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词条:捻转压入式进针法 (最后修订于2015/6/29 20:34:17)[共138字]
摘要:捻转压入式进针法为针刺进针方法之一。亦称捻压式进针法。指将拇指指端较食指指端突前0.4寸左右挟持针柄,中指抵住针体下端,无名指与小指下缘及腕部、手掌的尺侧缘紧贴于皮肤上,将针尖对准穴位,拇指迅速将针柄向后捻转,同时小指与无名指向下按压,并以腕力协助将针刺入皮下的针刺进针手法。......
>>>查看全文
相关文献:
- 郑毓琳和他创立的热凉补泻与针刺八法
气隆至,针下热乃去针也之旨,认为针治之要,是辨清虚实,分别施以补泻之法,无犯“虚虚实实之戒。从实践中,郑毓琳总结出简化的热冷补泻手法。 1.热补手法 左手食指紧按穴,右手持针速刺或捻转刺入穴,先浅后深,慢提紧按,务令气至,在酸胀感觉基础上,持针下插1~2分,然后拇指向前捻转3~5次或9次,就有热胀感觉,若无,依前法再做2~3次,多数患者就能出现热胀感觉,出针后揉按穴位。如针刺过程中
- 进针法
进针法 将针刺入穴位的方法。又称下针法。常用的毫针进针法,有指压、捻转、夹持、捏起、撑开、爪切等方法。一般要求穿透皮肤时要快,以减轻疼痛感。透皮之后,则须根据刺法要求仔细探取针感。《子午流注针经》:“针入贯速,即入徐出。”作者:
- 捻转法
捻转法 针刺手法名。即捻法。参见该条①。作者:
- 捻转行气
捻转行气 针刺行气法之一。指用捻转的手法来控制针感传导方向的方法。《金针赋》:“欲气上行,将针右捻,欲气下行,将针左捻。”据针灸临床实践,捻转的手法虽可促使针感的产生和加强传导,但对针感传导方向的影响似无一定的关系。作者:
- 捻转法
捻转法 针刺手法名。即捻法。参见该条①。作者:
- 捻转补泻
捻转补泻 针刺补泻手法之一。原称子午补泻。指针刺中以向左捻转或向右捻转来区分补泻。《标幽赋》:“迎夺右而泻凉,随济左而补暖。”今多以捻转的幅度、频率和次数来分别补泻。以捻转幅度较小(180°左右)、频率较慢、次数较少者为补;以捻转幅度较大(360°以上)、频率较快、次数较多者为泻。参见子午补泻条。作者:
- 两种负压进针法在新生儿头皮静脉穿刺中的应用和效果观察
穿刺,对照组采用反折输液管产生负压法进行穿刺。结果改进组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新生儿静脉穿刺难度大,这需要我们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多交流思想,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技术。【关键词】负压进针法;新生儿;头皮静脉;效果观察新生儿静脉穿刺是新生儿治疗急性用药及供给营养的重要途径[1],新生儿头皮血管较丰富,成网状分布,头皮脂肪少,浅表易见,且静脉窦较少,选择头皮静脉穿刺易于固定,患儿体位舒
- 垂直快速进针法在桡动脉采血中的应用
平卧,掌心向上,手腕下垫一软枕,消毒局部皮肤及操作者左手示指和中指。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操作者示指、中指触及病人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右手持针以与手腕呈30°~40°角于左手示指下端刺入桡动脉[2],见注射器乳头处有回血,立即吸取血标本,迅速拔针,同时用无菌棉签加压止血5~10min。对有出血倾向、凝血机制不良的病人,适当延长压迫时间。观察组采用垂直快速进针法:操作者示、中指触及病
