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带绦虫病

目录

1 拼音

niú dài tāo chóng bìng

2 英文参考

taeniasis bovis又称牛肉绦虫病

3 注解

4 疾病别名

牛绦虫病,牛肉绦虫病,肥胖带绦虫病,taeniasis saginate,taeniasaginata

5 疾病代码

ICD:B68.1

6 疾病分类

感染科

7 疾病概述

牛带绦虫病(taeniasis saginate)是由牛带绦虫(taenia saginata)成虫寄生人体小肠引起的一种肠绦虫病,又称牛肉绦虫病、肥胖带绦虫病。任何年龄均可患牛带绦虫病。最低年龄为10 个月,最高年龄为86 岁,但以21~40 岁青壮年最多,一般男性多于女性。胃肠道症状中以腹痛最为常见,见于约半数病例。腹痛可在上腹部、脐周或无固定位置,可为钝痛、隐痛、刺痛、咬痛或烧灼感,少数患者可有肠绞痛。

8 疾病描述

牛带绦虫病(taeniasis saginate)是由牛带绦虫(taenia saginata)成虫寄生人体小肠引起的一种肠绦虫病,又称牛肉绦虫病、肥胖带绦虫病。其囊尾蚴由Wepfer 于1675 年首次发现,1861 年Leuckart 将妊娠节片感染牛获得囊尾蚴,1869 年Oliver 将牛囊尾蚴感染人,从而完成了整个生活史。无论是国内或国外,牛带绦虫病都是被最早记录的寄生虫病。

9 症状体征

潜伏期为从吞食牛囊尾蚴至粪便中出现虫体节片或虫卵,约需3 个月。症状轻重程度与体内寄生虫数有关。轻者可毫无症状,重者症状明显甚至可因并发症而死亡。

粪便中发现白色节片为最常见的症状并常成为患者就诊时主诉。妊娠节片多于大便时伴同粪便排出体外,而且常自动地单个或两叁个节片相连从肛门爬出,在肛门周围作短时间蠕动,并滑落到会阴或大腿部,患者感到肛门瘙痒不适。几乎100%患者有此症状。

胃肠道症状中以腹痛最为常见,见于约半数病例。腹痛可在上腹部、脐周或无固定位置,可为钝痛、隐痛、刺痛、咬痛或烧灼感,少数患者可有肠绞痛。此外还可有恶心(15.7%~46%)、呕吐(11%)、腹泻(10%~50%)等。食欲减退或亢进都较常见。头昏、神经过敏、失眠、癫痫样发作与晕厥等神经症状以及过敏性瘙痒症、荨麻疹、结节性痒症也在少数病人中出现。

10 疾病病因

牛带绦虫又名牛肉绦虫、肥胖带绦虫、无钩绦虫。成虫乳白色,长4~8m,最长可达25m。虫体前端较细逐渐向后变宽变扁。头节略成方形,直径1.5~2.0mm,无顶突及小钩,顶端略凹入,常因含色素而呈灰色,有四个杯形的吸盘,直径0.7~0.8mm,位于头节的四角。颈部细长,约为头节长度数倍。链体由1000余个节片组成,每一节片均有雌雄生殖器官各一套。妊娠节片约占节片总数10%,其子宫分支数为15~30 个,呈分支状分布于节片两侧,排列整齐,内含大量虫卵。妊娠节片可自动从链体脱落,常单节或数节相连随粪便排出,亦可主动从肛门逸出。由于其伸缩蠕动可将虫卵散播在粪便中以及肛门周围甚至衣裤上。逸出的节片常遗留在衣裤或被褥表面而被患者发现。

