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伤头痛

目录

1 拼音

nèi shāng tóu tòng

2 英文参考

beadache with internal injury[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headache caused by internal damage[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endogenous headache[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基本名词(2010)]

3 概述

内伤头痛(endogenous headache[1])为病证名[2]。是指人体脏腑、气血损伤,或内邪上扰所致的头痛[2][2]。包括肝风头痛、肝阳头痛、肾虚头痛、气虚头痛、血虚头痛、食积头痛、痰浊头痛、痰厥头痛、瘀血头痛等[2]。内伤头痛一般起病缓慢[2],痛势较缓[2],多表现为隐痛、空痛、昏痛,痛势悠悠,遇劳累受风或情志刺激则常易发作[2],时作时止[2],并有脏腑气血不足或内邪的证候[2]。内伤头痛多属虚证[2]。治宜补虚为主。但亦有虚中挟实者,如痰浊、瘀血等,当权衡主次,随证治之。

《症因脉治·头痛论》:“头痛之因,或元气虚寒,遇劳即发,或血分不足,阴火攻冲,或积热不得外泄,或积痰留饮,或食滞中焦,或七情恼怒,肝胆火郁,皆能上冲头角,而成内伤头痛之症也。”

《景岳全书·杂证谟》:“至若内伤头痛,则不得以三阳为拘矣。”

4 关于头痛

头痛(headache[2][3])为病证名[4]。亦称头疼[4]。是指以头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4][4]。出《黄帝内经素问·平人气象论》。头部疼痛,包括头的前、后、偏侧部疼痛和整个头部疼痛[4]。头为“诸阳之会”、“精明之府”,五脏六腑之气血皆上会于此[4]。凡六淫外感,脏腑内伤,导致阳气阻塞,浊邪上踞,肝阳上亢,精髓气血亏损,经络运行失常者,均能发生头痛[4]。除服药治疗外,还可根据病机,配合针灸疗法,常可提高疗效[5]。针灸治疗头风有较好疗效,但应结合现代诊断方法,注意与颅脑实质性病变作鉴别,以便及时治疗原发病[6]

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自觉症状,可单独出现,亦可出现予多种急慢性疾病之中[6]

详见头痛条。

5 内伤头痛的病因病机

脑为髓之海,主要依赖肝肾精血濡养及脾胃运化水谷精微,输布气血上充于脑,故内伤头痛,其发病原因,与肝、脾、肾三脏有关。因于肝者,一因情志所伤,肝失疏泄,郁而化火,上扰清空,而为头痛;一因火盛伤阴,肝失濡养,或肾水不足,水不涵木,导致肝肾阴亏,肝阳上亢,上扰清空而致头痛。因于肾者,多由禀赋不足,肾精久亏,脑髓空虚而致头痛。亦可阴损及阳,肾阳衰微,清阳不展,而为头痛。因于脾者,多系饥饱劳倦,或病后产后体虚,脾胃虚弱,生化不足,或失血之后,营血亏虚,不能上荣于脑髓脉络,而致头痛。或饮食不节,嗜酒肥甘,脾失健运,痰湿内生,上蒙清空,阻遏清阳而致头痛。如《类证治裁·头痛》说:“头为天象,诸阳会焉,若六淫外侵,精华内痹,郁于空窍,清阳不运,其痛乃作。”说明外感、内伤均可导致头痛。[6]

《症因脉治·头痛论》:“头痛之因,或元气虚寒,遇劳即发,或血分不足,阴火攻冲,或积热不得外泄,或积痰留饮,或食滞中焦,或七情恼怒,肝胆火郁,皆能上冲头角,而成内伤头痛之症也。”

6 内伤头痛的症状

内伤头痛,一般起病较缓,时作时止,遇劳累受风,或情志刺激则常易发作,并有脏腑气血不足或内邪的证候[6]

