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伤泄泻

目录

1 拼音

nèi shāng xiè xiè

2 英文参考

endogenous diarrhea[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3 概述

内伤泄泻(endogenous diarrhea[1])为病证名[2]。见《症因脉治》卷四。是指由于饮食、痰饮、七情所伤等引起的泄泻[2]。包括积热泄泻、积寒泄泻、痰积泄泻、食积泄泻、脾虚泄泻[2]。又如气泻、积瘀泄、酒泄、肾泄、肝泄等,亦属内伤泄泻[2]

4 积热泄泻

积热泄泻为病证名[3]

4.1 积热泄泻的病因病机

因多进膏粱厚味,酒湿辛辣等物,热积肠胃而致[3]

4.2 积热泄泻的症状

《症因脉治》卷四:“积热泄泻之症,发热口渴,肚腹皮热,时或疼痛,小便赤涩,泻下黄沫,肛门重滞,时结时泻。”脉多沉数,或见促结[3]

4.3 积热泄泻的治疗

积热泄泻治宜清肠胃积热,方如黄连枳壳汤、龙胆泻肝汤、清胃汤等[3]。欲便不爽者,大黄枳壳汤。元气虚者加人参[3]

5 积寒泄泻

积寒泄泻为病证名[3]。指寒邪内积而致的泄泻[3]。为寒泄的一种[3]

5.1 积寒泄泻的病因病机

因过食生冷,或形寒饮冷,积渐而成[3]

5.2 积寒泄泻的症状

《症因脉治》卷四:“积寒泄泻之症,腹中绵绵作痛,小便不赤,口唇不干,泻下清白鸭溏之色。”脉多沉细而迟,或沉而结[3]

5.3 积寒泄泻的治疗

治宜温中散寒[3]。寒积内滞者,用豆蔻丸;肠胃虚冷者,用理中汤、补中汤[3]

6 痰积泄泻

痰积泄泻为病证名[4]。又称痰泻、痰泄[4]

泄泻·痰积证(diarrhea with syndrome of phlegm accumulation[4])为病证名[4]。又称痰积泄泻(《症因脉治》)、痰泻(《医学入门》卷五)、痰泄。是指痰食积滞,伤及脾胃,以或泻或止,或多或少,泻下白色黏液或白冻,腹中漉漉有声,或两肋攻刺作痛,脉弦滑等为常见症的泄泻证候[4]

6.1 痰积泄泻的症状

《症因脉治》卷四:“或泻或止,或多或少,或下白胶如蛋白,腹中漉漉有声,或如雷鸣,或两肋攻刺作痛,此痰积泄泻也。”

时泻时止,时轻时重,或下白胶如蛋白,头晕恶心,胸闷食减,腹中鸣响,脉多弦滑[5]

6.2 痰积泄泻的治疗

痰积泄泻治宜化痰祛湿,用二陈汤、节斋化痰丸、海青丸、青州白丸子等方[5]。脾虚者,可用六君子汤[5]

7 食积泄泻

食积泄泻为病证名[6]。指饮食积滞伤脾所致的泄泻[6]

泄泻·伤食证(diarrhea with syndrome of improper diet[6])又称伤食泄泻[6]、伤食泻(《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食泻(《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胃泻(《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食泄(《杂病源流犀烛·泄泻源流》)、积泻(清·陈德求《医学传灯·泄泻》)、食积泄泻(《症因脉治》卷四)、食积泻(何惠川《文堂集验方·泄泻》)。是指饮食受伤,以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脘腹胀满,嗳腐酸臭,不思饮食,苔垢浊或厚腻,脉滑等为常见症的泄泻证候[6]

7.1 食积泄泻的症状

食积泄泻患者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伴有不消化之物,脘腹痞满,嗳腐酸臭,不思饮食,舌苔垢浊或厚腻,脉滑[7][8]

《症因脉治》卷四:“腹痛即泻,泻后即减,少顷复痛泻,腹皮扛起,或成块或成条,泻下臭如败卵,此食积泄泻之症也。”

《医学心悟·泄泻》:“胸满,痞闷,嗳腐吞酸,泻下臭秽,食积也。”

7.2 证候分析

《丹溪心法·泄泻》:“伤食泻,因饮食过多,有伤脾气,遂成泄泻。”