- 二次进针法缝合固定人工晶体
【关键词】人工晶体;无晶状体眼;玻璃体切割术 [摘要]目的评价二次进针法缝合固定人工晶体的优越性。方法对16例(16眼)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状体眼或外伤性白内障患者应用二次进针法施行睫状沟缝线固定人工晶体手术。结果术中无患者出现睫状体出血,术后无人工晶体偏位。结论该术式可有效避免术中睫状体出血及术后人工晶体偏位的发生,远期效果理想。 [关键词]人工晶体;无晶状体眼;玻璃体切割术 对因晶状体脱
- 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两种进针法护理体会
科于2008年应用低分子肝素钠2858人次采用改进后注射法均未出现出血即皮下大面积瘀斑并发症。为了解决局部皮肤瘀斑问题,我科对注射方法进行了改进和总结,现报道如下。1选择对象凝血酶原时间在正常范围,入院后未使用溶栓药、均服用阿司匹林300mg的患者。2方法2.1药物选用同一厂家生产的低分子肝素钠,规格为0.4ml、5000IU。2.2注射器规格为1ml,针头长度为2cm。2.3注射部位选择腹壁皮
- 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探析
方法针刺患侧奇强穴(平第四腰椎棘突旁开2寸处),亚强穴(平第5腰椎棘突旁开2寸处),次、秩边、承扶、阳陵泉、条山(即条口透承山穴)。奇强穴、亚强穴以2.5~3寸28号毫针与皮肤呈80°~90°角捻转刺入,一般进针1.5~2寸,以出现触电样针感并自腰部向下放散直至足部为度。其他穴位均以捻转进针,刺入的深浅以得气为度,然后接电疗机导线,一极接在秩边穴上,另一极接阳陵泉穴,采用快频率脉冲间断波,电流强
- 《奇效良方》:[卷之五十五针灸门(附论)]提针法
夫用针之时,先行阴数,自觉气来,捻转轻提,其气即行,可治冷麻之病。《奇效良方》明·成化六年董宿公元1470年
- 体针疗法(一)
蒸汽锅内灭菌,温度为115~123℃,持续30分钟。4.操作医生双手及患者受刺穴位用75%乙醇棉球擦拭。(三)进针法进针时要快、稳、准,常用进针法如下。1.簟手进针法用刺手(右手)的拇指、示指(食指)持针,中指端紧靠穴位,指腹抵住针身下段,当拇指、示指向下用力按压时,中指随之屈曲,将针刺入到要求的深度。适用于短针及较熟练的操作者。2.双手进针法左右双手协同进针。左手称押手,右手称持针手或叫刺手。根
- 《儒门事亲》:[卷十五目疾证第三]诸物入眼中
好墨清水研,倾入眼中,良久即出。《儒门事亲》金张从正公元1127年—1279年
- 《推拿抉微》:[第二集·推拿法]运水入土法
夏英白曰∶从儿小指稍肾经推去,由兑干坎艮震位,至大指稍脾经,按之,补脾土虚弱。《推拿抉微》
- 《验方新编》:[卷二十三铜铁针刺入肉]箭簇入目
用寒食饧糖(清明前一日所作饧糖)点入目,待其发痒,一钳即出。《验方新编》清鲍相璈公元1644-1911年
- 《女科经纶》:[卷六产后证下]产后淋属热邪搏血渗入胞中
《大全》曰∶有因产损,气虚挟热,热邪搏血,流渗胞中,血流小便而出,则为血淋。《女科经纶》清萧埙公元1644-1911年
