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庭

目录

1 拼音

nèi tíng

2 英文参考

Nèitíng ST44[中国针灸学词典]

nèitíng[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S44[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ST44[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穴位内庭
汉语拼音Neiting
罗马拼音Neiting
美国英译名Inner Court
各国代号中国ST44
日本44
法国莫兰特氏E44
富耶氏
德国M44
英国S44
美国St44

内庭为经穴名(Nèitíng ST44)[1]。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属足阳明胃经[1]。内庭为足阳明胃经五输穴之荥穴,五行属水[1]。内即里边,庭指庭院,对历兑来说,本穴犹如门内的庭院,故名内庭[1]。主治齿痛,齿龈炎,龈肿,面肿,口㖞,喉痹,咽喉肿痛,鼻衄,腹痛,腹胀,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肠炎,痢疾,泄泻,肠疝痛,足背肿痛,热病,胃痛吐酸,胃痉挛,消化不良,目痛,口噤,耳鸣,吞酸,纳呆,肠痈,便血,大小便不利,胫骨痛,脚气,足趾肿痛,扁桃体炎,三叉神经痛,跖趾关节痛,发热,头痛,牙痛,便秘,瘾疹,四肢厥逆,胫痛不可屈伸,癔症,小便出血等。

4 出处

《黄帝内经灵枢·本输》:胃出于厉兑……溜于内庭,内庭,次趾外间也,为荥。

5 特异性

足阳明胃经五输穴之荥穴,五行属水。

6 穴名解

内即里边,庭指庭院,对历兑来说,本穴犹如门内的庭院,故名内庭[1]

内,内里,内方。深处为内,居处为庭。门内曰庭,主屋正室亦曰庭。穴居第2、第3趾间之趾蹼部,地位隐蔽,犹如门内之庭堂也。本穴之下为“历兑”。“兑”于《易经》为口,为门。本穴犹在门庭之内也。又其所治症,多不在穴位近处,而在头脑腹心者居多,是其功用有关于内也。于体则庭,于用则内,故名“内庭”。[2]

7 所属部位

足背[3]

8 内庭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内庭在足背,当第2、3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足阳明胃经的荥穴[4][5]

内庭位于足背第二、三跖趾关节前方凹陷处;或于二、三趾间的缝纹端取穴[6]

内庭在足背,第二、三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正坐取穴[6]

内庭穴在足阳明胃经中的位置

内庭穴的位置

内庭穴的位置(足阳明胃经)

内庭穴的位置(肌肉)

内庭穴的位置(骨骼)

9 取法

正坐垂足或仰卧位,在第二跖趾关节前方,二、三趾缝间的纹头处取穴。

内庭在足背,第二、三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正坐取穴[6]

仰卧或正坐位,当第2、3趾缝间的缝纹端取穴[7]

快速取穴:足背第2、第3趾之间,皮肤颜色深浅交界处即是[8]

10 穴位解剖

内庭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趾短伸肌、第二跖骨间隙。有足背静脉网。当足背内侧皮神经外侧支分为趾背神经处。皮肤由腓浅神经的足背内侧皮神经的外侧支分布。针由皮肤、皮下筋膜穿足背深筋膜,在趾长伸肌(腱)和趾短伸肌腱的第2、3趾腱之间,深进入骨间肌。以上诸肌的神经支配为腓深神经。

10.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在第二与第三趾长、短伸肌腱之间→第二、第三跖骨头之间[8]

皮肤→皮下组织→第2、第3趾长、短伸肌腱间[8]

10.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趾背神经(腓深神经分支)分布;深层有腓深神经和足背动脉分布。

布有足背内侧皮神经外侧支之趾背神经和足背静脉网[8]

11 内庭穴的功效与作用

内庭有清胃泻火,理气止痛的作用。

内庭有和胃降逆、通肠化滞、清热宁神的作用[8]

内庭有清胃肠湿热、理气镇痛之功[8]

内庭穴是足阳明胃经之荥穴,具有清经热、降胃火的作用,多用于胃火炽盛及阳明热炽、循经上扰的头面、咽喉、口齿、鼻疾患[8]

荥主身热”,故内庭穴可清热[8]

足阳明经脉循鼻外,入上齿中,挟口环唇,属胃络脾,其经筋结于面部,其络脉络于咽喉,所以,内庭穴既可清阳明经热,治疗齿痛、鼻衄、咽喉肿痛等经络病,又可泄阳明腑热,治疗胃肠腑症[8]

12 主治病症

内庭穴主治齿痛,齿龈炎,龈肿,面肿,口㖞,喉痹,咽喉肿痛,鼻衄,腹痛,腹胀,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肠炎,痢疾,泄泻,肠疝痛,足背肿痛,热病,胃痛吐酸,胃痉挛,消化不良,目痛,口噤,耳鸣,吞酸,纳呆,肠痈,便血,大小便不利,胫骨痛,脚气,足趾肿痛,扁桃体炎,三叉神经痛,跖趾关节痛,发热,头痛,牙痛,便秘,瘾疹,四肢厥逆,胫痛不可屈伸,癔症,小便出血等。

内庭穴主治齿痛、口㖞、喉痹、鼻衄、腹痛、腹胀、痢疾,泄泻、足背肿痛、热病、胃痛吐酸[8]

