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伤发热

目录

1 拼音

nèi shāng fā rè

2 英文参考

fever due to internal injury[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endogenous fever[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3 概述

内伤发热(fever due to internal injury[1])为病名。

《中医药学名词》(2004):内伤发热是指因劳伤引起,以低热而多间歇,起病缓慢,病程较长为主要表现的疾病[2]

《中医药学名词》(2010):内伤发热是指劳伤所致脏腑功能失调,以低热而多间歇,起病缓慢,病程较长为主要表现的疾病[2]

内伤发热由情志、饮食、劳倦等病因所引起,临床多表现为低热,气血、阴精亏虚及脏腑功能失调是其共同的病机[3]。一般起病较缓,病程较长[3]。临床上多表现为低热,但有时可以是高热[3]。此外,有的患者仅自觉发热或五心烦热,而体温并不升高者,亦属内伤发热的范围[3]。本证要注意和外感发热相鉴别[3]。在治疗上,应针对气郁、血瘀、气虚、血虚、阴虚等不同证候而立法遣方,切忌一见发热便用辛散或苦寒之品[3]。精神愉快,避免过劳,饮食适宜,有利于内伤发热的治疗及预防[3]

4 各家论述

《内经》即有关于内伤发热的记载,其中以对阴虚内热的论述较详。《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篇》说:“阴虚则内热”,并谓其病机是:“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气熏胸中,故内热。”在治疗上,《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提出了“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的原则。《黄帝内经素问·刺热论篇》详述五脏热病的症状及预后,为后世辨别五脏的热病奠定了基础。《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篇对虚劳所表现的“手足烦热”,以小建中汤进行治疗,可以视为甘温除热治法的先声。《诸病源候论》有不少关于内伤发热的记载,如《虚劳客热候》说:“虚劳之人,血气微弱,阴阳俱虚,劳则生热,热因劳而生”,指出了热因劳生的特点。《虚劳热候》论阴虚发热的病机说:“虚劳而热者,是阴气不足,阳气有余,故内外生于热,非邪气从外来乘也。”在《外台秘要》第十六卷、《太平圣惠方》第二十九卷,均载有治虚劳发热的方剂。《小儿药证直诀》在《内经》五脏热病学说的基础上,提出心热用导赤散;肝热用泻青丸;脾热用泻黄散,并将肾气丸化裁为六味地黄丸,为阴虚内热的治疗提供了一个重要方剂。金元时期,李东垣在《脾胃论·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指出,脾胃气衰,元气不足,会导致阴火内生。提出“惟当以辛甘温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甘寒以泻其人”的治疗原则,拟定补中益气汤作为治疗的主要方剂,使甘温除热的治法具体化,对气虚发热的辨证治疗作出了重要贡献。李氏又在《内外伤辨惑论》里提出以当归补血汤治疗血虚发热,并对内伤发热与外感发热的鉴别作了明晰的论述。朱丹溪对阴虚发热有较前深入的论述。《丹溪心法·六郁》还指出“人身诸病,多生于郁”,创立气郁、血郁、湿郁、痰郁、热郁、食郁等六郁之说,对内伤发热的病机及治法有所补充。明·秦景明最先明确提出“内伤发热”这一病症名称。《症因脉治·内伤发热》将内伤发热分为气分发热及血分发热两大类,除选录古方治疗外,补充了血虚柴胡汤等四个治疗内伤发热的方剂。《证治汇补·发热章》将外感发热之外的发热,分为郁火发热、阳郁发热、骨蒸发热、内伤发热(主要指血虚及气虚发热),阳虚发热、阴虚发热、血虚发热、痰证发热、伤食发热、瘀血发热、疮毒发热等十一种,分别列有治疗方剂,对发热的类型作了比较全面的归纳。《医学心悟·火字解》把外感之火称为贼火,内伤之火称为子火。认为治疗内火主要有四法:达:“所谓木郁则达之,如逍遥散之类是也”;滋:“所谓壮水之主,以镇阳光,如六味汤之类是也”;温:“经曰劳者温之,又曰甘温能除火热,如补中益气之类是也”;引:“以辛热杂于壮水药中,导之下行。所谓导龙人海,引火归元,如八味汤之类是也”。王清任对瘀血发热的辨证及治疗有重要贡献,《医林改错·血府逐瘀汤所治之症目》谈到瘀血发热可表现为“身外凉,心里热”“晚发一阵热”以及午后和前半夜发烧等情况,新拟血府逐瘀汤作为治疗的主要方剂。《血证论·发热》也谈到了瘀血发热的多种表现及治疗。由于王、唐二氏的努力,使内伤瘀血发热的证治渐趋完善。

