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吸虫肉芽肿切除术

目录

1 拼音

nǎo xuè xī chóng ròu yá zhǒng qiē chú shù

2 英文参考

resection of brain schistosomal granuloma

3 手术名称

脑血吸虫肉芽肿切除术

4 分类

神经外科/脑寄生虫病手术

5 ICD编码

01.5928

6 概述

世界上流行的血吸虫包括:曼氏血吸虫(schistoma Mansoni)、埃及血吸虫(schistoma haematobium)和日本血吸虫(schistoma Japonicum),后者在菲律宾和我国长江流域均有流行。

脑型日本血吸虫占日本血吸虫病的1.24%~4.29%,主要有肿瘤型和粟粒样结节型两种,两者约8∶1。肿瘤型病变主要是虫卵在脑内沉积的结果,多位于单一脑叶,单发;粟粒状结节型则散在大脑表面,1个脑叶或2个脑叶以上。虫卵到达脑内途径尚无一致结论,可能有以下途径:①虫卵直接来自寄生于颅内静脉窦(如侧窦)内的成虫,虫卵通过吻合支进入顶叶脑组织;②虫卵来自寄生在门静脉系统的成虫,虫卵通过门静脉与体静脉吻合支→未闭的心房卵圆孔→左心→动脉系统入脑;③虫卵由椎静脉至脑内,脊椎静脉与腹腔、胸腔及盆腔静脉有丰富的吻合支,且无静脉瓣,门脉系统压力增高时,虫卵通过吻合支进入椎静脉而达脑部。脑型血吸虫以大脑中动脉分布区最常见,有一组78例手术病例,病变位于大脑半球者占83.33%。各脑叶分布依次为顶叶、额顶叶、顶枕叶、额顶颞叶,小脑占12.82%(图4.6.4-1,4.6.4-2)。

7 适应症

脑血吸虫肉芽肿切除术适用于:

1.脑型血吸虫经过正规内科治疗后,脑损害症状和体征继续加重,经CT和MRI证实脑内有脑瘤型占位病变。

2.血吸虫病人有颅内压增高,影像学提示有占位性病变,不能排除其他性质病变。

3.脑型血吸虫病人癫痫发作频繁,药物难控制发作,抗血吸虫治疗无效,影响工作和生活。癫痫灶EEG定位明确,适于手术切除。

4.弥散性粟粒样病变,水肿广泛,保守治疗效果不佳,为降低颅内压、保存视力和预防脑疝,可行外减压术。

8 禁忌症

本病急性期,脑内尚未形成局限性病变,或伴全身弥散性病变,不适宜手术。

9 术前准备

1.术前必须有正确的定位诊断。对病变的部位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术前应详加分析,以便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争取获得最好的显露,尽可能地避开颅内重要结构,增加手术的安全性和争取良好的效果。

2.皮肤准备,手术前1天先用肥皂及水洗净头部,手术当日晨剃光头发。也可在手术前夕剃头。

3.手术当日晨禁食。

4.术前晚可给苯巴比妥0.1g口服,以保证安静休息。术前1h再给苯巴比妥0.1g,阿托品0.4mg或东莨菪碱0.3mg肌注。

10 麻醉和体位

气管内插管全麻。依病灶部位选择手术体位。

11 手术步骤

1.按照CT或MRI提示的病变部位,做一相应的皮骨瓣。

2.脑瘤型者,硬脑膜剪开后,可见病变处脑皮质色泽发黄,脑回失去正常形态,有时尚能见到粟粒状小结节,触之较坚硬。肉芽肿病变黄白色,质地中等,多位于灰、白质间,少数可位于白质深部,包块可达鸡蛋大小。切开可见干酪样坏死物质和肉芽组织相间。识别病变范围后,如距功能区较远,沿病变与正常脑皮质相交处,双极电凝软膜和血管并剪开,将肿块样病变切除,妥善止血。如果以癫痫为主要症状,术前经EEG定位,在皮质电图监测下切除癫痫灶。粟粒结节型因弥散在一个或多个脑叶,常无法切除,如脑水肿较重则需行外减压术治疗。

3.肿瘤型病变切除后,如脑压不高,严密缝合硬脑膜,骨瓣复位,分层缝合头皮。骨瓣下如放引流物,24h拔除。

12 术中注意要点

病变在非功能区应力争全切,病变邻近功能区或侧裂部位,切除范围以不损害重要功能为度。

13 术后处理

脑型血吸虫多伴有其他部位血吸虫病变,像对其他寄生虫一样,术后应系统进行抗血吸虫治疗,直到虫卵孵化和直肠粘膜病理检查阴性后再停药。术前抽搐的病人,病灶切除后仍需继续服用抗癫痫药,待发作停止和EEG检查正常后再减量或停药。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