- 《绛囊撮要》:[外科]蚁入耳中
穿山甲烧研水调灌入。《绛囊撮要》清云川道人公元1644年-1911年
- 《验方新编》:[卷二十三铜铁针刺入肉]竹木制入喉
故锯烧红浸酒中,乘热饮之。又,抓本人头垢敷之,即化。又,木屑抢喉方,铁斧磨水灌之。《验方新编》清鲍相璈公元1644-1911年
- 《秘传刘伯温家藏接骨金疮禁方》:[论治法]取箭头入骨肉方
用巴豆、蜣螂同捣敷之,少顷发痒可取。《秘传刘伯温家藏接骨金疮禁方》
- 《验方新编》:[卷十三铜铁竹木杂物入肉]竹木入肉
以上各方通治。鹿角烧枯存性,研末,以水调敷,久不出者,不过一夜即出。又方∶松香敷上,用布包裹,三日必出,不痛不痒,甚妙。又方∶生蒲公英捣烂敷,虽肿烂日久亦效。又方∶鲜牛膝捣烂敷,纵伤口已合,刺亦自出。又方∶蓖麻子捣烂敷,痛止即出,神效。《验方新编》清鲍相璈公元1644-1911年
- 《验方新编》:[卷二十三铜铁针刺入肉]铁针入肉方
用山间转粪虫所转牛粪丸、坚圆如弹者研细,香油调敷,一夜而针仍退出。即箭镞入肉亦效。又,鼠肝、鼠脑捣膏敷。又,捣双杏仁,以猪脂调贴,即出。《验方新编》清鲍相璈公元1644-1911年
- 《奇效简便良方》:[卷一身体]遍身痒入骨髓不可忍者
盐九钱,泡汤三碗,作三次服,每服一碗(探而吐之,三吐效)。《奇效简便良方》
- 《急救广生集》:[卷八·一切伤痛]毒物入内伤
铁物入肉用栗子三十个,每人嚼一个,不时敷上。敷完三十个之后即出,曾经试验。(《活人书》)铁沙入肉用南瓜心贴口上即出。若铅弹入肉,会走,即用水银从疮口灌入,使其不走,然后设法取出。(《四声本草》)铁箭入肉象牙刮末水和,敷之即出也。(《简要济众》)箭镞入肉不可拔者螳螂(一只)巴豆(半粒)同研敷伤处。微痒且忍,极痒乃撼拔之。以黄连贯众汤,化锻石敷之。(《陶氏别》)一方,用天水牛(取一角者),小瓶盛之,
- 《陆地仙经》:[〔附二〕茹穹子入道始终]入手
直体正坐,平手顶天。抱胎叠手,用力贵圆。捏纯阳诀,垂帘勿愆。旋左右背,提撮谷便。尾闾摆折,叩齿漱玄。行是数者,六六皆然。维虚与静,鼻息绵绵。风火雷电,云开气旋。橐龠已见,却病延年。《陆地仙经》清马齐公元1644年—1911年
- 《形色外诊简摩》:[卷下色诊面色应病类]《千金》面部五色入门户井灶及五脏卒死吉凶篇
(出《千金方》、《翼方》)夫为医者,虽善于脉候,而不知察于色气,终为未尽要妙也。故善为医者,必须明于五色,乃可以决死生,定狐疑。凡病患面色入门户为凶,不入为吉。白色见冲眉上者,肺有病,入阙庭者,夏死。黄色见鼻上者,脾有病,入口者春夏死。青色见人中者,肝有病,入目者秋死。黑色见颧上者,肾有病,入耳者,六月死。赤色见颐者,心有病,入口者,冬死。所谓门户∶阙庭,肺门户;目,肝门户;耳,肾门户;口,心脾
- 《成方切用》:[卷十二下救急门]虫入耳中
以猫尿滴耳中,虫即出。(以生姜擦猫鼻,猫即尿。)《成方切用》清吴仪洛公元1761年
- 《验方新编》:[卷十三铜铁竹木杂物入肉]铁针并铜铁锡铅入肉
陈腌肉皮(陈火腿皮更妙)捶融,敷之,即出,极效。《验方新编》清鲍相璈公元1644-1911年
- 《验方新编》:[卷二十三铜铁针刺入肉]治刀箭入肉及咽喉胸膈曲隐等处不出方
捣杏仁敷之即出。奇效。《验方新编》清鲍相璈公元1644-1911年
- 《验方新编》:[卷二十三铜铁针刺入肉]治诸竹木及针刺入肉不出
生姜、橘皮、食盐各等分,研为膏涂之,自出。《验方新编》清鲍相璈公元1644-1911年