每一妊娠节片约含虫卵8 万个,一条牛带绦虫每天可排卵约72 万个,其中约50%在排出时已成熟,约40%须在宿主体外经过2 周后方才发育成熟。粪检发现的虫卵一般卵壳已经脱落,仅为胚膜包被的六钩蚴。圆形或近圆形,直径36~42μm,黄褐色。胚膜3~3.8μm,表面有六角的网状纹理。胚膜内侧为幼胚外膜,薄而透明,紧包六钩蚴。牛带绦虫虫卵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强,在-4℃可存活168 天,在粪便中亦可存活数十天,通常处理污水的方法也不能完全杀死虫卵。牛带绦虫以人为其惟一终宿主;中间宿主则有牛科动物、野山羊、野猪、驯鹿、美洲驼、角马、狐、绵羊等。牛带绦虫寄生在人体小肠上部,其虫卵与妊娠节片随粪便排出。牛等动物中间宿主吞食被污染的饲料后,六钩蚴在十二指肠内孵出并借其小钩及穿刺腺溶解黏膜而钻入肠壁,随血流到达身体各部肌肉内,尤其多见于头部咀嚼肌、舌肌、心肌及其他骨骼肌内,经过两叁个月发育为有感染性的囊尾蚴。成熟的牛囊尾蚴呈卵圆形,乳白色半透明囊状,约(7~10)mm×(4~6)mm,囊内充满液体,隔囊壁肉眼可见白色小点状头节。当人吞食有感染力的囊尾蚴后,在小肠受胆汁刺激,头节翻出并固着在肠黏膜上,长出节片形成链体,约经3 个月发育为成虫。成虫在人体内寿命很长,达30~60 年以上。囊尾蚴在牛肉内也可存活3 年左右。

人是牛带绦虫的终宿主,但不能成为其中间宿主。牛带绦虫卵如被人吞食后一般认为不能发育与产生牛囊尾蚴病(牛囊虫病),故与猪带绦虫既以人为终宿主(猪肉绦虫病),也可以成为其中间宿主(猪囊虫病)有所不同。

11 病理生理

牛带绦虫寄生在小肠内,可自空肠下至回肠,吸附在小肠黏膜上,很少产生病理变化。但当寄生虫数较多时,绦虫头节吸盘可压迫并损伤肠黏膜,局部有轻度亚急性炎症反应。当脱落的节片沿着肠壁活动,遇回盲瓣阻挡时,活动增强,引起痉挛而产生腹痛等症状。也可因虫体结团造成部分性肠梗阻。

动物实验证明,牛带绦虫的浸出液可使宿主肠道活动和分泌功能失调,胃液分泌减少,酸度降低。动物可出现腹泻、脓血便、痉挛及呼吸循环障碍。大量注射浸出液可使动物死亡。因此,虫体代谢产物可能对宿主有一定毒性作用。牛带绦虫无消化器官,但其体节皮层表面有许多微绒毛,具有吸收宿主营养成分的功能。当虫体大量吸取宿主肠道内营养成分,可造成患者饥饿感、贫血及维生素缺乏。由于虫体代谢物作用,患者可有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荨麻疹、瘙痒和哮喘等变态反应表现。

牛带绦虫感染后,患者血清可出现特异性抗体。动物实验表明,牛带绦虫抗原免疫的小牛可产生对攻击感染的免疫力;抗原免疫母牛产生的初乳也可使哺乳小牛对牛带绦虫具有高度抵抗力。

12 诊断检查

诊断:

1.流行病学资料 应询问患者民族、宗教信仰,有无生食或半生食牛肉习惯,尤其来自少数民族地区者,可供参考。

2.呕吐或粪便排节片史 呕出或粪便排出节片几乎即可作出诊断,但青年女性患者由于羞怯心理常隐瞒病史。从妊娠节片压片观察子宫分支数目与形态为主要诊断方法之一。

3.粪便与肛门拭子涂片 查到绦虫卵。

4.免疫学与分子生物学检查 亦可协助诊断。

实验室检查:

1.血象 血象变化甚少,一般无贫血。嗜酸性粒细胞可轻度增多,且多出现于病程早期。

2.虫卵检查 大多数患者粪便中可找到虫卵,但由于牛带绦虫无子宫孔,虫卵不能直接排入肠道,仅在妊娠节片伸缩蠕动或破裂而将虫卵播散到粪便中,故并非每一例患者均可查获虫卵。虫卵检查可采用直接涂片或厚涂片法、沉淀法和漂浮浓集法等,其中Hein 厚涂片法3 次检出率可达97%。用棉花拭子法作肛门涂片检查,可检获虫卵。方法简便,阳性率与沉淀法大致相等,可用于普查。粪便或拭子涂片检查发现的绦虫卵,不能鉴别其虫种,因为牛带绦虫与猪带绦虫卵极相似,两者难以区别。

