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结核瘤

目录

1 拼音

nǎo jié hé liú

2 概述

脑结核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结核桿菌后形成的一种肉芽肿样病变。常继发于身体其他部位结核。解放后,全国展开了结核病的群众性防治,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目前我国结核的发病率已大为降低,脑结核瘤的发病率为1.4%,占颅内占位病变4%左右。可发生于颅内任何部位,位于幕下较幕上者多,多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男女发病率无显著差异。临床上脑结核瘤分二型:1.全身型:伴有其他器官活动性结核,如肺、淋巴结甚至全身粟粒样结核,常伴有结核性脑膜炎,全身情况差,一般预后差。2.局限型:临床主要表现为癫痫发作、颅内高压症状,手术治疗效果较好。

3 临床表现

1.全身型:

(1)咯血、咳嗽、发热、盗汗、消瘦等结核征象。 (2)伴骨与关节结核,胸壁与颈淋巴结核慢性脓瘘等表现或结核性脑膜炎表现。 (3)颅内压增高征象及小脑功能失调症状:病人有头痛,呕吐及视乳头水肿,局限性脑损害症状,眼震、肢体共济失调等表现。

2.局限型:

(1)表现有低热、盗汗、消瘦、血沉快等结核征象。 (2)颅内高压症状和局限性脑损害症状,表现头痛、呕吐及视乳头水肿、偏瘫、失语,癫痫发作,小脑损害症状如眼震,肢体共济失调。

4 诊断

1.病史有慢性消瘦、低热、盗汗、全身营养不良、咯血、咳嗽等症状,以及头痛、呕吐、视物模糊、一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行走不稳和癫痫发作等表现。

2.体查,有视力和视野改变、眼底水肿或有偏瘫、偏侧感觉障碍、失语和小脑体征。

3.检查身体其他部位有结核,如X线摄片示胸部结核,骨关节结核等。

4.血沉加快。

5.腰椎穿刺,一般可进行,测量压力常有压力增高,检查脑脊液白细胞数和蛋白,糖氯化物定量等,显示蛋白量增多,细胞数增多以单核细胞为主,糖含量减少。

6.颅骨X线摄片,除颅内压增高征象外,偶见结核瘤钙化。

7.头颅CT扫描和磁共振成像,显示病变的大小。

5 用药

1.使用结核药联合或单独治疗结核。

2.如颅内压增高者,使用降低颅内压药物(如呋喃苯胺酸、甘露醇)。

3.地塞米松原则不用,如颅内压增高严重可酌情使用。

4.手术治疗者,术前术后均抗结核治疗。

5.使用抗癫痫药治疗或预防癫痫发作(如苯妥英钠、卡马西平)。

6.全身支持治疗

6 治疗

1.全身型:先行抗结核药治疗。

2.局限型:手术切除颅内病源。

3.术前1—2周和术后用抗结核药治疗3—6个月。

7 辅助检查

1.疑本病局限型,检查专案以基本检查为主。头颅CT扫描可明确病变部位、数量、大小等情况,为手术治疗提供依据。

2.全身型者,应了解其他部位否存在结核,可行胸部摄片检查、肝胆胰B超检查等。

3.必要时可选MRI检查。

4.如无头部CT或MRI检查,可选择SPECT检查或颅脑超声检查或脑血管造影检查,其中脑血管造影可定位。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