7 内伤头痛的分类

内伤头痛以虚证居多[6]。有肝风头痛[6],食积头痛[6],痰浊头痛[6],痰厥头痛[6],气虚头痛[6],血虚头痛[6],阴虚头痛[6],阳虚头痛[6],肾虚头痛[6],瘀血头痛[6],痰湿头痛[6],肝阳头痛等[6]

8 内伤头痛的辨证治疗

8.1.1.1 肝风头痛

肝风头痛又称头痛·肝风内动证(headache with syndrome of internal stirring of liver wind[6]),是指肝风扰动,以头痛,上及巅顶,下连齿颊,情志抑郁,腰酸膝软等为常见症的内伤头痛证候[6]

8.1.1.1.1 治法

平肝潜阳[6]

8.1.1.1.2 肝风头痛的方药治疗

可用天麻钩藤饮[备注]天麻钩藤饮(《杂病诊治新义》):天麻、钩藤、生石决明、川牛膝、桑寄生、杜仲、山栀、黄芩、益母草、朱茯神、夜交藤加减。本方重在平肝潜阳熄风,对肝阳上亢,甚至肝风内动所致的头痛疗效较好。方中天麻、钩藤、石决明以平肝潜阳;黄芩、山栀以清肝火;牛膝、杜仲、桑寄生以补肝肾;夜交藤、茯神以养心安神,另再加入牡蛎、龙骨加强重镇潜阳之功。[6]

8.1.1.2 肝阳头痛

肝阳头痛即头痛·肝阳上亢证(headache with syndrome of upward disturbance of liver yang[6]),是指肝阳上扰,以头昏胀痛,两侧为重,心烦易怒,夜寐不宁,口苦面红,或兼胁痛,舌红,苔黄,脉弦数等为常见症的内伤头痛证候[6]。常见于高血压病、血管性头痛、眼原性头痛等疾患[7]

8.1.1.2.1 肝阳头痛的症状

头角及巅顶掣痛,眩晕烦躁易怒,夜眠不宁,或兼胁痛,面红口苦,苔薄黄,脉弦有力[7][7]

《类证治裁·头痛》:“内风扰巅者,筋惕,肝阳上冒,震动髓海。”

8.1.1.2.2 证候分析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失条达,肝阳偏亢,循经上扰清窍,故头痛而眩。肝火偏亢,扰乱心神,则心烦易怒,夜眠不宁。肝胆气郁化火,肝阳上亢,故胁痛,口苦面红。苔薄黄,脉弦有力,均为肝阳盛之象。[7]

8.1.1.2.3 治法

平肝潜阳[7]

8.1.1.2.4 肝阳头痛的方药治疗

治宜平肝潜阳为主,用天麻钩藤饮、珍珠母丸等[7]。《医醇賸义·诸痛》:“有因于火者,肝阳上升,头痛如劈,筋脉掣起,痛连目珠,当壮水柔肝,以息风火。”用羚羊角汤、龙胆泻肝汤等方[7]

可用天麻钩藤饮[备注]天麻钩藤饮(《杂病诊治新义》):天麻、钩藤、生石决明、川牛膝、桑寄生、杜仲、山栀、黄芩、益母草、朱茯神、夜交藤加减。本方重在平肝潜阳熄风,对肝阳上亢,甚至肝风内动所致的头痛疗效较好。方中天麻、钩藤、石决明以平肝潜阳;黄芩、山栀以清肝火;牛膝、杜仲、桑寄生以补肝肾;夜交藤、茯神以养心安神,另再加入牡蛎、龙骨加强重镇潜阳之功。如肝肾阴虚,症见头痛朝轻暮重,或遇劳加剧,脉弦细,舌质红等,上方可酌加生地、何首乌、女贞子、枸杞子,旱莲草、石斛等滋养肝肾之药。若头痛甚剧,胁痛,口苦面红,便秘溲赤、苔黄、脉弦数,肝火偏旺者,治宜清肝泄火,上方可加郁金、龙胆草、夏枯草等。[7]