- 《验方新编》:[卷十三铜铁竹木杂物入肉]鱼肉各骨入肉
以上各方通治。山楂研末调敷。如在口中、牙缝等处,山楂煎浓汁含一二时自出。《验方新编》清鲍相璈公元1644-1911年
- 《验方新编》:[卷十三铜铁竹木杂物入肉]箭簇铜铁锡子并一切杂物入肉
蜣螂三个(俗名推车虫,查药物备要便知),巴豆四五粒,共捣如泥敷伤处,先止痛后作又方∶搔蛱子(又名搔甲虫、又名偷油婆、江苏人呼为脏螂、查药物备要便知)捣融敷之又方∶南瓜(北人呼为倭瓜,江苏等处有呼为北瓜者),捣融四围敷之,隔日必出,极效又方∶干苋菜捣烂,和红砂糖敷之,自出,奇效。又方∶真象牙刮末,水调敷,干则加水润之,甚验。又方∶红膏药(见痛毒诸方)敷之,无不出也。《验方新编》清鲍相璈公元1644-
- 《验方新编》:[卷十三铜铁竹木杂物入肉]药箭入肉箭已拔出伤口肿烂不愈
明雄末敷之,有水流出即愈。《验方新编》清鲍相璈公元1644-1911年
- 《验方新编》:[卷十三铜铁竹木杂物入肉]铜铁入骨
昔邢曹进,简中左目入骨,拔之不出,痛苦欲死,其家广修佛事后,梦一僧告以用寒食饧敷之,俟发痒时,将本人捆缚床柱,用力拔之而愈。见《龙威秘书·集异》记。寒食饧,即寒食日所做米糖也,如无,即平日所做米糖亦可用。《验方新编》清鲍相璈公元1644-1911年
- 《验方新编》:[卷十三铜铁竹木杂物入肉]铁针入肉
针入肉内,随气游走,若走至心窝甚险。急用乌鸦翎数根,瓦上焙焦黄色,研细末,酒调服一钱。外用车轮上油垢,调真磁石末,摊纸上如钱大,贴之,每日一换,自出。又方∶生磁石一两,研末,用菜油调敷皮外离针入处寸许,渐渐移至针口,由受伤原处而出,神效。又方∶生癞虾蟆眼珠,放针口半日后自出,神效。《验方新编》清鲍相璈公元1644-1911年
- 《疡医大全》:[卷三十八蛇虎伤部]救蛇入口门主方
睡着蛇入口中,拔之不出先将快锥横刺蛇尾,即将刀剖尾,以川椒数粒纳入缠定,自然退出。《疡医大全》清顾世澄公元1644-1911年
- 《养生导引法》:[十四、补益门](三)入火法
〔原文〕入火,垂两臂不息,即不伤火法。向南方蹲踞,以两手从屈膝中入掌足五指,令内曲。利腰尻(考。脊骨末端,尾部)完,治淋,遗溺愈。箕(基。同)踞。交两脚手内并脚中,又叉两手极引之。愈寤寐,精气不泄。两手交叉颐(夷。面颊、腮)下,自极。利肺气,治暴气咳。举两脚,夹两颊边,两手据地服(《病源》作蹲坐)疗宿壅(痈)。举右手,展左手,坐,右脚上掩左脚,愈尻完痛。举手交颈上相握,自极。治胁下痛。舒左手,右
- 《儒门事亲》:[卷十五诸杂方药第十七]治蚰蜒入耳中
上用猫尿灌耳中,立出。取猫尿,用盆盛猫,以生姜擦牙大妙。又方黑驴乳灌耳中,亦出。又方以湿生虫研烂涂于耳边,自出。《儒门事亲》金张从正公元1127年—1279年
- 《验方新编》:[卷二十三铜铁针刺入肉]铁珠入肉
用泥鳅打烂敷之,亦效。《验方新编》清鲍相璈公元1644-1911年
-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九十二奇病续抄]痒入骨髓
一人田间收稻,忽然遍身痒入骨髓。用食盐九钱泡汤三碗,每进一碗,探而吐之,三进三探,则不痒矣。(此痰气也。)《古今医统大全》明徐春甫公元1556年
- 《厘正按摩要术》:[卷三·取穴]运水入土运土入水法
\r运水入土运土入水图\pn-n50.bmp\r法治肾脾。将儿掌向上,医用右大指面,蘸葱姜汤,由肾水起,经干、坎、艮三宫边过脾土止,为运水入土,治痢疾。由脾土起,经艮、坎、干三宫边过,至肾水止为运土入水,治泄泻。《厘正按摩要术》清张振鉴
