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病毒性下痢病病毒1型

目录

1 拼音

niú bìng dú xìng xià lì bìng bìng dú 1xíng

2 英文参考

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 1

3 中文名称

牛病毒性下痢病病毒1型

4 英文名称

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 1

5 分类类型

6 分类

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牛病毒性下痢病病毒1型

7 牛病毒性下痢病病毒的发现

牛病毒性下痢病是欧美各国奶牛和肉牛群的常发病。本病主要发生于牛,犊牛更易感。牛群中的抗体检出率极高,因此可能普遍存在轻症或隐性感染。通常是发病率高,死亡率低。但在急性发作型,死亡率甚高。

1946年,在纽约州首先报道一种以消化道溃疡和下痢为特征的牛病,后来称为病毒性腹泻。1953年,在衣阿华州描述了一种类似的临床和病理综合症,口腔出现烂斑,许多病牛死于出血性肠炎,当时叫做粘膜病。此后在美国许多州都有类似疾病发生,并且分离到了病毒。

1959年,Gillespie和Baker鉴定了美国的两株病毒—纽约(New York)株和印第安纳(Indiana)株,结果证明是同一个病毒。1960年,Gillespie等又分离到一个俄勒冈(Oregon)毒株。此株病毒可在牛肾细胞上产生细胞病变,被定为标准毒株,用于病毒性下痢病的血清学和病毒学研究以及实验诊断。 随后在世界各地相继分离到许多病毒株。对上述所有毒株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证明:俄勒冈毒株制备的抗血清可以中和美国和世界其它地区的各个分离株。这就充分说明不同症状的病毒性下痢病是由同一种病毒引起的,称为牛病毒性下痢病病毒(Bovine virus diarrhea-mucosal disease virus;BVDV)。

8 牛病毒性下痢病病毒形态和理化学特性

病毒粒子略呈圆形,直径40~60nm,囊膜表面有10~12nm环形亚单位。

病毒对乙醚、氯仿以及pH3.0敏感。Coggins测定病毒粒子在蔗糖密度梯度中的浮密度是1.13~1.14g/cm3。病毒粒子的沉淀系数是80~90S。

病毒核酸分子量MW≈4.3×106Da(≈12.5kb),其3'端无poly(A)尾, 序列分析表明仅含有一个能编码约4000个氨基酸多聚蛋白的大ORF。

基因顺序为 5'-p20-p14-gp48-gp25- gp53-p125-cp54 /p80-p10-p30-p133(p58/p75)-3'。

对致细胞病变型牛病毒性下痢病病毒,一种可变的宿主细胞小核酸片段可能结合在病毒基因组的一个特定区域(p54)。这种插入可使ORF仍保持不变。病毒在56℃灭活,病毒在低温下稳定,真空冻干的病毒可在-60℃~-70℃温度下保存多年。

9 牛病毒性下痢病病毒感染的临床症状

牛病毒性下痢病临床症状为高热,白细胞减少,沉郁,不食,下痢,大量流涎,减奶以至停奶,反刍停止,结膜炎,口腔粘膜充血并出现烂斑。孕牛可能流产。鼻道内流出大量粘液性分泌物。因此易与牛瘟、传染性鼻气管炎、副流感以及其它一些呼吸道疾病混淆。新生犊牛经常发生致死性腹泻,并常可由腹泻物中分离到病毒。

10 牛病毒性下痢病分布区域

牛病毒性下痢病呈世界性分布,广泛存在于美国、澳大利亚、英国、新西兰、 匈牙利、加拿大、阿根廷、日本、印度以及非洲和欧洲的许多养牛发达国家。

我国自1980年在吉林省发现本病并分离出病毒以来,已在至少15个省、市、自治区

查出抗体或分离到病毒。王新平等对内蒙、吉林、宁夏等不同地区的牛、羊、鹿群进行了病原学调查,结果发现牛病毒性下痢病病毒的感染率分别为16.5%~89.0%、14.6%~83.3%、19.6%~44.4%,表明本病在国内某些地区存在严重感染。