8.1.1.2.5 肝阳头痛的针灸治疗

方一:

治则:平肝潜阳,滋水涵木

处方:百会、风池、太冲、太溪

方义:旨在平肝。

随证配穴:胁痛、口苦-阳陵泉。

操作:毫针刺,泻法,每日1~2次,每次留针20~30min,10次为一疗程。

方二:

取百会、风池、太阳等穴为主[8]。肝阳上亢者加太冲、三阴交[8]

方三:

[8]

治法:平肝降逆,熄风止痛。

选穴:以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穴为主。取悬颅、颔厌、风池、太冲、丘墟、阿是穴。

随证配穴:眩晕者,加四神聪。

刺灸方法:针用泻法。

方义:肝阳上亢,多挟少阳风热循经上犯,因而头痛多偏于额角。故近部取悬颅、颔厌、风池、阿是穴,可疏通局部经气,有清热、熄风、镇痛的作用。远部取太冲、丘墟,以平肝潜阳。

8.1.1.2.6 肝阳头痛的推拿治疗

[9]

选穴:印堂、上星、神庭、阳白、风池、肩井、肝俞、阳陵泉、太冲、行间。

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医者先用一指禅推法从印堂开始向上沿发际至上星、神庭穴,往返5~6遍。按揉阳白穴,2~3分钟。用拿法轻拿风池、肩井穴各1分钟。用指按揉肝俞、阳陵泉、太冲、行间,每穴约1分钟。用扫散法在头两侧胆经循行部位交替操作,各操作20次。

8.1.1.2.7 肝阳头痛的艾灸治疗

[10]

选穴:头维、太溪、太冲、涌泉

灸法:艾条温和灸,每穴15分钟,灸至局部红晕温热为度,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平时可保健施灸。

8.1.1.3 肾虚头痛

肾虚头痛[10]即头痛·肾精亏虚证(headache with syndrome of kidney essence insufficiency[10]),是指肾精亏虚,以头痛且空,眩晕耳鸣,腰膝酸软,神疲乏力,滑精或带下,舌红,少苔,脉细无力等为常见症的内伤头痛证候[10]。《证治准绳·头痛》:“下虚者,肾虚也,故肾虚则头痛。”

8.1.1.3.1 病因病机

肾中元阴或元阳虚衰所致[11]

8.1.1.3.2 肾虚头痛的症状

头痛且空,每兼眩晕,腰痛酸软,神疲乏力,遗精带下,耳鸣少寐,舌红少苔,脉细无力[11]

肾阴虚为主者,症见头脑空痛,头晕耳鸣,腰膝无力,舌红脉细[11]

肾阳虚为主者,头痛而畏寒,四肢不温,面色白,舌淡,脉沉细[11]

8.1.1.3.3 证候分析

脑为髓海,其主在肾,现肾虚髓不上荣,脑海空虚,故头脑空痛,眩晕耳鸣。腰为肾之府,肾虚精关不固而遗精,女子则带脉不束而带下。少寐,舌红少苔,脉细无力是肾阴不足,心肾不交之象。[11]

8.1.1.3.4 治法

养阴补肾[11]

8.1.1.3.5 肾虚头痛的方药治疗

肾阳虚为主者治宜温补肾阳,可用右归丸、正元丹等方加减[11]。肾阴虚为主者治宜滋补肾阴为主,可用六味丸、大补元煎加减[11]

可用大补元煎[备注]大补元煎(《景岳全书》):人参、炒山药、熟地黄、杜仲、枸杞子、当归、山茱萸、炙甘草加减。本方重在滋补肾阴。方中熟地、山茱萸、山药、杞子滋补肝肾之阴;人参、当归气血双补;杜仲益肾强腰。如病情好转,亦可常服杞菊地黄丸[备注]杞菊地黄丸(《医级》):枸杞已、菊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补肾阴潜肝阳以巩固疗效。若头痛而畏寒,面白,四肢不温,舌淡,脉沉细而缓,证属肾阳不足,可用右归丸[备注]右归丸(《景岳全书》):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枸杞子、杜仲、菟丝子、附子、肉桂、当归、鹿角胶温补肾阳,填补精血。若兼有外感寒邪,侵犯少阴经脉,可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备注]麻黄附子细辛汤(《伤寒论》):麻黄、附子、细辛治之。[11]

