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概述
内障(internal ophthalmopathy)为病证名[1]。见《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三。是指发生于瞳神及眼内各组织眼病的统称[2]。《证治准绳·杂病》认为:内障“皆有翳在黑睛内遮瞳子而然。”
内障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内障专指晶珠的病变;而广义的内障是泛指发生在黄仁、神水、晶珠、神膏、视衣、目系等眼内组织的病变。
眼病分内、外障,是古代眼科应用较多的一种眼病分类方法。《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的具体解释是:“障,遮蔽也。内障者,从内而蔽也;外障者,从外而遮也。”《秘传眼科龙木论》所记载的常见眼病七十二症,就是按外障、内障分述的。其中发生于胞睑、两眦、白睛与黑睛的睑生风粟、胬肉攀睛、暴风客热、花翳白陷之类外眼病统属外障,而发生于瞳神的圆翳、绿风与高风雀目之类内眼病则归属内障。可见内障是指内眼疾病,外障则泛指所有外眼疾病。
4 内障的病因病机
广义的内障。常见因脏腑内损,气血两亏,目失濡养;或阴虚火旺,虚火上炎;或忧思郁怒,七情过伤,肝失条达,气滞血瘀,玄府闭塞;或风火痰湿上扰清窍;或外障眼病之邪毒人里,以及外伤损及眼内组织等引起。
内障多因脏腑内损,气血两亏,目失濡养所致,尤以肝肾不足为常见。此外,阴虚火旺或情志失调,气滞血瘀,风火痰湿上扰清窍,以及外伤等病因亦不少见。
5 内障的症状
患者可感觉眼前蚊蝇飞舞,黑花飘荡,观灯火如彩虹环绕,视物昏蒙,夜盲,甚至暴盲等等。眼外观可无特殊病证,亦或可见瞳神之大小、形状、颜色等改变,如青盲、绿风、圆翳内障之类。
内障眼病自觉症状多有视觉变化,如视力下降、视物昏朦、眼前黑花飞舞、萤星满目,或视物变形、变色,视灯光周围有虹晕等。有的还可引起眼珠痛,甚至头眼俱痛。检查患眼,或外观端好,或伴见抱轮红赤,或见瞳神散大、缩小与变形、变色等;内眼可见晶珠、神膏混浊,或视衣出血、渗出,水肿,抑或视衣、目系的其他病理改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