11 牛病毒性下痢病病毒的病原性

目前已确认病毒性腹泻和粘膜病是由同一种病毒引起的两个不同的临床表现型。病毒性腹泻具有高度传染性,症状和病变较轻,发病率高而死亡率低。相反,粘膜病在野外条件下的传染性不高,患病犊牛经常呈现明显的临床症状,病变严重,并常死亡。

对于MD的致病机理,近年来,人们提出了新的假设:妊娠母牛在怀孕早期感染非致细胞病变型BVDV,病毒穿过胎盘引起胎儿感染,这种持续性感染的动物当再次感染在抗原上相似的致细胞病变型BVDV时,就发生致死性的MD。但再次感染的致细胞病变型BVDV的来源尚不清楚,这个问题是目前BVDV致病机理研究的一个热点。

粘膜病主要侵害6~18月龄的幼牛,潜伏期7~9天,发病突然。病牛体温上升到40~42℃,食欲丧失,沉郁,并有浆液性鼻液。白细胞减少。2~3天后,颊粘膜上出现浅表烂斑,病牛大量流涎。呼吸有恶臭。在口腔出现病变后迅速发生腹泻,最初呈水样,病后期含有血液和粘液,并常排出成片的肠粘膜。病程约几天, 但也可能迁延至1个月左右。发病率为2%~50%,犊牛中的死亡率可达90%。但也常见不显型感染。以病牛发热初期的脱纤血或病死牛的脾脏乳剂经口接种易感牛,特别是犊牛,较易引起实验感染,使其呈现典型症状。病毒性腹泻的症状与粘膜病相似,但要缓和得多,死亡率一般不超过5%。尸体剖检的常见变化主要出现在消化系统,整个消化道充血、出血、水肿,并有糜烂和溃疡。肠管集合淋巴结肿大和溃疡。心肌,特别是其沿冠状沟处以及在心室内膜上经常有出血斑。鼻孔、唇和颊腔粘膜充血。鼻镜、口腔(有时在食管)内有溃疡。

12 牛病毒性下痢病病毒的抗原性

国外已有人研制成功牛病毒性下痢病病毒蛋白p125/80和gp48特异的单克隆抗体(MoAbs)。其中一些MoAbs仅能被致细胞病型BVDV所识别,而另外一些MoAbs则可与所有的BVDV分离株以及边界病和猪瘟病毒发生反应。已发现相同名称但来自不同实验室有着不同传代历史的病毒株存在许多细小的差异。

欧洲经济共同体座谈会于1977年指出,已在欧洲检出同时具备猪瘟病毒和牛粘膜病病毒特性的抗原变异株。而且可对猪瘟病毒感染产生回忆反应,因此有人考虑在消灭猪瘟计划中采用粘膜病病毒。

13 牛病毒性下痢病病毒的免疫和预防

因为牛群中BVD-MD的中和抗体出现率较高,且在本病过程中又有较长时期的病毒血症,一般认为动物在感染BVD-MD病毒后能够产生坚强持久的免疫力,事实也确如此。Huck报告,两头牛在感染英国LS株病毒后的13和22个月,仍对强毒攻击具有保护力。Pritchard曾用印第安纳46株、纽约-1株和俄勒冈株病毒分别接种牛,在其康复12~16个月后仍能抵抗强毒的攻击。Ward等报告,在子宫内就已感染病毒的犊牛,到6个月龄时仍可抵抗强毒攻击。

接种病毒后1周,测不到血清中有中和抗体。2周后,中和抗体滴度上升到1∶8~1∶256,4周后可达1∶1 024~2 408。 Kahrs等对母源免疫进行了研究,发现免疫母牛所生的犊牛在6~9月龄时仍保持一定滴度的抗体。犊牛在吮吸初乳后的抗体滴度可达1∶1 024,28周龄时为1∶16,但此时已不能耐受强毒攻击。

犊牛在感染牛病毒性下痢病后,于形成中和抗体以前就已产生补体结合抗体。较高水平的补体结合抗体可以保持15周以上。 病毒病的预防采用接种疫苗.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