《类证治裁·头痛》:“肾虚水泛者,头痛如破,昏重不安,六味汤去丹皮,加沉香,更以七味丸,人参汤下。”

8.1.1.3.6 肾虚头痛的针灸治疗

治则:滋阴补肾

处方:百会、肾俞、太溪、悬钟

方义:脑为髓海,肾虚脑海空虚,督脉入络于脑,取百会调气血以荣脑髓,肾俞、太溪俞原相配,补肾益髓;悬钟为髓之会,益髓健脑。

随证配穴:遗精带下—关元、三阴交;少寐—心俞。

操作:毫针刺,补法,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10次为一疗程。

8.1.1.3.7 肾虚头痛的艾灸治疗

[11]

选穴:百会、列缺、肾俞、悬钟、太溪

灸法:艾条温和灸,每穴15分钟,灸至局部红晕温热为度,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需长期施灸以巩固疗效。

8.1.1.4 气血亏虚
8.1.1.4.1 症状

头痛绵绵,两目畏光,午后更甚,神疲乏力,面色咣白,心悸寐少,舌淡,苔薄,脉弱[11]

8.1.1.4.2 证候分析

气血亏虚,不能上荣脑髓,脉络空虚而致头痛绵绵,午后更甚。气血不能上充清窍,则羞明畏光。心失所养,故心悸失眠。神疲乏力、面色㿠白、舌淡苔薄、脉弱,均为气血不足之象。[11]

8.1.1.4.3 治法

益气养血,活络止痛。[11]

8.1.1.4.4 气血亏虚所致头痛的针灸治疗

方一:

[11]

选穴:以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穴为主。

处方:上星、百会、血海、足三里、三阴交

随证配穴:头痛缓解后,酌灸肝俞、脾俞、肾俞、气海等穴。

刺灸方法:针用补法,亦可加灸。

方义:督脉并于脊里而入脑,取上星、百会疏导督脉,活络止痛。足三里、血海、三阴交健脾补胃,益气养血,以治其本。

方二:

取百会、风池、太阳等穴为主[11]。气血亏虚者加气海、足三里、脾俞、肝俞、肾俞[11]

方三:

治法  益气养血,活络止痛。以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穴为主。

处方  上星、百会、血海、足三里、三阴交

随证配穴  头痛缓解后,酌灸肝俞、脾俞、肾俞、气海等穴。

刺灸方法  针用补法,亦可加灸。

方义  督脉并于脊里而入脑,取上星、百会疏导督脉,活络止痛。足三里、血海、三阴交健脾补胃,益气养血,以治其本。

8.1.1.4.5 气虚头痛的艾灸治疗

[11]

选穴:百会、足三里、气海、脾俞、肾俞

灸法:艾条温和灸,每穴15分钟,灸至局部红晕温热为度,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气血虚损头痛患者适宜平时保健施灸。

8.1.1.5 气虚头痛

气虚头痛又称头痛·气虚证(headache with qi deficiency syndrome[11]),是指气虚不足,以头痛隐隐,时发时止,遇劳加重,头晕,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自汗,面色晄白,舌淡红或淡胖,边有齿印,苔薄白,脉细弱或脉大无力等为常见症的内伤头痛证候[11]。可见于贫血、紧张性头痛等病[12]

8.1.1.5.1 病因病机

气虚清阳不升所致[12]

8.1.1.5.2 气虚头痛的症状

《兰室秘藏·头痛门》:“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者,肠胃之所生,乃气虚头痛也。”常兼有神疲乏力,饮食无味,脉弱,或大而无力,遇劳则头痛更甚等[12]