5 疾病科属

中医内科

6 内伤发热的病因病机

[4]

内伤发热主要由情志、饮食、劳倦等内因所引起,亦有少数始为外感,久则导致脏腑亏虚而引起者。发生内伤发热的共同病机是气血阴精亏虚,脏腑功能失调。病及的脏腑则随内伤发热的各种类型而异:

6.1 肝经郁热

情志抑郁,肝气不能条达,气郁化火而发热,或因恼怒过度,肝火内盛,以致发热。其发病机理正如《丹溪心法·火》概括的:“凡气有余便是火”。因这种发热和情志密切有关,故亦称“五志之火”。

6.2 瘀血阻滞

由于情志、劳倦、外伤、出血等原因导致瘀血的产生,瘀血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壅遏不通,因而引起发热,这是瘀血发热的主要病机,《黄帝内经灵枢·痈疽》篇即谈到了血涩不通,壅而为热的病机:“营卫稽留于经脉之中,则血泣而不行,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壅遏而不得行,故热”。此外,瘀血发热也与血虚失养有关,如《医门法律·虚劳论》说:“血痹则新血不生,并素有之血,亦瘀积不行,血瘀则荣虚,荣虚则发热。”

6.3 中气不足

过度劳累,饮食失调,或久病失于调理,以致脾胃气虚,中气不足,阴火内生而引起发热,亦即现今通称的气虚发热。

6.4 血虚失养

久病心肝血虚,或脾虚不能生血,或因出血、产后或手术后失血过多,以致血虚失于濡养。血本属阴,阴血不足无以敛阳而引起发热。如《证治汇补·发热》说:“血虚发热,一切吐衄便血,产后崩漏,血脱不能配阳,阳亢发热者,治宜养血。”

6.5 阴精亏虚

素体阴虚,或热病日久,耗伤阴液,或误用、过用温燥药物等,导致阴精亏虚,阴衰则阳胜,水不制火,阳气偏盛而引起发热,如《景岳全书·火证》说:“阴虚者能发热,此以真阴亏损,水不制火也。”

以上病因病机所致的发热中,气郁、血瘀属实,气虚、血虚、阴虚所致者均属虚。部分患者,可由两种病机同时引起发热,如气郁血瘀,气阴两虚,气血两虚等。从病机的转化来说,久病往往由实转虚,由轻转重,其中以瘀血病久,损及气、血、阴、阳,分别兼见气虚、血虚、阴虚或阳虚,而成为虚实兼夹之证的情况较为多见。其他如气郁发热日久,正气亦虚,而成为气郁气虚之发热,若热伤阴津,则转化为气郁阴虚之发热。气虚发热日久,病损及阳,阳气虚衰,则发展为阳虚发热。

7 内伤发热的症状

临床上多表现为低热,但有时也表现为高热。此外,有的患者仅自觉发热或五心烦热,而体温并不升高者,亦属之。西医的功能性低热,癌肿、血液病、结核病、结缔组织疾病、慢性感染性疾病、内分泌疾病所引起发热,以及某些原因不明的发热,可参照本证辨证论治。

内伤发热以表现为低热者较多,或仅自觉发热,其热时作时止,或发无定时,且多感手足心热,大多发热而不恶寒,或虽感怯冷但得衣被则减,通常伴有头晕、神倦、自汗盗汗、脉弱无力等症[4]

8 诊断要点

1、病史及发病特点: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常反复发作,一般均有情志抑郁,或饮食劳倦,跌仆损伤,积聚包块,出血,或脏腑阴阳气血亏损病史。

2、临床表现:以低热为多,或仅自觉发热,发热时作时止,或发无定时,发热不恶寒,或感手足心热,常伴头晕、神疲、自汗或盗汗、脉细弱无力等症。

9 类证鉴别

内伤发热应着重与外感发热相鉴别,对于这个问题,古代医家早已十分重视,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4]。归纳起来,可以从病史及起病特点,和临床表现两个方面加以鉴别[4]