3.妊娠节片检查 牛带绦虫妊娠节片常从链体脱落,随呕吐物或粪便排出体外,故详细询问是否有呕吐或粪便中带节片常是简单而准确的诊断方法。观察妊娠节片子宫分支数目与形状可用于鉴定肠绦虫种类。将混在粪便中的节片挑出并用清水洗净,夹于两载玻片之间,对着光线肉眼即可分辨子宫分支数目与形状。牛带绦虫妊娠节片子宫分支数为15~30 个,呈对分支状,猪带绦虫妊娠节片子宫分支为7~13 个,呈树枝状。

4.头节检查 驱虫治疗后24h,留取全部粪便检查头节可帮助考核疗效和鉴别虫种。可将粪便置一大容器中用清水反复漂洗直至粪液澄清,将沉渣转到玻璃容器中衬以黑色背景,仔细查找头节。如遇虫体纠结应小心解开并顺链体向细端寻找。牛带绦虫的头节呈近四方形,较大而无顶突与小钩,猪带绦虫头节呈圆形,较小且具顶突,其上有两排小钩。头节被驱出表明治疗彻底。如有多虫感染可能时应注意链体条数与头节数是否一致。

5.免疫学检查 用虫体匀浆或虫体蛋白质作抗原进行皮内试验、环状沉淀试验、补体结合试验或乳胶凝集试验可检测体内抗体,阳性符合率为73.7%~99.2%。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也可检测宿主粪便中特异性抗原,灵敏性可达100%,且具有高度特异性,与蛔虫、微小膜壳绦虫、钩虫和鞭虫无交叉反应。

6.分子生物学检查 DNA-DNA 斑点印渍法可用于检测牛带绦虫卵。近年有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粪便中虫卵或虫体脱落的外被体表物质的微量种特异性DNA 序列,以检测人体内牛带绦虫或猪带绦虫成虫,特异性与灵敏性均很高。

13 鉴别诊断

需与猪带绦虫病相鉴别。

14 治疗方案

目前治疗牛带绦虫病的药物较多,而且疗效显着,经驱虫治疗后大多可以痊愈,预后良好。下列药物可供选择。

1.吡喹酮 对牛带绦虫与猪带绦虫均有良好杀虫作用,为目前首选药物。其杀虫机制主要是损伤破坏虫体皮层表面细胞,使虫体表膜对钙离子通透性增高,引起虫体肌肉麻痹与痉挛,颈部表皮损伤,进而破溃死亡。吡喹酮剂量一般空腹顿服10~20mg/kg 体重即可,有人认为2.5~5mg/kg 体重,顿服,也可获满意疗效。患者驱虫服药前晚宜禁食,次日晨空腹服药并多饮水或服缓泻药,可使麻痹或破坏的虫体迅速从体内排出。

2.阿苯达唑 本药驱虫效果较好,成人剂量为800mg/d,连服3 天,副作用轻微。

3.甲苯达唑 能抑制牛带绦虫摄取葡萄糖,导致能量不足虫体麻痹。剂量成人和儿童均为300mg/次,2 次/d,连服3 天。甲苯达唑可完整驱出虫体,多数可找到头节,疗效几近100%。

4.氯硝柳胺 能抑制绦虫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作用。口服后不易吸收,肠道中局部药物浓度较高,虫体头节在肠内被消化溶解。剂量:成人清晨空腹顿服2g,儿童1g,嚼碎后用小量开水送服。一般不需服泻药。早孕妇女禁忌。