内庭主治面口、脾胃等疾患:如目痛、齿痛、鼻衄、喉痹、口噤、耳鸣、腹痛、腹胀、吞酸、纳呆、泄泻、痢疾、肠痈、便血、大小便不利、胫骨痛、脚气、足趾肿痛[8]

现代又多用内庭治疗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肠炎、齿龈炎、扁桃体炎、三叉神经痛、肠疝痛、跖趾关节痛等[8]

内庭主治发热,头痛,牙痛,口㖞,鼻衄,咽喉肿痛,腹痛,腹胀,泄泻,痢疾,便秘,便血,瘾疹,足背肿痛等[8]

内庭穴主治胃痛吐酸,消化不良,腹胀,腹痛,泄泻,便秘,痢疾;齿痛,龈肿,口㖞,鼻衄,面肿,咽喉肿痛;四肢厥逆,胫痛不可屈伸,足背肿痛;热病,癔症,小便出血[8]

五官科系统疾病:牙痛,齿龈炎,扁桃体炎;

消化系统疾病:胃痉挛,急慢性肠炎;

其它:三叉神经痛。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一般直刺或斜刺0.3~0.5寸[8]

直刺0.5~0.8寸[8][8]

直刺或斜刺0.3~0.5寸[8][8],局部有酸胀感[8];针尖向上斜刺,其针感可沿本经上行[8]

13.2 灸法

可灸[8][8]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8]

禁不可灸[8]

14 配伍

内庭配上星、太阳、头维,有清利头目的作用,主治头痛,目赤肿痛。

内庭配合谷,有清泻邪热的作用,主治牙龈肿痛。

内庭配合谷、颊车,治牙龈肿痛[8]

内庭配太冲、曲池、大椎,治热病[8]

内庭配颊车、地仓、下关,治口眼㖞斜[8]

内庭配环跳,治胫痛不可屈伸[8]

内庭配厉兑、三间、冲阳、偏历、小海、合谷、复溜,治龋齿[8]

内庭配天枢、厉兑,治食不化、不嗜食[8]

15 特效按摩

用一手拇指指腹放在对侧内庭上,适当用力上下推动,有消肿止痛的功效。可治口腔溃疡、鼻出血等上火症状。[8]

16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四厥,手足闷者,使人久持之,逆冷胫痛,腹胀皮痛,善伸数欠,恶人与木音,振寒,嗌中引外痛,热病汗不出,下齿痛,恶寒目急,喘满寒栗,龈口噤僻,不嗜食,内庭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四肢厥逆,腹胀满,数欠,恶闻人声,振寒咽中引痛,口㖞,齿龋痛,疟,不嗜食。

《马丹阳天星十二穴并治杂病歌》:内庭次趾外,胃脘阳明。能疗四肢厥,喜静恶闻声,耳内鸣喉痛,数欠及牙疼,虚疾不思食,针着便惺惺。

《通玄指要赋》:腹膨而胀,夺内庭兮休迟。

《玉龙歌》:小腹胀满气攻心,内庭二穴要先针。

17 现代研究

17.1 调节肠蠕动

在正常家兔身上针刺“足三里”、“上巨虚”、“内庭”均可促进肠蠕动,对大肠蠕动比较亢进或紧张度较高者,针刺则使之减弱。说明针刺“内庭”等穴对肠运动有一定调节作用。[8]

17.2 治疗小儿吐乳

患儿年龄为0.5~12个月,病程为5~60 d。患儿平仰,取本穴(重者双侧),徐徐捻转进针0.2~0.5寸,得气后加速左右捻转,不留针,每日1次。结果,治疗3次,痊愈11例,无效1例。[8]

17.3 治疗腹股沟急慢性疼痛

用30号l寸毫针,直刺,得气后用捻转泻法,针刺左侧,拇指向前、示指向后,针刺右侧,示指向前、拇指向后,频频捻针,当疼痛缓解时留针20~30 min。[8]

17.4 对胃蠕动功能的影响

观察针刺足阳明经上下对应的四白、内庭对胃蠕动功能的影响,进一步探讨足阳明经与胃的相关规律。选择12例正常人及3例胃疾病患者为观察对象,对其四白、内庭及左右旁开对照点进行针刺,并以B超显像观察针刺前后胃蠕动波频率、电子标尺测蠕动波幅,同时摄片记录。结果,针刺足阳明经的四白、内庭对胃蠕动功能有特异性影响。[8]

针刺内庭穴可使胃肠蠕动增强[8]

17.5 治疗牙痛

取坐位或仰卧位,只取牙痛对侧的内庭,用长0.5寸毫针,以捻转提插手法强刺激同时嘱咐患者按摩患牙或上下牙做咀嚼食物状,留针15~20 min。针毕用三棱针点刺该穴放血3~10滴。一般治疗1次,最长3次。结果:有8例患者经过1次治疗疼痛消失,2例经过3次治疗疼痛明显减轻,总有效率100%。[8]

17.6 针麻

针刺内庭穴有明显镇痛作用,可用于中耳乳突根治术针麻[8]

17.7 引产

针刺内庭可用作引产[8]

17.8 治疗白喉

针刺内庭可使白喉带菌者转阴[8]

18 参考资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19.
  2. ^ [2] 柴铁劬.针灸穴名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3. ^ [3]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59.
  4. ^ [4]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5. ^ [5]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57.
  6. ^ [6]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81.
  7. ^ [7]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90.
  8. ^ [8] 查炜.经络穴位按摩大全[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