9.1 (1)病史及起病特点

内伤发热由内因引起,起病徐缓,一般病程较长或有反复发作的病史[4]。而外感发热由感受外邪所致,起病较急,病程较短[4]

9.2 (2)临床表现

内伤发热以表现为低热者较多,或仅自觉发热[4]。其热时作时止,或发无定时,且多感手足心热,大多发热而不恶寒,或虽感怯冷但得衣被则减,通常伴有头晕、神倦、自汗盗汗、脉弱无力等症[4]。而外感发热则多表现为高热,外邪不除则发热不退[4]。发热初期常伴恶寒,其寒虽得衣被而不减,常兼见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咳嗽、脉浮等症[4]。在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的基础上,《医宗金鉴·杂病心法·内伤外感辨似》对内伤与外感发热的鉴别作了较好的归纳,值得参考[4]。“内伤外感皆发热,内伤之发热,热在肌肉,以手扪之,热从内泛,不似外感之发热,热在皮肤,以手扪之,热自内轻也”[4]

10 辨证分析

内伤发热主要由劳倦、饮食、情志、瘀血等因素而引起,其基本病机是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亏虚。临床应与外感发热作鉴别,外感发热因感受外邪而起,发病较急,病程较短,发热时常伴有恶寒,一般为持续性发热,外邪不除则发热不退,起病初期常有头痛、鼻塞等表证。本病临床证候主要有阴虚、血虚、气虚、气郁、血瘀等类型。前三者属虚证,后二者为实证或因虚致实、虚实夹杂的证候。各种证候之间,往往可以互相转化或兼夹出现。根据不同情况而以解郁、活血、益气、养血、滋阴为内伤发热的基本治法。

11 辨证分型

11.1 内伤发热·肝气郁结证

内伤发热·肝气郁结证(endogenous fever with syndrome of liver qi depression[4])是指肝气郁结,郁久生热,以低热或潮热,热势常随情绪波动而起伏,抑郁不欢,喜叹息,或烦躁易怒,胸胁胀满而痛,口苦咽干,或纳食不香,大便干结,或妇女月经不调,经来腹痛,或两乳胀痛,舌红,苔黄或苔少,脉数或弦细数等为常见症的内伤发热证候[4]

11.2 内伤发热·血瘀证

内伤发热·血瘀证(endogenous fever with blood stasis syndrome[4])是指血瘀不通,瘀而生热,以午后或夜晚发热,或自觉身体某些部位发热,口燥咽干,但不多饮,肢体或躯干有固定痛处或肿块,面色萎黄或晦暗,舌青紫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或涩等为常见症的内伤发热证候[4]

11.3 内伤发热·湿阻证

内伤发热·湿阻证(endogenous fever with damp retention syndrome[4])是指湿邪阻滞,以低热,午后明显,热难速除,或身热不扬,胸闷脘痞,身重而累,头痛如裹,不欲饮食,渴而不饮,恶心呕吐,大便不爽或稀薄,或见寒热如疟,口苦厌油,身目发黄,舌红,苔白腻或黄腻,脉濡或濡数等为常见症的内伤发热证候[4]

11.4 内伤发热·痰湿证

内伤发热·痰湿证(endogenous fever with phlegm-damp syndrome[4])是指痰湿郁滞,郁而生热,以午后热甚,心内烦热,胸闷脘痞,不思饮食,渴不欲饮,呕恶,大便稀薄或黏滞不爽,苔白腻或黄腻,脉濡数等为常见症的内伤发热证候[4]

11.5 内伤发热·痰积证

内伤发热·痰积证(endogenous fever with syndrome of phlegm accumulation[4])是指痰积中脘,以发热,胸膈痞塞,背心疼痛,苔白腻,脉弦滑等为常见症的内伤发热证候[4]

11.6 内伤发热·伤酒证

内伤发热·伤酒证(endogenous fever with alcoholism syndrome[4])是指饮酒过度或误服药酒,以身热恶寒,战栗,头项痛,腰脊强,苔腻,两手脉沉等为常见症的内伤发热证候[4]

11.7 内伤发热·气虚证

内伤发热·气虚证(endogenous fever with qi deficiency syndrome[4])是指正气亏虚,虚阳浮动,以低热日久,劳累更甚,食少乏力,气短懒言,舌淡,脉弱等为常见症的内伤发热证候[4]

