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本站不出售任何药品、器械,也不为任何药品、器械类厂家提供宣传服务。药品类信息为研究性资料,仅供专业人士参考,请不要依据本站信息自行用药。
3 注解
腻苔是指苔质颗粒细小致密,紧贴舌面,不易刮脱,并在舌的中根部较厚,边尖部较薄的舌象[1] 。苔质致密,颗粒细腻,中心稍厚,边周较薄,擦之不去,刮之不脱,舌面如罩着一层黏液,呈油腻状[2] 。为胃中阳气被阻,痰湿内盛之候,多见于湿浊、痰饮、食积、顽痰等一类病证[2]。
4 参考资料
古籍中的腻苔
- 《重订通俗伤寒论》:[第一章·伤寒要义]第五节·六经舌苔
(4)牙黄色苔。胃中浊腐之气始升。牙黄无孔。谓之腻苔。中焦有痰也。(5)水黄色苔。如鸡子黄白相间染成...
- 《丛桂草堂医案》:卷一
肢逆冷。心烦不能安卧。口苦渴欲冷冻饮料。舌红根有腻苔。头有微汗。两脉皆数。重按无神。盖暑病也。与黄连...
- 《张聿青医案》:[卷二]湿温
湿羁留,未能遽解。上焦之气不展,胸中窒闷不舒。口腻苔白舌红,脉数糊滑。化湿泄邪,固属定理。但除感冒带...
- 《医述》:[卷八·杂证汇参]疟
重者,当议中焦脾胃阳气,疟发虽热势蒸燔,然舌必有腻苔,渴喜暖汤,胸脘痞胀,呕恶,其脉色自有阳气不舒之...
- 《丛桂草堂医案》:卷三
梗、浓朴。得汗而解。惟腹中作胀。不思饮食。舌现白腻苔。复易方用平胃散。加黄芩、苏梗、蔻仁、佩兰、苡仁...
- 更多古籍中的腻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