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胆素

目录

1 拼音

niào dǎn sù

2 英文参考

Urobilin

3 概述

尿中胆色素包括胆红素、尿胆原及尿胆素。由于送检多为新鲜尿,尿胆原尚未氧化成尿胆素,故临床多查尿胆红素及尿胆原。

4 尿胆素的医学检查

4.1 检查名称

尿胆素

4.2 分类

体液和排泄物检查 > 尿液检查

4.3 化验取材

尿液

4.4 尿胆素的测定原理

在无胆红素的尿液中,加入碘液,使尿中尿胆原氧化成尿胆素,当与试剂中的锌离子作用,形成带绿色荧光的尿胆素-锌复合物。

4.5 试剂

(1)碘液,由碘1g,碘化钾12g,以蒸馏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配成。

(2)醋酸锌10g,溶于95%乙醇100ml中,使成饱和液。

4.6 操作方法

(1)取胆红素阴性或已除去胆红素的尿液5ml,加碘液数滴至略呈碘色不退为止,然后再加硫代硫酸钠液极少量,至退去过多碘色为止,混匀。

(2)加等量的醋酸锌乙醇饱和液,混匀。

(3)离心沉淀,在黑色背景下正面观察结果,出现绿色荧光为阳性。

4.7 正常值

尿胆素定性试验:阴性(Schilesinger法)。

4.8 化验结果临床意义

临床上根据黄疸产生的机制可区分为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和阻塞性黄疸3型。尿三胆检验在诊断鉴别3型黄疸上有重要意义:

(1)溶血性黄疸:见于体内大量溶血时,如溶血性贫血、疟疾、大面积烧伤等。由于红细胞破坏时未结合胆红素增加,使血中含量增高,由于未结合胆红素不能通过肾,尿中胆红素检查为阴性。未结合胆红素增加,导致肝细胞代偿性产生更多的结合胆红素。当将其排入肠道后转变为粪胆原的量亦增多,尿胆原的形成也增加,而肝脏重新利用尿胆原的能力有限(肝功能也可能同时受损)所以尿胆原的含量也增加可呈阳性或强阳性。

(2)肝细胞性黄疸:肝细胞损伤时其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排除功能均可能发生障碍。由于肝细胞坏死、肝细胞肿胀、毛细胆管受压,而在肿胀与坏死的肝细胞间弥散经血窦使胆红素进入血循环,导致血中结合胆红素升高,因其可溶于水并经肾排出,使尿胆红素试验呈阳性。但由于肝细胞处理未结合胆红素及尿胆原的能力下降,故血中未结合胆红素及尿胆原均可增加,此外经肠道吸收的粪胆原也因肝细胞受损不能将其转变为胆红素,而以尿胆原形式由尿中排出,因此在肝细胞黄疸时尿中胆红素与尿胆原均呈明显阳性,而粪便中尿胆原则往往减少。在急性病毒性肝炎时,尿胆红素阳性可早于临床黄疸。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细胞黄疸,如药物、毒物引起的中毒性肝炎也出现类似结果。

(3)阻塞性黄疸:胆汁淤积使肝胆管内压增高,导致毛细胆管破裂,结合胆红素不能排入肠道而逆流入血由尿中排出,尿胆红素检查呈阳性。由于胆汁排入肠道受阻,故尿胆原、粪胆原均显著减少。可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内外完全或不完全梗阻,如胆石症、胆管癌、胰头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等。

4.9 附注

(1)新鲜尿液尿胆原阳性,则不必再作尿胆素测定。

(2)醋酸锌乙醇饱和液应达到饱和,否则易出现假阴性。

4.10 相关疾病

黄疸、溶血性贫血、疟疾、烧伤、胆石症、胆管癌、肝硬化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