食积胃肠,脾胃运化失职:饮食不节,宿食内停,阻滞肠胃,传化失常,故腹痛肠鸣,脘腹痞满。宿食不化,则浊气上逆,故嗳腐酸臭。宿食下注,则泻下臭如败卵。泻后腐浊外泄,故腹痛减轻。舌苔厚腻,脉滑,是为宿食内停之象。[8][8]

7.3 食积泄泻的治疗

7.3.1 治法

食积泄泻治宜消食导滞[8]

食积泄泻治宜消食化滞[8]

食积泄泻治宜消食和中[9]

7.3.2 方药治疗

食积泄泻可用保和丸[备注]保和丸(《丹溪心法》):神曲、山楂、茯苓、半夏、陈皮、连翘、莱菔子为主方进行治疗。本方消食导滞为主,并能和胃除湿。方中山楂、神曲、莱菔子消导食滞,宽中除满为主药;佐以陈皮、半夏、茯苓和胃祛湿;连翘以消食滞之郁热。若食滞较重化热,脘腹胀满,泻而不爽者,可因势利导,采用“通因通用”之法,用枳实导滞丸[备注]枳实导滞丸(《内外伤辨惑论》):大黄、枳实、黄芩、黄连、神曲、白术、茯苓、泽泻以消导积滞,清利湿热。[9]

食积泄泻可用保和丸、枳术丸、治中汤等方消食和中[9]。夹寒者宜温,可用红丸子、小七香丸等,若形症俱实而宜下者,可用感应丸、煮黄丸;夹热者宜清,可用栀连平胃散,若宜下者,可用大承气汤[9]

《证治要诀·大小腑门》:“食积腹疼而泻,不可遽用治中兜住,先用调脾饮,吞感应丸。或因食一物过伤而泻,后复食之即泻者,以脾为其所伤未复而然,宜健脾汤。因食冷物停滞伤脾,脾气不暖,所食之物不能消化,泻出而食物如故,宜治中汤加干葛(一作干姜),吞酒煮黄连丸。”

7.3.3 针灸治疗

7.3.3.1 方一

急性者取天枢、上巨虚、阴陵泉、合谷等穴为主[10]。饮食所伤者加建里、足三里[10]

7.3.3.2 方二

治则:除湿导滞,疏调肠胃

选穴:天枢 阴陵泉 上巨虚

方义:天枢为大肠募穴,调理胃肠传导功能;阴陵泉乃脾经合穴,疏调脾气,健脾利湿;上巨虚为大肠下合穴,通调胃肠气机,运化湿滞。

随证配穴:食滞—中脘。

操作:毫针刺,泻法,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10次为一疗程。

7.3.3.3 方三

[11]

治法:消食导滞,调和肠胃。

选穴:以俞、募穴为主。取中脘、章门、胃俞、脾俞、足三里、下脘、璇玑、里内庭穴。

随证配穴:伴呕吐者,加内关、公孙。

刺灸方法:针用泻法。

方义:中脘、章门与胃俞、脾俞相伍,乃俞募配穴,合足三里健脾和胃。下脘、璇玑、里内庭为消宿食效穴。

7.3.4 艾灸治疗

[12]

选穴:中脘、建里、上巨虚、公孙

灸法:艾炷隔姜灸,用半截橄榄大艾炷,每穴5~7壮,待其将要燃尽皮肤有灼热感时移除,以局部红晕温热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灸至泄泻症状消失后再巩固2~3次。

7.3.5 推拿疗法

[13]

选穴:章门、期门、肝俞、胆俞、胃俞、大肠。

操作方法:用轻柔的按揉法在两侧掌门、期门穴治疗,每穴约6分钟。横擦两胁,以两胁微热为度。用轻柔的手法按揉背部的肝俞、胆俞、胃俞及腰部的大肠俞,以透热为度。

7.3.6 饮食疗法

7.3.6.1 推荐食材

食积泄泻患者建议食用神曲、麦芽、山楂、鸡内金、胡萝卜、香蕉等[13]

7.3.6.2 推荐食疗方

[13]