11.8 内伤发热·血虚证

内伤发热·血虚证(endogenous fever with blood deficiency syndrome[4])是指阴亏血虚,虚热内生,以低热,头晕眼花,身倦乏力,心悸不宁,面白少华,唇甲色淡,舌淡,脉细弱等为常见症的内伤发热证候[4]

11.9 内伤发热·阴虚证

内伤发热·阴虚证(endogenous fever with yin deficiency syndrome[4])是指阴精不足,虚火内生,以午后潮热,或夜间发热,不欲近衣,手足心热,烦躁,少寐多梦,盗汗,口干咽燥,舌红或有裂纹,苔少甚至无苔,脉细数等为常见症的内伤发热证候[4]

11.10 内伤发热·阳虚证

内伤发热·阳虚证(endogenous fever with yang deficiency syndrome[4])是指阳气不足,虚阳上浮,以发热而欲近衣,形寒怯冷,四肢不温,少气懒言,头晕嗜卧,腰膝酸软,纳少便溏,面色晄白,舌淡胖或有齿痕,苔白润,脉沉细无力等为常见症的内伤发热证候[4]

12 辨证论治

对内伤发热的辨证,首先应辨明病因病机及证候虚实,即在确诊为内伤发热的前提下,先辨清属气郁、血瘀所致,还是因气、血、阴精亏虚引起,再辨明病情的轻重[5]。病程长久、经治不愈、胃气衰败、正气虚甚等,均为病情较重的表现[5]。脉诊对病情的判断有较大意义,如《张氏医通·热》说:“若发热而脉反沉细,或数疾无力者,病脉相反也死”,“热而脉静者难治,脉盛汗出不解者死,脉虚,热不止者死,脉弱四肢厥,不欲见人,食不入,利下不止者死”[5]。当然,文中之死字,以作病情严重理解较为妥当[5]

12.1 治则

针对不同证候的病机进行治疗为治疗的基本原则,即根据不同情况而以解郁、活血、益气、养血,滋阴为内伤发热的基本治法[6]。切不可一见发热便用发散或苦寒之剂[6]。对内伤发热来说,发散易于耗气伤津,苦寒则易伤败胃气或化燥伤阴,反使病情加重[6]。对虚证发热采用补剂,应根据气,血、阴精亏虚的不同而选用方药[6]

12.2 阴虚发热

12.2.1 症状

午后或夜间发热,手足心发热,可骨蒸潮热,心烦,少寐,多梦,颧红,盗汗,口干咽燥,大便干结,尿少色黄,舌质干红或有裂纹,无苔或少苔,脉细数[7]

12.2.2 证候分析

阴虚则阳胜,水不制火,阳热亢盛为本证的主要病机[7]。发热并见阴虚火旺的症状为辨证要点[7]。阴虚阳胜,虚火内炽,故见午后或夜间发热,手足心热,骨蒸潮热[7]。虚火上炎,扰乱心神,则致心烦、少寐、多梦[7]。内热逼津液外泄则盗汗[7]。阴虚火旺,津亏失润,故口干咽燥,便干尿少[7]。舌干红少苔甚至无苔,脉细数,为阴虚火旺之象[7]

12.2.3 治法

滋阴清热[7]

12.2.4 方药

清骨散[备注]清骨散(《证治准绳》):银柴胡、胡黄连、秦艽、鳖甲、地骨皮、青蒿、知母、甘草加减[7]。方中以银柴胡、地骨皮、胡黄连、知母、青蒿、秦艽等清退虚热;鳖甲滋阴潜阳;甘草调和诸药[7]。盗汗较甚者,可去青蒿加煅牡蛎、浮小麦、糯稻根固表敛汗[7]。少寐加酸枣仁,柏子仁、夜交藤养心安神。阴虚较甚者,加玄参、生地、制首乌滋养阴精[7]。兼有气虚而见头晕气短、体倦乏力者,可加北沙参、麦冬、五味子益气养阴[7]

本证亦可采用知柏地黄丸[备注]知柏地黄丸(《医宗金鉴》):知母、黄柏、熟地黄、山萸肉、山药、茯苓、丹皮、泽泻治疗[7]。和清骨散相较,本方滋养肝肾之力较强,而清退虚热之功稍逊,为养阴与退热并重之方[7]