8.1.1.5.3 气虚头痛的方药治疗

治宜健脾益气,可用补中益气汤,四君子汤加黄芪、蔓荆子等[12]

8.1.1.6 血虚头痛

血虚头痛[12]即头痛·血虚证(headache with blood deficiency syndrome[12]),是指血虚不荣,以头痛隐隐,缠绵不休,面色少华,头晕,心悸怔忡,失眠多梦,舌淡,苔薄白,脉细弱等为常见症的内伤头痛证候[12]。见于贫血、血管性头痛等[13]

8.1.1.6.1 病因病机

阴血亏损不能上荣所致[13]

8.1.1.6.2 血虚头痛的症状

头痛而晕,心悸不宁,神疲乏力,面色㿠白,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13]

眉尖至头角抽痛,善惊惕,脉芤,或见头隐隐作痛,头晕目花,面色㿠白,心悸等[13]

8.1.1.6.3 证候分析

由于血分不足,虚火上逆,故头痛而晕。血不足则心神失养,故心悸易慌。血虚易导致气虚,则神疲乏力。面色㿠白,舌质淡,脉细弱均为血虚之象。[13]

8.1.1.6.4 治法

养血为主

8.1.1.6.5 血虚头痛的方药治疗

血虚头痛,治宜补血为主,用四物汤加味[13]

可用用加味四物汤[备注]加味四物汤(《金匮翼》):白芍、当归、生地、川芎、蔓荆子、菊花、黄芩、甘草为主方。本方即四物汤加甘草、菊花、蔓荆子、黄芩。方中当归、白芍、生地、川芎养血调血;菊花、蔓荆子平肝祛风清头目。若血虚导致气虚,症见神疲乏力,遇劳加剧,汗出气短,畏风怕冷等,可加黄芪、党参、细辛。若因肝血不足,肝阴亏损,血虚阻虚并见,出现耳鸣、虚烦、少寐、头晕明显则可加首乌、枸杞子、黄精、枣仁等或参照眩晕论治。[13]

《兰室秘藏·头痛门》:“血虚头痛,当归、川芎为主。”

8.1.1.7 阴虚头痛

阴虚头痛指阴血及阴精亏损所致的头痛[14]。《景岳全书·杂证谟》:“阴虚头痛,即血虚之属也,凡久病者多有之。”可见于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症、紧张性头痛等病[14]

8.1.1.7.1 病因病机

因阴虚水亏,虚火易动所致[14]

8.1.1.7.2 阴虚头痛的症状

症见头痛而兼心烦内热,面红升火,失眠,舌红,脉弦细数等[14]

8.1.1.7.3 阴虚头痛的方药治疗

治宜滋阴降火,可用滋阴八味煎、玉女煎等方[14]。如阴虚而火不旺者,治当滋阴补血,可用六味地黄丸、四物汤、左归饮等方[14]

8.1.1.8 痰浊头痛

痰浊头痛即头痛·痰浊上扰清窍证(headache with syndrome of phlegm-turbidity disturbing clear orifices[14]),是指痰浊上扰清窍,以头痛昏蒙重坠,胸脘痞闷,纳呆呕恶,眩晕,倦怠无力,舌淡红,苔白腻,脉滑等为常见症的内伤头痛证候[14]。可见于肌肉紧张性头痛等病[15]

8.1.1.8.1 痰浊头痛的症状

头痛昏蒙,疼痛如裹,胸脘满闷,呕恶痰涎,发作无时,苔白腻,脉滑或弦滑[15][15]

《张氏医通·诸痛门》:“有痰湿头痛,其人呕吐痰多,发作无时。”

8.1.1.8.2 证候分析

脾失健运,痰浊中阻,上蒙清窍,清阳不展,故头痛昏蒙。痰阻胸膈,故胸脘满闷。痰浊上逆,则呕恶痰涎。苔白腻,脉弦滑均为痰浊内停之征。[15]