1.粳米粥(《普济方》):小米100g,神曲30g。煮粥。

2.胡萝卜棒渣粥(《宫廷颐养与食疗粥谱》):玉米渣100g,胡萝卜3~5根。先将玉米渣煮1小时,后将胡萝卜洗净切片放入再煮,待萝卜熟后即可。空腹食。

3.山楂煎(《中国药膳学》):焦山楂10g,红糖30g。水煎服。

8 脾虚泄泻

脾虚泄泻为病证名[14]。指脾气素虚,或病后过服寒冷,或饮食不节,劳伤脾胃所致的泄泻[14]

久泻·脾虚证(chronic diarrhea with spleen deficiency syndrome[14])又称脾虚久泻,是指脾气虚弱,以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完谷不化,饮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明显增加,面色痿黄,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等为常见症的泄泻证候[14]

8.1 脾虚泄泻的症状

脾虚泄泻患者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水谷不化,稍进油腻之物,则大便次数增多,饮食减少,脘腹胀闷不舒,面色萎黄,肢倦乏力。舌质淡,苔白,脉细弱[14][14]

8.2 证候分析

脾胃虚弱,运化失司:脾胃虚弱,运化无权,水谷不化,清浊不分,故大便溏泄。脾阳不振,运化失常,则饮食减少,脘腹胀闷不舒,稍进油腻之物,大便次数增多。久泻不止,脾胃虚弱,气血来源不足,故面色萎黄,肢倦乏力。舌淡苔白,脉细弱,乃脾胃虚弱之象。[14][14]

8.3 脾虚泄泻的治疗

8.3.1 治法

脾虚泄泻治宜健脾益胃[14]

脾虚泄泻治宜健脾止泻[14]

8.3.2 方药治疗

脾虚泄泻可用参苓白术散[备注]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人参、茯苓、白术、桔梗、山药、甘草、白扁豆、莲子肉、砂仁、薏苡仁为主方进行治疗。本方用四君子汤以补气健脾为主,加入和胃理气渗湿之品,标本兼顾。若脾阳虚衰,阴寒内盛,腹中冷痛,手足不温,宜用附子理中丸[备注]附子理中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炮附子、人参、白术、炮姜、炙甘草加吴萸、肉桂以温中散寒。若久泻不止,中气下陷,而致脱肛者,可用补中益气汤[备注]补中益气汤(《脾胃论》(《李东垣医书十种》摘出)(《李东垣医书十种》摘出)(《李东垣医书十种》摘出)):人参、黄芪、白术、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益气升清,健脾止泻。[14]

8.3.3 针灸治疗

8.3.3.1 方一

慢性者取脾俞、天枢、足三里、神阙(艾条熏灸或隔盐灸)、中脘等穴为主[14]。脾虚者加灸章门、关元俞[14]

8.3.3.2 方二

治则:健脾调肠,温肾止泻

处方:脾俞 天枢 足三里 三阴交

方义:脾俞为脾之背俞穴,有健脾益气的作用;天枢为大肠募穴,调理胃肠气机;足三里乃胃之合穴,健理脾胃,消胀止痛;三阴交乃足三阴之交会穴,健脾化湿,温养脾肾。

随证配穴:肝郁—太冲。

操作:毫针刺,脾肾虚弱用补法,肝郁泻太冲,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10次为一疗程。

8.3.3.3 方三

[14]

治法:健脾益气,化湿止泻。

选穴:以任脉、足太阴脾经穴和背俞穴为主。取中脘、水分、天枢、脾俞、胃俞、大肠俞、足三里、三阴交穴。

随证配穴:腹痛者,加关元、神阙。

刺灸方法:针用补法,加灸。

方义:中脘、天枢、胃俞、大肠俞为俞募配穴法,以调理胃肠之气。脾俞、足三里健脾益气。三阴交、水分化湿止泻。

8.3.4 饮食疗法

8.3.4.1 推荐食材

久泻·脾虚证患者建议食用薏苡仁、芡实、扁豆、莲子、山药、党参、茯苓等[14]

8.3.4.2 推荐食疗方

[14]

1.炒面粥(《粥谱》):炒面15g,粳米30g。先煮粳米粥,入炒面,搅匀,空腹食。

2.苹果山药散(《食疗本草学》):苹果30g,山药30g。苹果晒干后与山药共为细末。每次服15~20g,加白糖适量,温开水送服。

3.扁豆小米粥(《粥谱》):炒白扁豆60g,小米80g,粳米100g。同煮粥至豆烂米开即可。早晚服。

9 气泻

气泻为病证名[15]。指气机郁滞所致的泄泻,包括七情过极所致者[15]