主方:清骨散(王肯堂《证治准绳》)加减处方:银柴胡、秦艽各12克,鳖甲20克,地骨皮、青蒿各15克,知母10克,生地黄20克,白薇15克,胡黄连10克,甘草6克。水煎服。

中成药:知柏地黄丸,每次9克,每日3次。

单方验方:

⑴鳖甲地骨饮(田凤鸣等《中国奇方全书》)处方:鳖甲15克,地骨皮、青蒿、生地黄、白芍、当归、知母、淡竹叶、何首乌、党参各10克,川芎5克。水煎服。

⑵阴虚发热方(岳美中验方)处方:生地黄24克,山萸肉、淮山药、牡丹皮、泽泻、茯苓、柴胡、白芍各9克,五味子、肉桂各6克。水煎服。

12.3 血虚发热

12.3.1 症状

发热多为低热,头晕眼花,身倦乏力,心悸不宁,面白少华,唇甲色淡,舌质淡,脉细弱[7]

12.3.2 证候分析

血虚失于濡养,阴不配阳,为本证的主要病机。发热并伴有血虚的症状,常有失血过多的病史等,为辨证要点[7]。血本属阴,阴血不足则无以敛阳,因而引起发热[7]。血虚不能上滋头目,外濡肢体,故见头晕眼花,身倦乏力[7]。血不养心则心悸不宁[7]。血虚不能上荣于面及充盈血脉,故致面白少华,唇甲色淡,舌淡,脉细弱[7]

12.3.3 治法

益气养血[7]

12.3.4 方药

归脾汤[备注]归脾汤(《严氏济生方》):党参、黄芪、白术、茯神、酸枣仁、龙眼、术香、炙甘草、当归、远志、生姜、大枣加减[7]。方中以黄芪、党参、茯苓、白术、甘草益气健脾;当归、龙眼肉补血养血;酸枣仁、远志养心安神;木香健脾理气,全方具有补益心脾,益气生血的功效[7]。本证亦可采用当归补血汤[备注]当归补血汤(《内外伤辨惑论》):黄芪、当归作为治疗的基础方剂[7]

此外,尚有阳虚发热之证,症见发热,形寒怯冷,四肢不温或下肢发冷,面色㿠白,头晕嗜寐,腰膝酸痛,舌质胖润或有齿痕,苔白润,脉沉细而弱,或浮大无力,治宜补肾阳,用金匮肾气丸[备注]《金匮要略方论》肾气丸(《金匮要略方论》):桂枝、附子、熟地黄、山萸肉、山药、茯苓、丹皮、泽泻加减[7]。属于阳虚发热的尚有阴盛格阳,真寒假热的特殊类型,可参看《伤寒论·少阴病》篇证治[7]

主方:归脾汤(严用和《严氏济生方》)加减处方:黄芪、党参各15克,茯苓、白术、当归、龙眼肉各12克,酸枣仁12克,远志6克,木香5克(后下),黄精18克,大枣5枚。水煎服。

中成药:当归补血丸,每次9克,每日3次。

12.4 气虚发热

12.4.1 症状

发热常在劳累后发生或加剧[8]。热势或低或高[8]。头晕乏力,气短懒言,自汗,易于感冒,食少便溏[8]。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8]

12.4.2 证候分析

中气不足,阴火内生为本证的主要病机[8]。发热在劳累后发生或加重,发热而伴有脾胃气虚的症状为辨证要点[8]。脾胃气衰,中气下陷,虚火内生故致发热[8]。本有气虚,劳则耗气,故发热多在劳累后发生或加重[8]。脾胃虚衰,气血生化不足,脏腑经络无以充养,以致头晕乏力,气短懒言,舌质淡,脉细弱[8]。气虚表卫不固,则自汗,易于感冒。脾虚失于健运则食少便溏[8]

12.4.3 治法

益气健脾,甘温除热[8]

12.4.4 方药

补中益气汤[备注]补中益气汤(《脾胃论》):人参、黄芪、白术、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加减,本方以黄芪、党参、白术、甘草益气健脾;当归养血活血;陈皮理气和胃;升麻、柴胡既能升举清阳,又能透泄邪热[8]。本方既是益气升陷,又是甘温除热的代表方[8]。自汗多者,可加牡蛎、浮小麦、糯稻根固表敛汗[8]。时冷时热,汗出恶风者加桂枝、芍药调和营卫[8]。胸闷脘痞,苔腻,加苍术、厚朴、藿香健脾燥湿[8]

