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经鼻额窦底切除术

目录

1 手术名称

内镜下lothrop手术

2 别名

内镜下经鼻额窦底切除术;经鼻内镜Lothrop术式

3 分类

耳鼻喉科/鼻和鼻窦手术/内镜下鼻腔、鼻窦手术

4 ICD编码

22.4105

5 概述

内镜下经鼻额窦底切除术是改良的Lothrop手术,即切除额窦中部的底,中隔的上部和额窦中隔,建立一个宽畅的有骨性支撑的额窦引流通道(图9.4.17.5-1)。该手术保留了侧方骨壁,使通道中部不易塌陷,额窦骨壁和鼻额管后壁黏膜的保留保证了通道的通畅。而传统的Lothrop手术易出现中部塌陷和引流通道峡窄而使手术失败。内镜经鼻手术还有无面部瘢痕,不损害前额感觉,可以同时处理前组筛窦病变的优点。但手术区域与筛骨水平板,额叶脑膜,筛前动脉和眶内容邻近,即使在内镜下操作,鼻内额窦底也不易观察。特别是解剖标志不清时,如中鼻甲在以往手术中被切除,手术难度大。因此,完成该手术要有一定的经验。

6 适应症

内镜下lothrop手术适用于:

1.慢性额窦炎,经保守治疗和内镜下额窦切开术无效。

2.额窦黏液囊肿。

3.鼻外额窦手术失败(如骨成形额窦填塞术和Lynch额筛切除术)。

4.额窦骨折,累及鼻额引流。

7 术前准备

1.详细的前鼻镜和内镜检查。

2.鼻窦冠状位和水平位CT扫描。

3.准备30°和70°内镜,常规内镜手术器械,45°或60°吸割器钻和切削头。

8 麻醉和体位

患者取仰卧位,全麻。1%丁卡因肾上腺肾上腺素棉片黏膜表面麻醉及收缩鼻甲。

9 手术步骤

1.切除鼻丘、钩突上部和前筛气房  可用咬钳和切削钻,方法同额窦口扩大术。

2.定位额隐窝  完成前一步骤后可用弯吸引器头探入额窦口,以确定额窦口位置。如鼻额管口狭窄(<4mm),无法插入导管,或鼻内正常解剖标志缺失(中鼻甲已被切除)定位困难,为了安全地施行额窦切开术和经额窦开口插入导管,可以在眉下穿刺、扩张后,用微型环钻于眉尖下打孔后插入冲洗管冲水定位额窦口位置(图9.4.17.5-2)。

3.切除中隔前上部  中隔前上部于两侧额隐窝间,鼻额峡之前。用镰状刀、正向和反向咬钳切除中隔前上部,止于中鼻甲前端(图9.4.17.5-3)。切除后有利于扩大术野,窥视双侧额隐窝和额窦底,并可从一侧操作,对侧观察。

4.拓宽额窦底术野  清除两侧额隐窝间黏膜,中隔残缘可为解剖标志。

5.磨除额窦底  用有冲水系统的吸割钻磨沿一侧鼻额管口向前磨除额窦底的骨质,并向对侧扩展磨除对侧额窦底的骨质。应尽量向前磨除鼻额管和额窦底的骨质至保留一层薄骨板。手术后鼻内额窦底开放约10mm×20mm。磨除额窦底的骨质时应保留鼻额管和额窦后壁黏膜以期术后黏膜生长顺利,防止引流口狭窄(图9.4.17.5-4)。

6.应用各种手术钳,如长颈钳或筛窦咬钳,在25°或70°内镜下,可以经额窦底造口在直视下切除额窦内息肉或黏液囊肿(图9.4.17.5-5)。

10 术后处理

1.酌情填塞鼻腔,额窦内不需填塞或放置扩张管。

2.手术前后全身应用抗生素。

3.手术后第2天可以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2~3次/d。

4.同其鼻内镜手术一样,定期随访,在内镜下清理术腔,清除血块、假膜和囊泡及息肉,连续2个月以上。

11 述评

1.脑脊液鼻漏。

2.额窦炎复发。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