惊,主治小儿惊热。

7.4 用法用量

每次半皂子大,食后用薄荷汤温化下。

7.5 摘录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8 《医方类聚》卷一六九引《施圆端效方》之牛黄膏

8.1 组成

信1钱半,巴豆仁2钱,雄黄2钱,大黄3钱,黄芩3钱,黄连3钱,硫黄3钱,黄柏4钱。

8.2 主治

《医方类聚》卷一六九引《施圆端效方》之牛黄膏主治恶疥癣疮。

8.3 用法用量

量稀稠,调擦疥上。

8.4 制备方法

上用好油,煮巴豆焦黑,去巴豆不用,加黄蜡4钱,作面油。

9 《奇效良方》卷六十四方之牛黄膏

9.1 组成

绿豆粉2两,牛黄1钱(另研),脑子少许,甜消3钱,甘草末半钱,硼砂2分半,一方朱砂半钱。

9.2 功效主治

《奇效良方》卷六十四方之牛黄膏功在治惊化痰,祛邪热,止涎嗽。

9.3 用法用量

每服1丸或半丸,薄荷汤磨化服,不拘时候。

9.4 制备方法

上为末,和匀,炼蜜为丸,如芡实大,金箔为衣。

10 《幼幼新书》卷十引《吉氏家传》方之牛黄膏

10.1 组成

雄黄、天竺黄、甘草(炙)、白茯苓、龙脑、郁金、朱砂各等分。

10.2 主治

《幼幼新书》卷十引《吉氏家传》方之牛黄膏主治惊风。

10.3 用法用量

1岁1丸,看大小,薄荷汤化下。

10.4 制备方法

上为末,生蜜为丸,如皂子大。

10.5 附注

本方名牛黄膏,但方中无牛黄,疑脱。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牛黄丸”。

11 《幼幼新书·拾遗方》引茅先生方之牛黄膏

11.1 组成

川郁金半两(皂角3寸,巴豆7粒、水1碗煮),马牙消半两,甘草(炙)半两,朱砂1钱,硼砂1分,寒水石1分,脑,麝随意。

11.2 功效主治

《幼幼新书·拾遗方》引茅先生方之牛黄膏功在镇心解毒。主治膈热及诸热。

11.3 用法用量

麦门冬汤化下。

11.4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膏,每服如鸡头子大。

12 《幼幼新书》卷十九引《庄氏家传》方之牛黄膏

12.1 组成

牛黄少许,脑少许,麝少许,马牙消1钱,甘草(炙)半两,雄黄半两,川大黄1两,郁金1两(3味并浆水煮)。

12.2 主治

《幼幼新书》卷十九引《庄氏家传》方之牛黄膏主治心脏热。

12.3 用法用量

每服3丸,新水磨服。

12.4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12.5 附注

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牛黄丸”。

13 《幼幼新书》卷九引《吉氏家传》方之牛黄膏

13.1 组成

牛黄半字,棘冈子70个(去壳),生朱砂半钱,轻粉1钱匕。

13.2 主治

《幼幼新书》卷九引《吉氏家传》方之牛黄膏主治慢惊风。

13.3 用法用量

每服3丸,芥菜汤送下。

13.4 制备方法

上为末,用棘冈了肉研为膏,丸如芥子大。

14 《幼幼新书》卷七引张涣方之牛黄膏

14.1 组成