5.南瓜子与槟榔合并治疗 单独使用南瓜子或槟榔驱虫效果均差,而合并使用治疗牛带绦虫病证明两者有协同作用,治愈率达92.1%~100%,平均为95.2%。体外试验证明,南瓜子与槟榔对牛带绦虫均有瘫痪作用,但其作用部位不同。南瓜子主要作用于绦虫的中段与后段,使成熟节片变薄、变宽。槟榔则主要作用于绦虫的头节与未成熟节片,即虫体的前段。先服南瓜子使虫体中、后段瘫痪变软,继服槟榔煎剂可使头节失去吸附力,再服硫酸镁促进肠壁蠕动,从而加速已瘫痪成虫排出。具体方案为:

(1)南瓜子仁:取带皮南瓜子75~120g,炒熟后去壳,得南瓜子仁并研成细末。成人口服南瓜子粉80g 直接服用;或加少量水煮后再服亦可。儿童酌减。

(2)槟榔:可用切好的槟榔片,剂量:10 岁以下小儿用30g,妇女与体弱成年男子50~60g,体格健壮者80g。将槟榔置500ml 水中煎煮至200ml 左右。早晨先空腹服南瓜子仁粉,过2h 后服槟榔煎剂,再过30min 服50%硫酸镁60ml。虫体在服药后最快15min,最慢8h 即可排出,在1~5h 内排出者约占73.9%。本疗法优点是南瓜子和槟榔易于获得,价格低廉,方法简便,副作用少,疗效很好,无需住院治疗,尤其适合于我国农村普治驱虫时采用。

15 并发症

牛带绦虫病重要的并发症有肠梗阻与急性阑尾炎,多因链体或节片阻塞所致。

16 预后及预防

预后:本病预后良好。

预防:大力开展卫生宣教,不吃生肉,坚持生熟刀具分开。严格执行肉类检疫,禁止带囊尾蚴的牛肉上市。冷藏牛肉应在-23~-22℃保持10 天才能保证杀死肉中的囊尾蚴。加强人粪管理,防止人粪污染牧场、饲料及水源。在流行区普查普治患者。经过上述综合措施,牛带绦虫病将得到控制。

17 流行病学

牛带绦虫病呈世界性分布,在以吃牛肉,尤其有生食牛肉习惯的地区或民族中可造成流行,一般地区则多为散发病例。

牛带绦虫病在我国分布亦相当广泛,绝大多数省、市、自治区均有人体牛带绦虫病报告,大多数为散发病例,感染率甚低,在0.1%~1%之间。但本病在云南西北部、四川甘孜、贵州东南、西藏昌都、广西大苗山、内蒙古、新疆喀什等兄弟民族地区呈地方性流行,感染率较高,可达5%~70%。

1.传染源 感染牛带绦虫的人是该病的传染源。从粪便中排出虫卵,使牛感染而患牛囊尾蚴病。牛为食草动物,不吞食虫体,仅因吞食污染饲料中虫卵而被感染,故感染多较轻。但如一次吞食节片腐烂后污染饲料的大量虫卵,也可发生严重感染。牛囊尾蚴感染与牛的饲养放牧方式有关。人为牛带绦虫的惟一终宿主,故流行区人的排便习惯以及粪便污染牛棚、牧场、饲料、水源都可能造成牛囊尾蚴感染。再如人粪便未经恰当处理施用也可造成环境污染而造成牛的感染。

2.传播途径 人主要是进食生的或未煮熟的含牛囊尾蚴的牛肉感染牛带绦虫。饮食习惯是决定牛带绦虫病感染率最主要因素。回族食用牛肉机会较多,故牛带绦虫病较多。如天津曾报告所见患者中,85%为回族。此外,藏族、苗族、侗族居民有生食牛肉习惯,牛带绦虫病也较常见。

3.易感人群 任何年龄均可患牛带绦虫病。感染牛带绦虫后,人体可产生带虫免疫,不能消除感染,但对再感染有一定的免疫力。最低年龄为10 个月,最高年龄为86 岁,但以21~40 岁青壮年最多,一般男性多于女性。牛带绦虫患者一般为单虫感染,但在流行区多虫感染亦不少见,我国流行区多虫感染大多在50%左右,也有报道高达95.2%者,但非流行区多虫感染仅占17%左右。国内报道虫体最多达30 条。人感染牛带绦虫与当地牛的囊尾蚴感染率与感染度有密切关系。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