9.1 气泻的病因病机

《证治要诀·大小腑门》:“气泻肠鸣,气走胸膈,痞闷腹急而痛,泻则腹下须臾又急,亦有腹急气塞而不通者。此由中脘停滞,气不流转,水谷不分所致。”

9.2 气泻的治疗

治宜行气和中,用大七香丸、解肝煎、痛泻要方、排气饮、五膈宽中散、震灵丹等方[15]

10 积瘀泄

积瘀泄为病证名[15]。指瘀血所致的泄泻[15]

10.1 积瘀泄的症状

《不居集·积瘀泄》:“内有积瘀,胸胁腹痛,泄下光亮如黑漆退光色者是也。”

10.2 积瘀泄的治疗

《医林改错》治泄泻日久不愈,或五更泄补肾无效,作瘀血治,用膈下逐瘀汤[15]

11 酒泄

酒泄为病证名[16]。见《世医得效方·大方脉杂医科》。

泄泻·伤酒证(diarrhea with alcoholism syndrome[16])又称伤酒泄泻(《医略六书·泄泻》)、酒泄(《世医得效方·大方脉杂医科》)、酒湿泄(《罗氏会约医镜·论泄泻》)、纵酒泄泻(《不居集》卷二十一)。是指饮酒过度,损伤脾胃,以晨起即泄,泄下黄沫,小便赤,脉洪数或弦数等为常见症的泄泻证候[16]。酒泄有寒热之分[16]。《不居集·酒伤》:“人但知酒有湿热,而不知酒有寒湿也。”

11.1 酒泄的症状

11.1.1 湿热

有善饮而先天禀厚者,大便泄泻,若一日不泻,反觉闷热,此属湿热[16]

11.1.2 寒湿

多饮酒而阳气虚弱者,酒湿从寒化,症见饮食渐减,形体渐瘦,困倦畏寒,泄泻日久,或五更作泄,或秋冬加剧,脉多弦细[16]

11.2 酒泄的病因病机

酒泄因饮酒过度,损伤脾胃所致[16]

11.3 酒泄的辨证治疗

11.3.1 湿热

湿热者治宜清利。可用四苓散、大分清饮、葛花解酲汤、酒蒸黄连丸之类[16]

11.3.2 寒湿

阳气虚弱者治宜培补脾肾、温化寒湿,用平胃散、补中益气汤、理中汤、八味丸、胃关煎等方[16]

12 肾泄

肾泄为病证名[17]。见《普济本事方》。是指肾虚闭藏失职所致的泄泻[17]

久泻·肾虚证(chronic diarrhea with kidney deficiency syndrome[17])为病证名[18]。见《普济本事方》。又称五更泄泻(《症因脉治·泄泻论》),肾虚久泻[18]、肾泄(《普济本事方》)、五更泻(《张氏医通·大小府门》)、五更溏泄(《不居集·泄泻》)、晨泄(《世医得效方·大方脉杂医科》)、瀼泄(《杂病源流犀烛·泄泻源流》)。是指肾阳亏虚,以黎明之前脐腹作痛,肠鸣即泻,泻下完谷,泻后则安,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等为常见症的泄泻证候[18]

《寿世保元·泄泻》:“五更泄者,肾泄也。”

12.1 肾泄的病因病机

清晨五更之时即泄,多因肾虚所致[18]。五更泄可由多种原因引起[18]。《症因脉治·泄泻论》论五更泄泻有肾虚五更泄泻、酒积五更泄泻、寒积五更泄泻、食积五更泄泻、肝火五更泄泻之不同[18]

12.2 肾泄的症状

肾泄患者泄泻多在黎明之前,腹部作痛,肠鸣即泻,完谷不化,腹部喜暖,泻后则安,形寒肢冷,腰膝痠软,舌淡苔白,脉沉细[18][18]

12.3 证候分析

脾肾阳虚,失于温煦:泄泻日久,肾阳虚衰,不能温养脾胃,运化失常,黎明之前阳气未振,阴寒较盛,故腹部作痛,肠鸣即泻。泻后则腑气通利,故泻后则安。形寒肢冷,腰膝痠软,舌淡苔白,脉沉细,为脾肾阳气不足之征。[18][18]