8.1.1.8.3 痰浊头痛的方药治疗

痰浊头痛治宜化痰祛湿,可用半夏白术天麻汤、芎辛汤、导痰汤等[15]

治宜化痰降逆[15]。可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备注]半夏白术天麻汤(《医学心悟》):半夏、白术、天麻、陈皮、茯苓、甘草、生姜、大枣加减。本方具有健脾化痰、降逆止呕、平肝熄风的作用。方中半夏、白术、茯苓、陈皮、生姜健脾化痰、降逆;天麻平肝熄风,为治头痛、眩晕之要药。并可加入厚朴、白蒺藜、蔓荆子等药。若痰浊郁久化热,症见口苦、大便不畅、苔黄腻、脉滑数,上方可去白术加黄芩、竹茹、枳实等以行气清热燥湿。[15]

8.1.1.8.4 痰浊头痛的针灸治疗

方一:

治则:健脾涤痰,降逆止痛

处方:头维 太阳 丰隆 阴陵泉

方义:痰阻经脉,经气不通,取头维、太阳通络止痛;丰隆调理中气,降逆化痰,阴陵泉健脾利湿,理气化痰,通络止痛。

随证配穴:胸闷—膻中,呕恶—内关。

操作:毫针刺,泻法,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10次为一疗程。

方二:

取百会、风池、太阳等穴为主[15]。痰浊阻遏者加丰隆、中脘[15]

方三:

[15]

治法:化痰降浊,通络止痛。

选穴:以足阳明胃经和局部穴为主。取中脘、丰隆、百会、印堂、阿是穴。

随证配穴:呕吐者,加内关。便溏者,加天枢。

刺灸方法:针用平补平泻法。

方义:中脘与丰隆健运脾胃而降浊化痰,以治其本。百会配印堂、阿是穴,善于宣发清阳,通络止痛,以治其标。

8.1.1.8.5 痰浊头痛的艾灸治疗

[15]

选穴:百会、翳风、中脘、丰隆、足三里

灸法:艾炷隔姜灸,用小艾炷,每穴5~7壮,待皮肤有灼热感时移除,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坚持5个疗程以上。

8.1.1.9 痰厥头痛

痰厥头痛即头痛·痰厥证(headache with syndrome of phlegm syncope[15]),是指痰水内结,阴气上逆,以严重头晕,恶心烦乱,吐清水,气短促,心神不安,语言颠倒,目不敢开,两寸脉滑而弦等为常见症的内伤头痛证候[15]

8.1.1.9.1 病因病机

痰水内结,阴气上逆所致[15]。《外台秘要》卷八:“痰厥头痛方:《病源》谓,痰水在于胸膈之上,又犯大寒,使阳气不行,令痰水结聚不散,而阴气逆上与风痰相结,上冲于头,即令头痛。或数载不已,久连脑痛。”

8.1.1.9.2 痰厥头痛的症状及方药治疗

《张氏医通·诸痛门》:“痰厥头痛,两寸脉滑而弦,眼重头旋,恶心烦乱,吐清水,气短促,心神不安,语言颠倒,目不敢开,如在风露中,头疼如裂,身重如山,胸满呕逆,四肢厥冷,半夏白术天麻汤。有肥白气虚多痰人,卒然头痛,脉沉细,四肢厥逆,痰响吐涎,星香汤加生附子。”

8.1.1.10 食积头痛

食积头痛又称头痛·食积证(headache with food retention syndrome[15]),是指食积胃脘,升降失常,浊气上冲,以头痛,脘痞胀满,噫气泛酸,臭如败卵,或饱食则痛甚,脉滑等为常见症的内伤头痛证候[15]

8.1.1.11 瘀血头痛

瘀血头痛即头痛·瘀血闭阻证(headache with syndrome of blockade of static blood[15]),是指瘀血阻滞,以头痛经久不愈,痛处固定不移,痛如锥刺,或有头部外伤史,舌紫暗,或有瘀斑、瘀点等为常见症的内伤头痛证候[15]。可见于血管性头痛,脑震荡后遗症等病[16]

