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多糖贮积症

目录

1 拼音

nián duō táng zhù jī zhèng

2 注解

3 疾病别名

承霤病,多糖病,粘多糖病

4 疾病代码

ICD:E76

5 疾病分类

风湿免疫科

6 疾病概述

黏多糖病是由于组织细胞内溶酶体酶如1-艾杜糖苷酸酶、硫酸脂酶、N-乙酰-D-氨基葡糖苷酶、α-N-乙酰转移酶、β-半乳糖苷酶等缺陷造成黏多糖降解不全,并在溶酶体内堆聚,尿不完全代谢产物排出增加,导致软骨、结缔组织、心脏、中枢神经等功能障碍。由于缺陷酶的不同,引起细胞内贮存的黏多糖粘脂质也不均一,本病是常染色体遗传病。多发病于幼年,婴儿。儿童期多见。

7 疾病描述

黏多糖为一种复合大分子,主要由糖醛酸和己糖胺构成,分布在结缔组织的基质内,为软骨、角膜、血管壁和皮下组织的重要成分。黏多糖贮积症发病后,软骨、肌膜、肌腱、血管、心脏瓣膜、肌肉、脑膜、网状内皮组织及皮下组织等胶原组织的成纤维细胞均肿胀,其内充以黏多糖颗粒。肝、脾、肾、淋巴结和某些内分泌器官的实质细胞内,亦有类似物质沉积。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之神经节细胞亦肿胀,但充盈的物质主要为神经苷脂,而黏多糖含量很少或不含有黏多糖。现已知黏多糖有9 种之多,其中3 种与黏多糖发病有关,即硫酸皮肤索、硫酸乙酰肝素和硫酸角质素。正常人尿中黏多糖排出量为每天5~15mg,其中硫酸皮肤素和硫酸乙酰肝素各约占10%,硫酸角质素仅占少量(0.1mg/kg)。在黏多糖贮积症时,可有1 种或2 种与代谢障碍有关的黏多糖尿排泄量增加。婴儿和儿童尿中黏多糖排出量较多,但不会高至黏多糖病水平。黏多糖尿也见于其他疾病,如多发性外生骨疣、风湿热、肿瘤、马方综合征、高血压、肝硬化、肾小球肾炎和胶原性疾病等,但其黏多糖成分与本病不同。

黏多糖病是由于组织细胞内溶酶体酶如1-艾杜糖苷酸酶、硫酸脂酶、N-乙酰-D-氨基葡糖苷酶、α-N-乙酰转移酶、β-半乳糖苷酶等缺陷造成黏多糖降解不全,并在溶酶体内堆聚,尿不完全代谢产物排出增加,导致软骨、结缔组织、心脏、中枢神经等功能障碍。由于缺陷酶的不同,引起细胞内贮存的黏多糖粘脂质也不均一,本病是常染色体遗传病。

8 症状体征

根据缺陷酶的不同,临床表现不同,可分为6 型:

Ⅰ型:又分为IH 和IS 两亚型。IH 型又称Hurler’s 病,为本病最常见类型。多发病于幼年,有面部畸形:巨头、宽大鼻缘、饱满的颊、厚唇、大舌头、粗毛及多毛症、驼背、关节活动受限、爪样手、肝脾大、疝、角膜浑浊、智力发育迟缓,常在少年时死亡。IS 型较IH 型进展慢,主要为关节僵硬及爪样手、心脏杂音、角膜薄翳。

Ⅱ型:临床表现同IH 型,但角膜清亮。

Ⅲ型:面部及骨骼畸形较轻,但运动与精神异常发生更早更严重。

Ⅳ型:明显侏儒,以骨骼发育不全为主要表现,有短躯干、驼背、胸隆凸、踝肿胀、胸腰椎融合。智力正常。没有内脏黏多糖贮存表现。

Ⅴ型:面部畸形轻、骨骼病变轻,智力发育正常。

Ⅵ型:罕见,有明显的以上各种表现型与骨畸形。

9 疾病病因

本病是常染色体遗传病。

10 病理生理

与常染色体遗传有关。其发病机制还不确切。

11 诊断检查

诊断:本病为遗传性疾病,出生时表现不明显,在婴儿、儿童期如出现成骨发育不良、骨畸形、侏儒、多毛、特殊面容、鼻梁扁平、厚唇、张口等发育障碍应考虑本病。本病可于出生前测定母亲羊水细胞酶活性做出产前诊断。出生后测尿酶:Ⅰ和Ⅱ型测硫酸软骨B,Ⅲ型测硫酸已酰肝素(Ⅳ型测角质素)有助于诊断。但很多因素可影响测定结果,判断时要慎重。最后确诊要靠患者血清或白细胞,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测定特异性酶或寻找包涵体,并根据骨骼X 线检查是否有多发性成骨发育不全进行诊断。

实验室检查:生化检查。

在Ⅰ、Ⅱ型中有尿硫酸已酰肝素,硫酸角质素排出增多,在Ⅲ型中有尿硫酸软骨素B 增多。

其他辅助检查:

1.X 线检查 可见巨头,矢状颅缝早闭、大蝶鞍、浆状变形的宽肋骨,卵形椎体,腰椎部可见钩状畸形,近端桡骨有典型的扭斜,髋外翻,髂翼小,股骨头半脱位,腕及跗骨小且不规则,指骨、掌骨短而粗大,掌骨头近端呈“塔糖”型。有时可有环锥轴错位引起脊髓受压。

2.眼检查 有角膜薄翳、角膜混浊。

3.组织学检查 在部分Ⅰ、Ⅱ型患者的淋巴细胞胞质中可发现异染色幽体(Gasser 细胞),骨髓网状细胞含有轻度粗大很厚的黑紫色的Gasser 细胞和包涵体。

12 鉴别诊断

需与各型黏多糖病鉴别。

13 治疗方案

1.酶替代治疗,可输入正常人血浆或移植皮肤来补充所缺的酶,也可通过骨髓移植,但仅暂时缓解生化异常,对智力及精神障碍无效。

2.基因治疗。

14 并发症

可并发面部畸形,骨骼病变,肝脾大、疝、角膜浑浊、智力发育迟缓等。

15 预后及预防

预后:Ⅰ型的IH 型常在少年时死亡。IS 型较IH 型进展慢。

预防:本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此病少见。据我国中华儿科杂志综合报道的137 例病例,约1/4 病例有近亲结婚史。目前本病尚无特异治疗方法。在遗传咨询工作中,应特别注意宣传优生优育,对高危人群应争取在出生前做出诊断,必要时终止妊娠。避免近亲结婚,进行婚前咨询检查,生育咨询与检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16 流行病学

自Hunter(1917)和Hurler(1919)分别报道MPSⅡ型和MPSⅠ型病例以来,人们对本病的认识也不断深入。早期曾称为‘承霤病’,1952 年以后,由于在病人肝内发现硫酸皮肤素沉积,并将这类综合征改称为黏多糖贮积症。1957年发现病人尿中黏多糖增多。McKusick 等(1965)根据病人尿中排出黏多糖的类型不同而将本病分为6 型。Ⅰ型:为本病最常见类型。多发病于幼年,婴儿。儿童期多见。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