颞肌颞筋膜瓣转位面瘫矫正术

目录

1 拼音

niè jī niè jīn mó bàn zhuǎn wèi miàn tān jiǎo zhèng shù

2 英文参考

operation correction of facial paralysis with temporal muscle-fascia flap transposition

3 手术名称

颞肌颞筋膜瓣转位面瘫矫正术

4 分类

口腔科/口腔颌面部神经肌肉手术/口腔颌面部肌肉转位和游离移植手术

5 ICD编码

83.7902

6 概述

颞肌颞筋膜瓣转位面瘫矫正术用于面瘫的治疗。 这个手术是利用颞筋膜使颞肌瓣得到适当延长后,转位到口角和内眦,并与其周围组织固定,通过咀嚼运动使瘫面发生运动。支配颞肌颞筋膜的颞深神经亦来自三叉神经下颌支,修复原理和效果与嚼肌瓣法相似。此法与嚼肌瓣法相比有两大优点:一是组织量大,可以同时整复口角区和眼睑区;二是颞肌颞筋膜瓣下翻后的角度与颧肌的角度相似,其运动方向较嚼肌自然。缺点是颞肌较短,一般达不到口角和内眦,需用颞筋膜条带加以延长。另外,此瓣下翻后易造成颧弓区臃肿。颞肌与表情肌(图10.7.5.2-1)。

7 适应症

颞肌颞筋膜瓣转位面瘫矫正术适用于陈旧性周围性和中枢性面瘫引起的口鼻明显歪斜和兔眼畸形。

8 禁忌症

没有特殊的禁忌证。

9 术前准备

1.预先确定矫正后的口角位置,原则是使口角处于矫枉过正位,即高于健侧0.5cm以上,并向外长出健侧0.5cm。皮肤松弛者还需要考虑切除鼻唇沟处皮肤的量。

2.测量患侧颧弓上缘至矫正后口角的距离,以估计所需颞肌颞筋膜瓣的长度及转位固定后的张力。

3.口周、腮腺、颞肌区常规备皮,或剃光头。

4.备血300ml。

10 麻醉和体位

一般采用全身麻醉。

体位采用仰卧、垫肩、头偏向健侧。

11 手术步骤

11.1 1.切口

在颧弓上缘、耳轮脚前1cm向颞顶部做7cm纵行切口,以此切口上端为中点,分别向前后做平行于颅顶的弧形切口,长7cm,附加鼻唇沟切口,3~5cm。内眦内侧0.5cm做纵行切口,长1cm(图10.7.5.2-2)。

11.2 2.显露颞筋膜

切开头皮及皮下组织至颞筋膜浅面,向前后翻开头皮瓣,如遇颞浅血管可予以结扎切断,也可将其与头皮瓣一同掀起。在颧弓平面至上切口的扇形创面上充分暴露颞筋膜(图10.7.5.2-3)。

11.3 3.形成颞筋膜瓣

为弥补颞肌长度的不足,需要在颞肌瓣的远端作成颞筋膜瓣,以延长颞肌瓣,使之可达到患侧口角。具体作法是,沿颞上线切开颞筋膜和骨膜,稍做翻瓣。然后沿颧弓外侧切开颞筋膜浅层和骨膜,剥至颧弓上缘,向深面切透脂肪组织和颞筋膜深层,在颞肌表面尽可能宽地掀起颞筋膜,像翻书页一样翻到颞肌上缘,不可将颞筋膜与颞肌上缘和骨膜分离(图10.7.5.2-4)。

11.4 4.翻起颞肌瓣

肌瓣的后界是颞肌中1/3和后1/3交界处,应沿肌纤维走行切至骨膜,与颞上线处已切开的骨膜相连。然后将颞肌连同骨膜一起自顶骨和颞鳞部翻起,下界到颧弓上缘,如此可保护位于骨膜浅面的颞深神经和血管不受损伤(图10.7.5.2-5)。

11.5 5.形成隧道

在内眦内侧0.5cm做纵行切口,沿皮下组织层做上、下睑隧道,于外眦平面与颞部切口贯通。做鼻唇沟切口,循皮下组织层向颧弓方向做成足够宽的隧道(图10.7.5.2-6)。

11.6 6.做成颞筋膜条带

将颞肌颞筋膜瓣分成前1/3和后2/3两块,顺筋膜和肌纤维纹路纵行剪开,在接近颧弓上缘处改用钝性分离,边分离边向眼睑方向作试转,不要损伤前1/3块中的神经。再将前1/3块的筋膜从中线剪开。将后2/3块的筋膜部分均匀地分成5~6条(图10.7.5.2-7)。为了防止颞筋膜与颞肌和骨膜分离,可在筋膜条带切口的末端做加强缝合,以免固定时被撕裂。前1/3块筋膜切口的加强缝合应做在相当于外眦的部位。