主方:补中益气汤(李杲《脾胃论》)加减处方:黄芪30克,白术12克,陈皮、升麻各6克,柴胡10克,党参20克,当归、糯稻根、茯苓各15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

中成药:补中益气丸,每次9克,每日3次。

单方验方:黄芪大枣汤(刘国普验方)处方:黄芪30~50克,柴胡10克,白薇15克,大枣5枚。水煎服。

12.5 肝郁发热

12.5.1 症状

时觉身热心烦,热势常随情绪波动而起伏,精神抑郁或烦躁易怒,胸胁胀闷,喜叹息,口苦而干,苔黄,脉弦数[8]。妇女常兼月经不调,经来腹痛,或乳房发胀[8]

12.5.2 证候分析

气郁化火为本证的主要病机[8]。发热常随情绪波动而起伏,多见于女性,伴有肝气郁结的症状等,为辨证的要点[8]。肝主疏泄,性喜条达,其经脉布胁肋,贯膈[8]。肝气郁结,疏泄功能失常,经脉气机不畅,故见精神抑郁,胸胁胀满,或月经不调,痛经,乳房发胀等症[8]。叹气则气机暂得舒畅故喜叹息[8]。气郁化火,故见发热,烦躁易怒,口苦而于苔黄,脉弦数等[8]

12.5.3 治法

疏肝解郁,清肝泻热[8]

12.5.4 方药

丹栀逍遥散[备注]丹栀逍遥散(《古今医统大全》):当归、白芍药、白术、柴胡、茯苓、甘草、煨姜、薄荷、丹皮、山栀加减[8]。方中丹皮、栀子清肝泻热;柴胡、薄荷疏肝解热;当归、白芍养血柔肝;白术、茯苓、甘草培补脾土[8]。热象较甚,舌红口干便秘者,可去白术,加黄芩、龙胆草以清肝泻火[8]。胸胁疼痛者加郁金、川楝子理气止痛[8]

素体阴虚而病肝郁发热,或肝郁发热日久热邪伤阴,以致既有肝经郁热而又有肝肾阴虚见症者,治宜滋养肝肾,疏肝清热,可改用滋水清肝饮[备注]滋水清肝饮(《医宗已仁篇》):生地黄、山茱萸、茯苓、归身、山药、丹皮、泽泻、白芍、柴胡山栀、酸枣仁加减[8]

主方:丹栀逍遥散(薛己《薛氏医案》)加减处方:牡丹皮10克,栀子、柴胡、黄芩、茯苓各12克,当归10克,赤芍、龙胆草各10克,薄荷6克,白薇12克,甘草6克。水煎服。

中成药:丹栀逍遥丸,每次6~8片,每日2次。

单方验方:二丹汤(《中西医结合杂志》1981.2)处方:丹参30克,牡丹皮、薄荷、生姜各10克,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栀子各15克,甘草5克。水煎服。

12.6 瘀血发热

12.6.1 症状

午后或夜晚发热,或自觉身体某些局部发热,口干咽燥而不欲饮,躯干或四肢有固定痛处或肿块,甚或肌肤甲错,面色萎黄或黯黑,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涩[8]

12.6.2 证候分析

瘀血阻滞,气血壅遏而热为主要病机[8]。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痛处固定或有肿块,肌肤甲错等为辨证要点[8]。瘀血病有血分,属阴,故发热多在下午或晚间[8]。瘀血停着之处,气血运行受阻,故表现为疼痛不移或有肿块[8]。瘀血内阻,新血不生,血气不能濡养头面肌肤,以致面色萎黄或黯黑,肌肤甲错[8]。舌质青紫或有瘀点、瘀斑,脉涩,是血行不畅,瘀血内着的重要征象[8]

12.6.3 治法

活血化瘀[8]

12.6.4 方药

血府逐瘀汤[备注]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当归、生地黄、桃仁、红花、枳壳、赤芍药、柴胡、甘草、桔梗、川芎、牛膝加减,方中桃仁、红花、赤芍、牛膝活血化瘀;当归、川芎、生地养血活血;柴胡、枳壳、桔梗理气行气;甘草调和诸药。热甚者加白薇、丹皮清热凉血[8]