12.4 肾泄的治疗

12.4.1 治法

肾泄治宜温肾健脾,固涩止泻[18]

肾泄治宜温阳止泻[18]

12.4.2 方药治疗

肾泄可用震灵丹、胃关煎、四神丸等方治疗,或破故纸、枣子煎汤调钟乳粉少许空心送服[18]

肾泄可用四神丸[备注]四神丸(《证治准绳》):补骨脂、肉豆蔻、吴茱萸、五味子、生姜、大枣加味治疗。方中以补骨脂补肾阳;吴萸、肉豆蔻温中散寒;五味子涩肠止泻。酌加附子、炮姜以增强其温肾暖脾之力。若年老体衰,久泻不止,中气下陷,宜加黄芪、党参、白术益气健脾,合桃花汤[备注]桃花汤(《伤寒论》):赤石脂、干姜、粳米以固涩止泻。[18]

慢性泄泻,虚证居多,治用温补固涩,但亦有虚中夹实者,固涩后泄泻次数虽然减少,而腹胀或痛,纳减不适,而有血瘀者可用桂枝汤[备注]桂枝汤(《伤寒论》):桂枝、芍药、生姜、灸甘草、大枣加当归、川芎、赤芍等。以养血和血。[18]

12.4.3 针灸治疗

12.4.3.1 方一

慢性者取脾俞、天枢、足三里、神阙(艾条熏灸或隔盐灸)、中脘等穴为主[18]。肾虚者加灸命门、肾俞[18]

12.4.3.2 方二

治则:健脾调肠,温肾止泻

处方:脾俞 天枢 足三里 三阴交

方义:脾俞为脾之背俞穴,有健脾益气的作用;天枢为大肠募穴,调理胃肠气机;足三里乃胃之合穴,健理脾胃,消胀止痛;三阴交乃足三阴之交会穴,健脾化湿,温养脾肾。

随证配穴:肾虚—肾俞、命门。

操作:毫针刺,脾肾虚弱用补法,肝郁泻太冲,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10次为一疗程。

12.4.3.3 方三

[18]

治法:温肾健脾,固涩止泻。

选穴:以俞募穴为主。取肾俞、关元、中脘、脾俞、章门、天枢、足三里穴。

随证配穴:脐腹冷痛甚者,加命门、神阙。

刺灸方法:针用补法,加灸。

方义:关元、肾俞温肾壮阳。脾俞、章门、足三里健脾温中。中脘、天枢调理胃肠之气。

12.4.4 饮食疗法

12.4.4.1 推荐食材

肾泄患者建议食用枸杞子、羊肉、雀肉、鹿肉、韭菜、羊乳等[18]

12.4.4.2 推荐食疗方

[18]

1.桂心茯苓粥(《普济方》):桂心0.9g,茯苓30g,桑白皮60g,粳米50g。桂心、茯苓、桑白皮取汁,加粳米熬粥。每日一次,晨起空腹食用。

2.羊肾苁蓉羹(《太平圣惠方》):羊肾1对,肉苁蓉30g,黄酒、葱、生姜、食盐适量。羊肾去外膜,冲洗干净,切碎备用;肉苁蓉用黄酒浸泡一宿,刮去皱皮,细切备用。羊肾、肉苁蓉放入锅中,加清水、黄酒、葱、生姜、食盐,煮至熟烂即成,空腹进食。

3.鹿肾粥(《太平圣惠方》):鹿肾1具,肉苁蓉30g,粳米100g,葱白、胡椒粉、食盐各适量。鹿肾去除筋膜,冲洗干净,切碎;肉苁蓉用黄酒浸泡一宿,刮去皱皮,切碎。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锅中,煮至半熟,加鹿肾、肉苁蓉、葱白、胡椒粉、食盐,再煮至粥成。

13 肝泄

肝泄为病证名[19]。指怒伤肝经,木克脾土所致的泄泻[19]

泄泻·肝气郁结证(diarrhea with syndrome of liver qi depression[19])又称肝郁泄泻[19]、七情泻(《景岳全书·泄泻》)。是指肝气郁结,以素有胸胁胀闷,嗳气食少,每因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之时,发生腹痛泄泻,腹中雷鸣,攻窜作痛,矢气频作,舌淡红,脉弦等为常见症的泄泻证候[19]