牛黄1分,牡蛎(烧)1分,人参半两,甘草(炙)半两。

14.2 功效主治

《幼幼新书》卷七引张涣方之牛黄膏功在除胎热。主治啼哭惊叫,面赤口干,状如祟,即非夜啼。

14.3 用法用量

每服鸡头子大半粒至1粒,薄荷汤化下,乳后服。

14.4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次入飞辰砂、雄黄各1分,龙脑半钱,炼蜜成膏。

15 《普济方》卷三七四引《卫生家宝》方之牛黄膏

15.1 组成

郁金1钱,天南星1钱,粉霜1钱,巴豆7粒(连壳)。

15.2 功效

《普济方》卷三七四引《卫生家宝》方之牛黄膏功在镇惊化涎。

15.3 用法用量

周岁每服4丸,薄荷汤送下,1日2次,食后、临卧时服。

15.4 制备方法

上为末,面糊为丸,如芥子大。

15.5 附注

凡小儿惊涎未可与巴豆、粉霜等药,恐虚劫脾,转不好治。涎积不退,却进此药。

16 《鸡峰普济方》卷二十四方之牛黄膏

16.1 组成

雄黄7两半,朱砂1两,蛤粉7两半,人参5两,茯苓5两,甘草2两半,龙脑半两。

16.2 主治

《鸡峰普济方》卷二十四方之牛黄膏主治小儿风热。

16.3 用法用量

1岁儿每服半丸,临卧米饮化下。

16.4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每1两作30丸。

17 《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二方之牛黄膏

17.1 组成

牛胆南星(用黄枯牛胆,腊月粉南星修合,风干,隔1年用。牛胆须入2-3次者佳)2钱半,全蝎(去毒,炒)2钱半,蝉蜕(去足)2钱半,僵蚕(去丝嘴,炒)1钱半,白附子1钱半,防风1钱半,天麻(煨)1钱半。

17.2 主治

《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二方之牛黄膏主治小儿风痫迷闷,抽掣涎潮。

17.3 用法用量

食远用荆芥、生姜同煎汤研化服。

17.4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蒸枣(去皮核、取肉)研为丸,如小豆大。

18 《医级》卷九方之牛黄膏

18.1 组成

牛黄3钱,胆星3钱,丹皮3钱,琥珀3钱,郁金3钱,朱砂3钱,蝎尾21条,冰片3分,麝香3分,甘草5分,竹沥7分,姜汁3分。

18.2 主治

《医级》卷九方之牛黄膏主治时感届期,热入血室,昏乱躁扰,痰瘀结滞,谵狂不省人事,遗尿厥痉。

18.3 用法用量

每服1丸,钩藤汤调化服。

18.4 制备方法

前十味,为极细末,用沥、汁调研作丸,如黄豆大。

18.5 附注

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牛黄丸”。

19 《幼幼新书》卷八引《灵苑方》之牛黄膏

19.1 组成

牛黄1分,朱砂半两,雄黄半两,黄芩半两,山栀仁半两,栝楼根半两,白药子半两,甘草(炙)半两,天竺黄半两,马牙消1两,郁金(皂角水浸三宿,煮软、切,焙干)1两,川大黄(饭上蒸3次)1两,麝1钱,脑子1钱。

