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注解
内急外弛为病证名[1]。多因椒疮失治,睑内脉络壅遏闭阻,失于濡养所致[1]。《原机启微》:“急者紧缩不解也,弛者宽纵不收也,……不解不收,皆为病也。”症见胞睑外皮松弛而内面紧急,以致睑缘向内卷缩,睫毛随之倒入[1]。本症宜手术矫正[1]。
皮宽弦紧为病证名[2]。指睑皮宽松,睑弦紧急,睫毛内倒的病证[2]。《目经大成》卷二:“此症皆由患疾,妄称时眼,不以为意,……致风邪深入,久而不瘳,然后内急外弛,皮宽弦紧,睫渐拳倒。”
椒疮为病名[3]。见《证治准绳·杂病》。又名椒疡[3]。多因眼部不洁,受风热毒邪侵袭,加之脾胃素有湿热,致眼睑脉络壅滞,气血失和而发[3]。症见眼睑内面发生红色细小颗粒,状如花椒[3]。自觉眼部沙涩痒痛,羞明流泪等[3]。相当于今之沙眼[3]。治之常用祛风、清热、除湿、散瘀等法[3]。可选服清脾凉血汤或归芍红花散;外点黄连西瓜霜眼药水[3]。睑内颗粒累累成片者,当施劆法——以经过消毒的灯心草或海螵蛸棒轻快磨擦患处[3]。本病为最常见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眼病[3]。严重者可发生眼睑内卷、睫毛倒入、赤膜下垂、黑睛生翳等多种并发症,是致盲的重要原因之一,讲求卫生可以避免传染,预防本病的发生[3]。
倒睫拳毛为病证名[4]。见《秘传眼科龙木论》。又名倒睫、拳毛倒睫、倒睫拳挛、拳毛倒插、拳毛倒睫[4]。本证常并发于椒疮[4]。《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倒睫拳毛之证,由皮松弦紧,故拳毛倒入。内刺睛珠,碜涩难开,眼胞赤烂,痒而兼疼。此乃脾热肝风,合邪上壅所致。宜用细辛汤,内清邪热,外散风邪也”。外治:古代尚用夹睑法[4]。现对睫毛倒入少者,可电解倒睫;若倒睫多或睑内翻者,应用手术矫正[4]。
4 参考资料
-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87.
-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41.
-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685.
- ^ [4]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37.
治疗内急外弛的方剂
- 川乌酒
风,身如角弓反张,口噤不语。用法用量:上药泻于铛内急搅,以绢滤取汁,酒微温,服1小盏。若口不开者,拗...
- 泄毒汤
拼音:xièdútāng《外科真铨》卷上:方名:泄毒汤组成:银花1两,茯苓1两,米仁1两,前仁3钱,...
- 防风饮
拼音:fángfēngyǐn明·方贤着《奇效良方》:防风饮:处方:防风(去叉)、当归(切焙...
- 决明益阴丸
和诸药,黄柏助肾水,知母泻相火为使。此盖益水抑火之药也,内急外驰之病并皆服之。摘录:《原机启微》卷下...
- 泽兰汤
两,麻仁4两,桑根白皮(锉)4两。主治:伤中,胸内急痛,咳嗽呕血,时寒时热,小便黄赤。用法用量:每服...
- 更多治疗内急外弛的方剂
内急外弛相关药物
- 活血镇痛胶囊
头昏、乏力现象,2~5天后渐正常。【禁忌】1、颅内急性出血性疾病患者禁用;2、孕妇忌服。【注意事项】...
- 注射用盐酸多柔比星(速溶)
柔比星剂量已证实是致命的。这些剂量可导致24小时内急性心肌衰竭和严重的骨髓抑制,且用药后10-15天...
- 更多内急外弛相关药物
治疗内急外弛的穴位
- 中极
穴居人身之中,为元气之根本与最为重要之处,且能治内急不通诸病。《千金要方·序例》以心为中极,言其居于...
- 气原
穴居人身之中,为元气之根本与最为重要之处,且能治内急不通诸病。《千金要方·序例》以心为中极,言其居于...
- 气鱼
穴居人身之中,为元气之根本与最为重要之处,且能治内急不通诸病。《千金要方·序例》以心为中极,言其居于...
- 膀胱募
穴居人身之中,为元气之根本与最为重要之处,且能治内急不通诸病。《千金要方·序例》以心为中极,言其居于...
- 玉泉
穴居人身之中,为元气之根本与最为重要之处,且能治内急不通诸病。《千金要方·序例》以心为中极,言其居于...
- 更多治疗内急外弛的穴位
古籍中的内急外弛
- 《证治准绳·杂病》:[第七册七窍门上]目
缩细小,徒损无益,终莫之悟,愚之甚也。倪仲贤论内急外弛之病曰∶阴阳以和为本,过与不及,病皆生焉。急者...
- 《原机启微》:[卷之下]附方
柏助肾水,知母泻相火为使。此盖益水抑火之药也。内急外弛之病,并皆服之。川芎行经散治目中青,如物伤状,...
- 《审视瑶函》:[卷二]七情五贼劳役饥饱之病
柏助肾水。知母泻相火为使。此盖益水抑火之药也。内急外弛之病。并皆治之。加减地黄丸(治男妇肝虚热积。上...
- 《审视瑶函》:[卷二]内急外弛之病
行。故目之上下睫之外者。宽纵而不收也。上下睫既内急外弛。故睫毛皆倒而刺里。睛既受刺。则深赤生翳。此翳...
- 《目经大成》:[卷之二八十一证]倒睫三十六
、或风霜,全不禁忌。致风邪深入,久而不瘳。然后内急外弛,皮宽弦紧,睫渐拳倒,未免泪出。频频拭擦不已,...
- 更多古籍中的内急外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