主方:血府逐瘀汤(王清任《医林改错》)加减处方:当归12克,生地黄15克,赤芍12克,桃仁12克,红花10克,丹参20克,川芎6克,柴胡、枳壳、白薇各12克,甘草6克。水煎服。

中成药:大黄䗪虫丸,每次9克,每日3次。

单方验方:化瘀退热饮(蒲辅周验方)处方:当归尾、赤芍、川芎、西红花、炒枳壳、柴胡、制没药、净桃仁各4.5克,川牛膝、干地龙各6克,干生地黄9克,桔梗、甘草各3克。水煎服。

13 其他疗法

13.1 1、针灸疗法

⑴ 针刺大椎、内关、间使等穴,或灸气海、关元、百会、神厥、足三里等穴。用于治疗气虚发热。

⑵ 针刺期门、行间、三阴交等穴,适用于肝郁发热的治疗。

13.2 2、饮食疗法

⑴ 地骨皮煲瘦肉:地骨皮30克,猪瘦肉适量,水煎,饮汤食肉。适用于阴虚发热。

⑵ 黄芪大枣煲乌鸡:黄芪、党参各30克,大枣5枚,乌鸡肉250克,水煎汤加盐调味服食。适用于气血虚发热。

13.3 3、预防调护

⑴ 及时治疗外感发热及其他疾病,防止久病伤正。保持精神愉快,避免过度操劳。注意调节饮食,防止用药失当。

⑵ 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兼感外邪,饮食宜清淡,富于营养,避免油腻荤腥。

14 注意事项

内伤发热一证,由于病情比较复杂,病因常难确定,病程往往较长,有的可延续数年或反复发作,因此必须认真细致地观察,辨证,以冀逐步取得疗效。在患者方面,注意劳逸结合,保持乐观情绪,有利于疾病的治疗。饮食宜进清淡、富于营养,而又易于消化之品。保暖、避风,防止感受处邪,对有自汗、盗汗的患者,尤当注意。

15 预后

内伤发热病程较多缠绵,其预后与引起的原因有密切关系。据临床观察,大部份的内伤发热,经过适当的治疗可以获得较好的疗效,但部分患者,尤其是兼杂多种证候,病情复杂的患著,则疗效较差。

16 预防

及时治疗外感发热及其他疾病,保持精神愉快,避免过度劳累,注意调节饮食等,有助于预防内伤发热。

17 文献摘录

《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篇》:“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痠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

《格致余论·恶寒非寒病恶热非热病论》:“阴虚则发热,夫阳在外为阴之卫,阴在内为阳之守。精神外弛,嗜欲无节,阴气耗散,阳无所附,遂致浮散于肌表之间而恶热也。实非有热,当作阴虚治之而用补养之法可也。”

《医学入门·发热》:“内伤劳役发热,脉虚而弱,倦怠无力,不恶寒,乃胃中真阳下陷,内生虚热,宜补中益气汤。

《景岳全书·寒热》:“阴虚之热者,宜壮水以平之,无根之热者,宜益火以培之。”

《医学心悟·火字解》:“外火:风寒暑湿燥火及伤热饮食,贼火也。贼可驱而不可留;内火:七情色欲,劳役耗神,子火也。子可养而不可害。”

《金匮翼·劳倦发热》:“劳倦发热者,积劳成倦,阳气下陷,则虚热内生也。”

《医林改错·血府逐瘀汤所治之症目》:“身外凉,心里热,故名灯笼病,内有瘀血。认为虚热,愈补愈瘀,认为实火,愈凉愈凝。”“晚发一阵热,每晚内热,兼皮肤热一时。”

《医林改错·气血合脉说》:“后半日发烧,前半夜更甚,后半夜轻,前半日不烧,此是血府血瘀。血瘀之轻者,不分四段,惟日落前后烧两时;再轻者,或烧一时。此内烧兼身热而言。”

18 参考资料

  1.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 ^ [3]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280.
  4. ^ [4]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277.
  5. ^ [5]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277-278.
  6. ^ [6]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278.
  7. ^ [7]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279.
  8. ^ [8]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278-279.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