8.1.1.11.1 瘀血头痛的症状

头痛经久不愈,痛处固定不移,时发时止,痛如锥刺,或有头部外伤史,面色晦滞,舌质紫有瘀斑,苔薄白,脉细或细涩[16][16]

《医林改错》以头痛“无表症,无里症,无气虚痰饮等症,忽犯忽好,百方不效”者,属瘀血[16]

8.1.1.11.2 证候分析

久病入络,或头部外伤,瘀血内停,脉络不畅,故头痛经久不愈,痛有定处,且如锥刺。舌质紫,脉细涩,为瘀血内阻之征。[16]

8.1.1.11.3 治法

活血化瘀[16]

8.1.1.11.4 瘀血头痛的方药治疗

瘀血头痛常用通窍活血汤、血府逐瘀汤加减[16]。兼气虚者加黄芪,痛甚者加全蝎、蜈蚣、地龙、白芷等[16]

可用通窍活血汤[备注]通窍活血汤(《医林改错》):赤芍药、川芎、桃仁、红花、麝香、老葱、鲜姜、大枣、酒加减。本方以桃仁、红花、川芎、赤芍活血化瘀,麝香、生姜、葱白温通脉络。并可酌加郁金、菖蒲、细辛、白芷以理气宣窍,温经止痛。头痛甚者,可加虫类搜逐之品,如全蝎、蜈蚣、地鳖虫等。如久病气血不足者,可加黄芪、当归。如头痛缓解,但有头晕,健忘,不寐,多梦等症状,上方可去麝香,加何首乌、杞子、熟地、菖蒲、枣仁、天麻等养心安神、益肾平肝。[16]

8.1.1.11.5 瘀血头痛的针灸治疗

方一:

治则: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处方:阿是穴 合谷 血海 三阴交

方义:瘀血阻滞,经脉不通,根据“以痛为输”和“血实者决之”的治疗原则,取阿是穴泻之,祛瘀通络;合谷行气通络,祛瘀止痛,血海行气活血;三阴交健脾舒肝,行气通络。

随证配穴:肝郁—太冲。

操作:毫针刺,泻法,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10次为一疗程。

方二:

取百会、风池、太阳等穴为主[16]。瘀血阻络者加痛点放血[16]

方三:

[16]

治法: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选穴:以手阳明大肠经、足太阴脾经和阿是穴为主。取阿是穴、合谷、三阴交、膈俞、委中。

随证配穴:眉棱骨痛者,加攒竹。侧头痛者,加太阳。后头痛者,加天柱、风池。头顶痛者,加四神聪。

刺灸方法:针用补泻兼施,或阿是穴、委中可刺络出血。

方义:随痛处进针,出针后不按针孔,或以三棱针散刺任其流出恶血,即以痛为腧,血实者决之之意。补合谷以行气,泻三阴交及血会膈俞以活血。血郄委中刺络出血,起化瘀定痛作用。

8.1.1.11.6 淤血头痛的艾灸治疗

[16]

选穴:阿是穴、百会、行间、血海、三阴交

灸法:艾条雀啄灸,每穴10~15分钟,灸至局部红晕温热为度,每日1次,9次为1个疗程,头痛消失后巩固1个疗程。

9 参考资料

  1.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84.
  3. ^ [3]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4. ^ [4]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28.
  5. ^ [5]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98-203.
  6. ^ [6] 石学敏主编.针灸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91-94.
  7. ^ [7]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94.
  8. ^ [8]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10.
  9. ^ [9] 柴铁劬主编.推拿疗法速成图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10. ^ [10] 柴铁劬主编.灸法速成图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11. ^ [1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034.
  12. ^ [1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22.
  13. ^ [1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67.
  14. ^ [14]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51.
  15. ^ [15]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865.
  16. ^ [16]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857.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