13.1 肝泄的症状

肝泄患者平时多有胸胁胀闷,嗳气食少,每因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之时,发生腹痛泄泻,发时泄泻肠鸣,腹痛攻窜,矢气频作,舌淡红,脉弦[19][19]

13.2 证候分析

肝气郁滞,横逆侮脾:七情所伤,情绪紧张之时,气机不利,肝失条达,横逆侮脾,失其健运,故腹痛泄泻。肝失疏泄,故胸胁胀闷、嗳气食少。舌淡红,脉弦,是为肝旺脾虚之象。[19][19]

13.3 肝泄的治疗

13.3.1 治法

肝泄治宜抑肝扶脾[19]

肝泄治宜疏肝理气,健脾止泻[19]

13.3.2 方药治疗

肝泄可用藿香正气散、七气汤、古萸连丸等方和中顺气[20]

肝泄可用痛泻要方[备注]痛泻要方(《景岳全书》引刘草窗方):白术、白芍、防风、炒陈皮为主方进行治疗。方中白术健脾补虚;白芍养血柔肝;陈皮理气醒脾;防风升清止泻。[20]

13.3.3 针灸治疗

[20]

治法: 疏肝理气,健脾止泻。

选穴:以足厥阴肝经、足阳明胃经穴和背俞穴为主。取脾俞、肝俞、中脘、天枢、期门、太冲、足三里、阳陵泉穴。

随证配穴:胸胁痞闷者,加内关。

刺灸方法:针用泻法。

方义:肝俞、期门为俞募配穴,加肝之原穴太冲、胆之下合穴阳陵泉以疏泄肝郁之气,缓急止痛。脾俞、中脘、天枢、足三里理气和胃,健脾止泻。

13.3.4 饮食疗法

13.3.4.1 推荐食材

肝泄患者建议食用香橼、佛手、荞麦、高粱米、白萝卜、柚子等[20]

13.3.4.2 推荐食疗方

[20]

1.佛手粥(《百病饮食自疗》):佛手15g,苏梗15g,粳米30~60g。前两味水煎取汁,粳米淘净加水煮粥。待粥将熟时,兑入药汁共煮至熟,入白糖调味温服。早晚各一次。

2.柚皮粥(《常见病食疗食补大全》):鲜柚子皮1个,粳米60g,葱、盐、油各适量。将柚子皮放炭火上烧去棕黄色的表层并刮净,放入清水中浸泡1天,切块加水煮开,入粳米同煮作稀粥,加葱、盐、油调味服食。

3.香橼露(《本草纲目拾遗》):香橼500g,加水浸泡2小时,入蒸馏器内蒸2次,收集芳香蒸馏液。每服30mL,炖温服,日2次。

14 关于泄泻

泄泻(diarrhea[20][21])为病名[22]。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简称泄(《黄帝内经》)或泻[22],又称下利(汉唐时期)[22]。是指以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溏薄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要表现的疾病[22]。前贤以大便溏薄而势缓者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直下者为泻[22]。泄泻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为多见[22]

西医的急性肠炎、慢性肠炎、肠结核、胃肠功能紊乱、肠易激综合征、结肠过敏等消化系统病变所引起的腹泻,多属泄泻范畴[22][23]

泄泻现常分为外感泄泻、内伤泄泻、久泻等进行辨治,详见泄泻条。

15 参考资料

  1.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85.
  3.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32.
  4. ^ [4]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865.
  5. ^ [5]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860.
  6. ^ [6]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75.
  7. ^ [7]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51-155.
  8. ^ [8] 施洪飞,方泓主编.中医食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86:67-70.
  9. ^ [9]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42.
  10. ^ [10]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460.
  11. ^ [11] 石学敏主编.针灸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64-67.
  12. ^ [12] 柴铁劬主编.灸法速成图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13. ^ [13] 柴铁劬主编.推拿疗法速成图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14. ^ [14]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52.
  15. ^ [15]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13.
  16. ^ [16]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82.
  17. ^ [17]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028.
  18. ^ [18]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27.
  19. ^ [19]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88.
  20. ^ [20]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9.
  21. ^ [2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2. ^ [2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15.
  23. ^ [23] 施洪飞,方泓主编.中医食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86:67-69.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