19.2 主治

《幼幼新书》卷八引《灵苑方》之牛黄膏主治类惊积热,心闷烦躁,赤眼口疮,壮热,大小便秘,或生疮癣,咳嗽顽涎,睡卧惊叫,手足搐搦,急慢惊风,渴、泻。

19.3 用法用量

服1黑豆许,金银薄荷汤送下。

19.4 制备方法

上为末,白沙蜜炼热,捣为锭。

20 《证治准绳·幼科》卷三方之牛黄膏

20.1 组成

蝎尾49枚,巴豆肉(去油膜)1钱半,梅花脑半匙,辰砂(研)2钱,郁金3钱(皂角水煮),牛黄少许,麝香1匙。

20.2 主治

《证治准绳·幼科》卷三方之牛黄膏主治小儿壮热。此热涎内蓄,风邪外感。咽喉涎响,或不省人事,或左右手偏搐,或唇口眼鼻颤动。

20.3 用法用量

每服1匙,以蜜水调下。量儿虚实用之。

20.4 制备方法

上为末。

21 《眼科阐微》卷三方之牛黄膏

21.1 组成

牛黄3钱,犀角1钱,赤芍1钱,防风2钱,菊花2钱,天竹黄5分,佛面金5张,佛面银5张。

21.2 主治

《眼科阐微》卷三方之牛黄膏主治小儿双眼通睛呆转,欲看东则见西。

21.3 用法用量

每服7丸,薄荷姜汤送下。

21.4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21.5 附注

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牛黄丸”。

22 《卫生总微》卷三方之牛黄膏

22.1 组成

寒水石4两(煅,出火毒),雄黄1两(水飞),山栀子仁1钱半,甘草1分(炙),牙消1两,铅白霜半两。

22.2 主治

《卫生总微》卷三方之牛黄膏主治小儿温壮风热。

22.3 用法用量

取皂子许,乳食后薄荷水化下。

22.4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入麝香少许,炼蜜和旋。

23 《万氏家抄方》卷下方之牛黄膏

23.1 组成

牛胆南星2钱半,川黄连(姜汁炒)2钱半,全蝎(洗,炙)2钱半,蝉蜕(去足)2钱半,僵蚕(炒)1钱半,白附子1钱半,防风1钱半,明天麻(煨)1钱半,木香1钱,麝香5分。

23.2 主治

《万氏家抄方》卷下方之牛黄膏主治小儿风痫。

23.3 用法用量

食远荆芥、生姜汤研化服。

23.4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蒸枣(去皮核、取肉)研成膏为丸,如小豆大。

24 《婴童百问》卷六方之牛黄膏

24.1 组成

蝎尾49枚,巴豆(去壳)1枚半(不去油),梅花脑半字,辰砂(研)2钱,郁金3钱(以皂角水煮过),牛黄少许,麝香1字。

24.2 主治

《婴童百问》卷六方之牛黄膏主治小儿天钓惊风。热极,胸膈久积惊涎,忽被风邪所触,手足搐搦,面唇红赤,咽喉痰响,浑身头额壮热,唤问不知,不省人事,或只左手左脚偏搐,或只右手右脚偏搐,或只唇口眼鼻颤搐,多肚腹紧胀。

24.3 用法用量

周岁服半字,3-4岁1字,用蜜熟水1-2分调匀灌下;或薄荷汤亦可。仍观孩儿身体肥瘦,脏腑虚实,及病势轻重,则加减药。服药后良久,压下痰涎,疎去风气,当宣泻两三行,其泻出如鸡子白是应效,或胸膈痰涎壅盛痞满,服此药宜吐风痰,亦为美也。

24.4 制备方法

上为末。

24.5 用药禁忌

不得针灸。或有是疾服药稍退,忌两日不可见风。

24.6 附注

一方加粉霜二钱,名朱砂膏。

25 《卫生总微》卷十五方之牛黄膏

25.1 组成

真牛黄(研)1分,煅过壮蛎粉1分,朱砂(研,水飞)1分,雄黄(研,飞)1分,人参(去芦)半两,甘草(炙)半两,龙脑半分(研)。

25.2 主治

《卫生总微》卷十五方之牛黄膏主治小儿惊啼。儿睡着时,忽然乍惊哭而觉,面赤口干,乃风热邪气乘心脏而作。

25.3 用法用量

每服半粒或1粒,乳食后薄荷汤化下。

25.4 制备方法

上为末,拌匀,炼蜜和膏,如鸡头子大。

26 《普济方》卷三七二方之牛黄膏

26.1 组成

白附子1分,蝎1分,郁金1分,雄黄1分,蝉蜕60个,腻粉半钱,巴豆肉1分(水浸一宿)。

26.2 主治

《普济方》卷三七二方之牛黄膏主治惊风天钓。

26.3 用法用量

每服皂子大,薄荷冷水送下。

26.4 制备方法

上为极细末,入脑、麝各少许,炼蜜为丸。

27 《永乐大典》卷九七六引《保婴集验名方》之牛黄膏

27.1 组成

人参(去芦)5钱,甘草(炙)5钱,蛤粉(水飞)7钱,龙脑(另研)半钱,雄黄(水飞)7钱半,寒水石(煅)5钱,牙消(枯)1钱,朱砂(水飞)5钱。

27.2 主治

《永乐大典》卷九七六引《保婴集验名方》之牛黄膏主治小儿惊风咳嗽,痰涎窒塞,咽膈不利,精神昏愦。

27.3 用法用量

每1岁儿服半丸,煎薄荷汤化,不拘时候。

27.4 制备方法

上将人参、甘草为细末,入飞研药令匀,炼蜜为丸,每两作30丸。

28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95.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