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早早孕试验

目录

1 拼音

niào zǎo zǎo yùn shì yàn

2 英文参考

urine early pregnancy test

3 概述

妊娠试验的主要检测物质是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健康人的尿液中不含有或含有极少量的HCG(一般不高于10IU/L)。怀孕后,HCG含量就不断升高,到怀孕7~8天时约为25IU/L,到怀孕10天时约为50IU/L,至2个月时可达HCG含量高峰,约200IU/L左右,以后又逐渐下降。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妊娠诊断试剂中,能测定尿液中HCG最低含量为25IU/L,因此在临床妊娠诊断中能检测到HCG,即认为怀孕。近年来常用的尿液妊娠试验有胶乳凝集法,双抗体夹心酶免疫法,免疫金溶胶斑点过滤法。

4 检查名称

尿早早孕试验

5 分类

体液和排泄物检查 > 尿液检查

5.1 取材

尿液

6 尿早早孕试验的原理

本法采用了两个抗HCG不同部位的单克隆抗体。一个抗体包被在纤维膜的小圆点上,另一个抗体与金溶胶颗粒相结合,称为金标抗体。抗体包被膜下填有吸水性材料。将孕妇尿液加到抗体膜上,随着尿液向下渗透,尿液中的HCG与圆点上的抗体结合,接着再加金标抗体溶液,随着金标抗体溶液向下渗入,金标抗体又与圆点上的HCG结合。由于金溶胶颗粒显示红色,因此在纤维膜上出现红色圆点。如果非孕妇尿液,其中无HCG使包被抗体与金标抗体连接起来,因此没有红色圆点。

7 试剂

可用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生产的金标早早孕诊断试剂盒。其中抗体膜安装于测定盒中,上面覆盖小过滤器。

8 操作方法

(1)逐滴加被测尿液3滴于小过滤器的中央,待尿液完全渗入膜下。

(2)去除小过滤器。

(3)逐滴加金标抗体溶液2滴于测定盒圆孔中央,待红色溶液完全渗入膜下。

(4)加洗涤液2滴,待溶液完全渗入膜下,观察结果。

9 正常值

阳性:在白色纤维膜上有肉眼明显可辨的红色圆点。

阴性:没有肉眼明显可辨的圆点。

10 化验结果临床意义

HCG的检查对早期妊娠诊断有重要意义,对与妊娠相关疾病、滋养细胞肿瘤等的诊断、鉴别和病程观察等有一定价值。

(1)诊断早期妊娠:敏感方法在受孕2~6天即可呈阳性。多胎妊娠者尿HCG常高于一胎妊娠。

(2)异常妊娠与胎盘功能的判断:

①异位妊娠:如宫外孕时,本试验只有60%的阳性率,在子宫出血3天后,HCG仍可为阳性,故HCG检查可作为与其他急腹症的鉴别,HCG常为312~625U/L。

②流产诊断与治疗:不完全流产如子宫内尚有胎盘组织残存,HCG检查仍可呈阳性;完全流产或死胎时HCG由阳性转阴,因此可作为保胎或吸宫治疗的参考依据。

③先兆流产:如尿中HCG仍维持高水平多不会发生流产,如HCG在2500U/L以下,并逐渐下降,则有流产或死胎的可能。当降至600U/L则难免流产。在保胎治疗中,如HCG仍继续下降说明保胎无效,如HCG不断上升,说明保胎成功。

在产后4天或人工流产术后13天,血清HCG应低于1000U/L,产后9天或人工流产术后25天,血清HCG应恢复正常。如不符合这一情况,则应考虑有异常可能。

(3)滋养细胞肿瘤诊断与治疗监测:葡萄胎、恶性葡萄胎、绒毛膜上皮癌及睾丸畸胎瘤等患者尿中HCG显著升高,可达10万~数百万U/L。男性尿中HCG升高,要考虑睾丸肿瘤如精原细胞癌、畸形及异位HCG瘤等。

滋养层细胞肿瘤患者术后3周尿HCG应<50U/L,8~12周呈阴性;如HCG不下降或不转阴,提示可能有残留病变,这类病例常易复发,故需定期检查。

(4)其他:更年期、排卵期及双侧卵巢切除术均可致黄体生成素(LH)升高,因LH与HCG的α肽链组成相同而使采用抗HCG抗体的妊娠试验阳性,此时可用β-HCG的单克隆二点酶免疫测定法鉴别。内分泌疾病中如脑垂体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妇科疾病如卵巢囊肿,子宫癌等HCG也可增高。近年来发现恶性肿瘤如畸胎瘤、胰腺癌、胃癌、肝癌、乳腺癌、肺癌等,血中HCG也可升高,因此将HCG看作是癌标志物之一。但必需结合临床情况及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判断。

11 附注

(1)本法敏感,对停经30天左右的妇女即能检测是否怀孕,适合于早早孕诊断及子宫外孕辅助诊断。

(2)使用本法测定时,盛尿容器应该洁净,不受其他尿液污染。尿液滴管均为1次性使用。

(3)在滴加液体时,应待尿液完全渗入膜下,才能滴加金溶胶抗体溶液,否则不能得到准确结果。

(4)测定结束后,应把试剂放回4~8℃冰箱,不要使试剂冰冻。测定盒需密封后保存。

(5)在滴加金标抗体溶液前,应上下颠倒小瓶,使内部液体均匀混和。

12 相关疾病

滋养细胞肿瘤、多胎妊娠、畸胎瘤、睾丸肿瘤、胰腺癌、胃癌、乳腺癌、肺癌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