- 《疡医大全》:[卷三十八蛇虎伤部]百虫入耳门主方
验方宜闭口勿言,以纸塞耳窍、鼻窍,只空中入之耳,以麻油点入耳窍中,或出或死。又方猫尿滴耳中,其虫即出。(取猫尿法∶以生姜擦猫鼻上即溺。)又方韭汁和醋灌入耳中。蜈蚣、蜜蜂、大虫入耳用肉炙香,安放耳边,其虫闻香即出。又方火炙桃叶,塞之立出。蝣蜒入耳用蚯蚓入葱内化水,滴耳内虫自出。又方羊乳灌入耳内,即化为水。百虫入耳鸡血滴耳,或韭汁姜汁滴之,皆效。又方胆矾和醋灌之,即出。壁虱入耳,稻杆灰煎汁灌之,即随
- 《医方集解》:[救急良方第二十二]虫入耳中
用猫尿滴耳中,虫即出(以生姜插猫鼻,猎即尿)。《医方集解》清汪昂公元1682年
- 《类证治裁》:[卷之八热入血室论治]热入血室脉案
丁氏秋间寒热似疟,入暮谵语潮热,少腹满,此为热入血室。用小柴胡汤去参、姜,枣,加丹皮、赤芍、生地、楂肉(生)、归尾,三五剂瘳。危氏夏初时疫,恰值经断,血海亏虚,壮热陷里,口燥汗多,夜烦不寐。用清化饮加山栀、泽兰、藕汁,清理血分而愈。胡氏冬温化热,月信适来,邪热搏血,医用清解。外不甚热,而脐腹胀痛,小水赤涩。用导赤散加红花、桃仁、延胡、车前子,再剂愈。眭妇伤寒发热咳呕,右胁刺痛,邪在少阳未解,忽经
- 《陆地仙经》:[〔附二〕茹穹子入道始终]入手
诸真人说玄说妙,真个玄妙,然皆命宝凝性珠明,譬之秋成以后,谷谷咸熟,粒粒有味,百千真人,玄门家诸书,言言道妙,如百谷不可缺一,其所以得成熟者,莫不由春耕夏耨,及时培养得来。今学人不知真人入手一着,妄冀道妙,从半空而入,备极艰苦,以为道在是,是何异不耕耨而求秋成者?所以初学道者,妄冀有神仙之事,才坐思报,此理必不能深,未始有功□之修,虽得必失,此功□□能久。入手者先有善根,后坚道念,何患不成?《陆
- 《医门补要》:[卷上]毒药不可入口腹
凡单方、毒药,非常用之品,误入腹不救。即如斑蝥、番木鳖、砒霜、雄黄、马蝗、水银、砂、河豚、巴豆、轻粉、莽草、鸦片,此类尚多。《医门补要》清赵濂公元1644-1911年
- 《外治寿世方》:[卷二耳]水入耳中
薄荷汁滴入。立效。《外治寿世方》清邹存检公元1644-1911年
- 《女科经纶》:[卷五产后证上]产后胞衣不下属血入胞中
郭稽中曰∶胎衣不下者何?曰∶母生子讫,流血入衣中,衣为血所胀,故不得下。治稍缓,胀满腹中,上冲心胸,疼痛喘急者难治。服夺命丹,逐去衣中之血,血散胀消,胞衣自下。牛膝汤亦效。《女科经纶》清萧埙公元1644-1911年
- 《奇效简便良方》:[卷一耳目]水入耳中
薄荷汁滴入。《奇效简便良方》
- 《验方新编》:[卷二十三铜铁针刺入肉]刺入肉内不出
蜣螂虫捣烂敷患处,自出。又方∶鹿角,烧存性为末,水调敷之。又,羊屎烧为末,和猪油敷之,或以牛膝草嚼烂敷之,亦妙。又,桐油频涂,胀肿即止,次日刺亦出。又,砂糖浓敷,刺亦出。又,土狗捣敷。又,牛膝嚼敷。《验方新编》清鲍相璈公元1644-1911年
- 《验方新编》:[卷十三铜铁竹木杂物入肉]铁弹入肉
扁鱼肚胆(俗名边鱼)煮融,和糯米饭捣烂敷之,换两三次即出。此在手足及两股用之。若在身上及肚腹内,用土狗(又名蛄蝼)同扁鱼肚煮融捣烂敷,虽不能取出,其弹渐落下部,不能为害矣。《验方新编》清鲍相璈公元1644-1911年
- >>点此搜索更多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