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塞散

目录

1 拼音

nèi sāi sǎn

2 《千金》卷二十五

2.1 别名

黄耆散

2.2 组成

黄耆2两,当归2两,芎2两,白芷2两,干姜2两,黄芩2两,芍药2两,续断2两,附子半两,细辛1两,鹿茸3两。

2.3 主治

金疮,金疮去血多,虚竭,疼痛羸弱。

2.4 用法用量

先食酒服5分匕,每日3次。稍增至方寸匕。

2.5 制备方法

上药治下筛。

2.6 各家论述

《千金方衍义》:此内塞散塞胃气之罅漏。方中黄耆实卫气,鹿茸补督脉,专为外垣不固而设;干姜助脾阳,附子益少火,专为四末欠温而设;芎、归、芍药专为营血不调而设;芩、芷、细辛专为虚风入犯而设;续断一味,专为筋骨伤损而设,并取鼓舞诸药之力。

2.7 附注

黄耆散(《普济方》卷三○三)。《圣惠》内补黄耆散即本方去芍药。

3 《疮疡经验全书》卷三

3.1 组成

人参、白术、白茯苓、熟地黄、芍药、甘草、黄耆、肉桂、当归、黄芩(酒炒)、桔梗、防风。

3.2 主治

穿心冷瘘。

3.3 用法用量

水煎服。连服10剂,次服黄矾丸、护心散。

4 《外台》卷二十四引《深师方》

4.1 组成

黄耆2两,细辛2两,芍药2两,薏苡仁2两,白芷2两,瞿麦2两,赤小豆7两,干地黄2两,人参2两,防风2两。

4.2 主治

痈疽溃漏,血脉空竭。

4.3 用法用量

每服方寸巴,酒调下,日夜6-7过。

4.4 加减

腹痛甚,倍芍药;口未闭,倍薏苡仁;脓多,倍黄耆。

4.5 制备方法

上切,先以新成白苦酒置新器中,纳赤小豆,须臾出铜器中,熬令燥,复须纳苦酒中更熬,凡五反止,合捣为散。

4.6 用药禁忌

忌生菜、葱、芜等物。

5 《圣济总录》卷一三○

5.1 组成

熟干地黄(焙)1两,续断1两,人参1两,芍药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甘草(炙,锉)1两,芎劳1两,细辛(去苗叶)1两,桂(去粗皮)1两,槟榔(锉)1两半,黄耆(锉)2两,当归(切,焙)2两,蜀椒(去目并合口者,炒出汗)半两,肉苁蓉(酒浸,切,焙)3分。

5.2 主治

痈疽日渐焮长。

5.3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空心温酒调下,1日2次。

5.4 制备方法

上为散。

6 《急救仙方》卷一

6.1 组成

人参(去芦)2钱半,当归(去芦,酒浸)2钱半,黄耆(盐汤浸)2钱半,芎(洗去土)2钱半,茯苓(去皮)2钱半,防风(去芦)2钱半,桂心2钱半,桔梗1两,远志1两,甘草1两,白芷1两,缩砂2两,香附子2两,厚朴2两,赤小豆5合(酒浸),附子2枚(去皮,煨)。

6.2 功效

排脓定痛生肌,内补托里。

6.3 主治

诸恶疮疖,热退,脓血不止,疮内虚证疼痛。

6.4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水1盏半,加生姜3片,煎至7分,入酒热服。

6.5 加减

烦渴,加五味子、茯苓、陈皮、白芍药、熟地黄。

7 《外科大成》卷二

7.1 别名

龙射丸

7.2 组成

牛黄5分,天竺黄5分,轻粉5分,乳香1钱,没药1钱,薄荷叶1钱,冰片2分。

7.3 主治

内痔肿痛。

7.4 用法用量

卧时塞1丸入谷道内,7夜为止。如脏头收入,内有疼痛,用此药塞入谷道内3-4夜。

7.5 制备方法

上为末,用蜒蚰捣烂为丸,如枣核大,再研冰片为衣。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