11.7 7.牵引与固定

将颞肌颞筋膜瓣前1/3块的两个筋膜条带分别穿过上、下睑的皮下隧道,在内眦内侧切口中交叉穿过内眦韧带下方,缝合固定。牵拉张力不可太大,以免眼睑变形。将后2/3块的筋膜条带分别栓线,通过颧弓外侧隧道从口角切口引出,调整张力后,分别缝合固定在患侧上唇、口角和下唇的皮下组织和口轮匝肌上(图10.7.5.2-8)。

11.8 8.关闭伤口和放置引流

彻底止血后,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分层间断缝合内眦、口角和头皮处切口,头皮切口放置橡皮引流条1~2根。

11.9 9.包扎

待病人清醒后,用弹性绷带做头颌单眼包扎,侧重对颞区和面部施压。

12 术中注意要点

1.自颧弓平面向上翻起的颞筋膜上限不可超过颞肌上缘,否则在牵引固定时易造成筋膜与肌肉分离。在此部位做颞肌与颞筋膜加强缝合是较好的解决办法。如已发生肌肉与筋膜分离,可将颞筋膜与颞肌上缘做褥式缝合,仍可继续使用。

2.颞肌瓣应连同骨膜一齐掀起,不要有意去寻找颞深神经和血管,因为它们均较细短,紧贴肌肉深面,在骨膜浅面解剖容易损伤。

3.在做颞肌瓣分束时,肌肉部分应用钝性分离,并且边分边做试转,直到肌筋膜瓣的前1/3块就位于眼睑,不要过分向颧弓水平分离,以免过多地损伤神经血管。

4.牵引、固定和包扎的基本要求  嚼肌瓣的固定张力是决定手术效果优劣的关键。张力太大,肌肉失去弹性,影响血供,容易松脱;张力太小,肌肉收缩而无功,也不能达到静态平衡的目的。固定张力应略大于嚼肌在原位时的张力,才能达到矫枉过正的目的。临床掌握的标准主要靠术者的经验,各种肌长测量法可作参考。同时强调缝合肌瓣一定要牢靠,以免日后缝线松脱。矫枉过正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术后由于组织松弛、肌弹性下降、缝线松动等原因引起的复发。

用弹性绷带做头颌包扎也很重要。因为嚼肌瓣自带神经,转位固定后仍可行使收缩功能,如不限制其早期运动,特别是咬运动,则可能造成缝线松脱。

除此之外,由于颞筋膜条带在张力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后会松弛,有可能进行第2次手术调整张力。为防止由此引起的肌瓣部分张力降低,在固定缝合筋膜条带后,可将颞肌肌腹边缘与隧道中的皮下组织做固定缝合。

13 术后处理

颞肌颞筋膜瓣转位面瘫矫正术术后做如下处理:

1.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2.引流条可于术后24~48h拔除。

3.流质饮食,限制咀嚼运动2~3周。

4.辅助理疗。

5.术后4周开始循序渐进的功能训练。

14 并发症

14.1 1.颞深神经损伤

颞深神经一般分为前后两支,越过颞下嵴后沿骨膜浅面上行。损伤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在骨膜上翻瓣;二是在做肌瓣纵行劈开时位置过低,常切断到前1/3块的神经分支。失神经的肌肉将发生萎缩,最终纤维化,达不到动力性功能修复的目的。因此,必须避免此种情况发生。

14.2 2.腮腺导管损伤

损伤原因是制作隧道时解剖平面错乱和粗暴操作。预防和处理方法:预防办法是严格按层次解剖;在腮腺导管走行处采用钝性分离,勿使用暴力;术后适当加压包扎。如发现损伤,应做腺泡缝扎、修补乃至结扎腮腺导管。

14.3 3.筋膜条带松脱

可因缝合不牢、包扎不当、过早运动等引起,结果导致手术无效。处理方法是重新固定。

14.4 4.血肿

颞肌颞筋膜瓣向下翻转后,在颧弓上颞窝区遗留一较大死腔,面颊部皮下隧道广泛分离不易彻底止血,加之术后包扎压力不当,均可导致积血,形成血肿。为缩小颧弓上方的无效腔,可截除一段颧弓。如此还可使肌瓣更易下翻,减少颧部术后臃肿,一举多得。术后加压包扎要适当,发现血肿及时充分引流,防止继发感染。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