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拼音
mù xuàn
2 英文参考
dazzled[21世纪英汉汉英双向词典]
dizzy[21世纪英汉汉英双向词典]
swimming[朗道汉英字典]
dizziness[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dizziness[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3 定义
目眩(dizziness)为症状名[1]。出《黄帝内经灵枢·大惑论》。又称“眼花”[2]。指自觉眼前发黑,视物昏花晃动,看不清楚的表现[3]。可见于耳源性眩晕,前庭神经炎,晕动病等疾患[1]。
4 目眩的病因病机
目眩多由肝肾精血不足,或肝阳风火、痰浊上扰所致[1]。《诸病源候论·目眩候》:“目者五脏六腑之精华,宗脉之所聚也。筋骨血气之精,与脉并为目系,系上属于脑,若腑脏虚,风邪乘虚随目系入于脑,则令脑转而目系急,则目眴而眩也。”
5 目眩的治疗
可根据病因分别选用滋补肝肾、补养气血、平肝熄风、化痰降逆等法治之。
6 参考资料
-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58.
-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 ^ [3]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学名词(2013)[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治疗目眩的穴位
- 承光
此穴居头顶,承受阳光,故名承光。承光穴主治头痛,目眩,呕吐烦心,目视不明,鼻塞,多涕,癫痫,眩晕,鼻...
- 头维
经的五谷精微由头维穴分送头之各部。主治偏正头痛,目眩,迎风流泪,眼睑??动,视物不明,目痛,喘逆烦满...
- 颡大
隅角,穴在头之额角部位,故名头维。主治偏正头痛,目眩,迎风流泪,眼睑??动,视物不明,目痛,喘逆烦满...
- 前顶
之前方,故名前顶。前顶穴主治头面疾患等:如头痛,目眩,头风,顶中痛,面赤肿,瘈疭,高血压,鼻炎,眩晕...
- 天满
主治头面五官、神志及气虚下陷等疾患:如头风,头痛目眩,耳聋,耳鸣,目不能视,鼻塞,鼻衄,口噤不开,角...
- 更多治疗目眩的穴位
治疗目眩的方剂
- 追风散
两)麝香(另研.一两)功能主治:治诸风上攻,头疼目眩,鼻塞声重,皮肤瘙痒,口角牵引,妇人血风,及一切...
- 固本明目汤
石2钱。功能主治:瞳孔散大症。两眼瞳孔大如豆,头目眩晕,视物忽明忽暗,如在云雾中。用法用量:水煎服...
- 耳聋左慈丸
清热,益气平肝之功效。主治肾水不足,虚火上升,头眩目晕,耳聋耳鸣。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淡盐汤送下。...
- 镇肝熄风汤
头目眩晕,目胀耳鸣,脑部热痛,心中烦热,面色如醉,或时常噫气,或肢体渐觉不利,口角渐形歪斜;甚或眩晕...
- 酸枣仁汤
作用。歌诀:酸枣仁汤治失眠,川芎知草茯苓煎;虚烦眩晕心悸汗,养血安神除热烦。出处:《金匮要略方论》...
- 更多治疗目眩的方剂
治疗目眩的中成药
- 耳聋左慈丸
清热,益气平肝之功效。主治肾水不足,虚火上升,头眩目晕,耳聋耳鸣。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淡盐汤送下。...
- 牛黄降压丸
压丸的适应证:1.眩晕。症见头晕目眩,头痛脑胀,目赤口苦,烦躁不安,失眠多梦,胸闷心悸,口渴喜饮,...
- 白避瘟散
效主治:功能清暑散风,通窍解毒。主治夏令暑热,头目眩晕,呕吐恶心,饮酒过度,晕车晕船,蝎螫虫咬。用...
- 局方牛黄清心丸
主治:清心化痰,镇惊祛风。用于风痰阻窍所致的头晕目眩、痰涎壅盛、神志混乱、言语不清及惊风抽搐、癫痫。...
- 清火片
能与主治:清热泻火,通便。用于咽喉肿痛,牙痛,头目眩晕,口鼻生疮,风火目赤,大便不通。用法与用量:...
- 更多治疗目眩的中成药
目眩相关药物
- 脑立清丸
功能主治】平肝潜阳,醒脑安神。用于肝阳上亢,头晕目眩,耳鸣口苦,心烦难寐。【规格】每10丸重1.1克...
- 通天口服液
痛,症见头部胀痛或刺痛、痛有定处、反复发作、头晕目眩、或恶心呕吐、恶风。【规格】每支装10毫升【用法...
- 盐酸哌唑嗪片
在首次服药或加量后第一日应避免驾车和危险的工作。目眩可发生于体位由卧位变为立位时,缓慢起床可避免。此...
- 盐酸哌唑嗪片
在首次服药或加量后第一日应避免驾车和危险的工作。目眩可发生于体位由卧位变为立位时,缓慢起床可避免。此...
- 盐酸异丙肾上腺素注射液
有:口咽发干、心悸不安;少见的不良反应有:头晕、目眩、面潮红、恶心、心率增速、震颤、多汗、乏力等。【...
- 更多目眩相关药物
古籍中的目眩
- 《医学入门》:[内集·卷一经络]经穴起止
三寸动脉,举手以鼻取之。针入三分,禁灸。主泣出,目眩,瘿气,喘逆,不食,疟疾,卒中恶邪飞尸,余同中府...
- 《针灸资生经》:[针灸资生经第六]目眩
通谷、治头重目眩。善惊引鼽衄。颈项痛。目KTKT。(铜)神庭、(见鼻涕。)上关、(见螈。)涌泉、、(...
- 《普济方·针灸》:[卷十一针灸门]目眩
治头重。目眩。善惊。引鼽衄。颈项痛。目KTKT(资生经)。穴通谷治目眩。穴神庭上关涌泉束骨鱼际大都治...
- 《普济方》:[卷四十七头门]风头眩(附论)
诊其脉洪大而长者风眩。又得阳脉浮者。暂起风眩也。目眩久不瘥。则变为癫。方鸱头酒(出千金方)治风头眩转...
- 《太平圣惠方》:[卷第二十二]治头风目眩诸方
夫头风目眩者。由血气虚。风邪入脑。而牵引目系故也。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血急治头风目眩。心胸痰...
- 更多古籍中的目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