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词条:木通七叶莲 (最后修订于2009/12/8 0:36:05)[共227字]
摘要:别名假荔枝、鸭脚莲、土牛藤、七叶莲[广东、广西]来源为木通科野木瓜属植物鸭脚莲(尾叶野木瓜)Stauntoniahexaphylla(Thunb.)Decne.var.urophyllaHand.-Mazz.和野木瓜S.chinensisDC.,以根或全株入药。夏秋采集,洗净切片晒干备用。性味甘、温。功能主治散瘀止痛,利尿消肿。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各种神经性疼痛,水肿,小便不利,月经不调。用法用量3~5钱。注意孕妇忌服。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查看全文
相关文献:
- 实用中草药原色图谱(一)
0、厚朴11、地枫皮12、黑老虎根13、海风藤14、五味子15、樟木根16、荜澄茄17、檫树18、三叶青藤19、川木通20、牡丹皮21、白头翁22、莲子23、八角莲24、淫羊藿25、木黄连26、木通七叶莲27、大血藤28、粪箕笃29、金果榄30、宽筋藤31、圆叶马兜铃32、山蒟33、鱼腥草34、三白草35、延胡索36、板蓝根37、匍伏堇38、瓜子金39、虎耳草40、马齿苋41、石莽草42、火炭母
- 关木通伤肾被叫停,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取消关木通药用标准
关木通伤肾被叫停,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取消关木通药用标准朱玉 新华社北京6月17日电含关木通的龙胆泻肝丸可能导致肾损害的说法已有定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日发出通知,要求各生产企业将龙胆泻肝丸中的关木通(马兜铃科)置换为木通,取消关木通的药用标准。 含关木通的龙胆泻肝丸是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1999年公布的第一批国家非处方药品。今年2月,新华社曾就其可能导致尿毒症而连续报道。 据了解
- “白木通”误用为“关木通”导致肾损害.
早在1997年,由于一剂中药复方药在日本导致肾损害案件,天津中医学院院长张伯礼教授和博士马红梅等人开始在全国最早展开了针对关木通毒性的研究,并完成国内第一份实验报告。实验结果证实,由关木通组成的复方药可造成肾脏损害,并发现了关木通清热利湿的作用并不明显以及肾脏受损的机理。1998年,天津中医学院向国家药典委员会建议,在2000年药典修改中增加关木通损害肾脏的内容,意见被采纳。为什么使用千百年的验方
- 药物分析---木通的鉴别
木通是常用中药,由于来源不同,其所含化学成分各异,功能及毒性也有所不同,需认真鉴别。目前使用最广的是关木通,其次是川木通。此外,尚有木通科植物木通、三叶木通或白木通等在部分地区作木通用。 一、原植物鉴别: 1.木通 为木通科植物木通、三叶木通或白木通的藤茎,均为正品木通。此三者均为落叶木质缠绕藤本,长3~15m。 (1)木通主产于华东地区。掌状复叶,小叶片5,倒卵形或椭圆形,长3~6cm。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取消关木通药用标准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取消关木通药用标准 龙胆泻肝丸事件新进展 新华社北京6月17日电(记者朱玉)含关木通的龙胆泻肝丸可能导致肾损害的说法已有定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日发出通知,要求各生产企业将龙胆泻肝丸中的关木通(马兜铃科)置换为木通,取消关木通的药用标准。 含关木通的龙胆泻肝丸是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1999年公布的第一批国家非处方药品。 据了解,关木通与木通虽只有一字之差,但药
- 木通皂甙
[中文名称]木通皂甙[英文名称][别 名][化学名称][分子式][分子量][物理性质][成分分类][药理作用]1.利尿作用木通皂甙对大鼠、小鼠有利尿及使尿酸与电解质Na+、CI-排泄增加的作用。2.其他作用木通皂甙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一定抑制作用,能延长环己巴比妥钠所致小鼠睡眠时间,并有解热与较弱的镇痛作用,但无抗惊厥作用,并使离体肠管收缩;此外还有缓泻与缩瞳作用,但对植物神经系统影响较小。木通皂甙
- 川木通与关木通的鉴别
□刘翠昌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2005年版《中国药典》已不再收载关木通作为药用,因关木通中含一种为“马兜铃酸”的成分,该成分若长期或大剂量服用,不但可以损害肾脏,导致肾功能衰竭,而且能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目前药材市场发现川木通中掺关木通销售,应注意鉴别。 植物来源 川木通为毛茛科植物小木通或绣球藤的干燥藤茎。 关木通为马兜铃科植物东北马兜铃的干燥藤茎。 性状鉴别 1.川木通直径2~3
- 巴戟天伪品(2)——白木通(Baimutong)
巴戟天伪品(2)——白木通(Baimutong) [来源] 木通科(Lardizabalaceae)植物白木通Akebiatrifoliata(Thunb.)Koidz.var.australis(Diels)Rehd.或三叶木通Akebiatrifoliata(Thunb.)Koidz.的干燥根皮。 [性状] 不规则片状,半卷筒状或类卷筒状,长5-60mm,厚1-5mm;外表面黄棕至棕褐
- “关木通”将禁入中成药
“关木通”将禁入中成药 就广大读者所关心的“龙胆泻肝丸可能导致肾损害”一事,据药监局有关人士透露:含“马兜铃酸”的“关木通”,将不再出现在中成药中,含“关木通”的药物将被禁止生产。 医生:我们没有危言耸听 对龙胆泻肝丸可能导致肾损害事件,为记者提供新闻线索的大夫们表示,我们言出有据,也没有危言耸听。 对新华社的报道,有关部门的回应说只收到15例因此药导致的不良反应报告。但北京中日友好医院此类
- 关于取消关木通药用标准的通知
关于取消关木通药用标准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局: 为保证人体用药安全,解决历史上木通品种的混用问题,我局根据对关木通及其制剂毒副作用的研究情况和结果分析以及相关本草考证,决定取消关木通(马兜铃科)的药用标准。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凡生产龙胆泻肝丸(含浓缩丸、水丸)、龙胆泻肝胶囊(含软胶囊)、龙胆泻肝颗粒、龙胆泻肝片的企业务必于2003年4月30日前将处方中的关木通替换
- 复方配伍减低关木通肾毒性的实验研究
2007年01月04日中医杂志2006Vol.47No.9P.694-6977(石家庄)为了观察含关木通的传统复方导赤散对大鼠的急性、慢性肾损伤,探讨其配伍、剂量、用药时间与关木通肾毒性的相关性。研究者用关木通、导赤散水煎液,分别以关木通每日6g/kg、12g/kg、24g/kg不同剂量给大鼠连续灌胃7天(急毒实验)和每日4g/kg连续灌胃给药12周(慢毒实验),观察各组大鼠肾功能及肾组织形态学变
- 关于取消关木通药用标准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局:为保证人体用药安全,解决历史上木通品种的混用问题,我局根据对关木通及其制剂毒副作用的研究情况和结果分析以及相关本草考证,决定取消关木通(马兜铃科)的药用标准。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凡生产龙胆泻肝丸(含浓缩丸、水丸)、龙胆泻肝胶囊(含软胶囊)、龙胆泻肝颗粒、龙胆泻肝片的企业务必于2003年4月30日前将处方中的关木通替换为《中国药典》2000年版2002年增补
- 木通散百十一
方剂组成木通去节,青皮,萝卜子炒,茴香,川楝子取肉用巴豆半两同炒黄去巴豆,各一两.滑石另研,莪朮,木香,各半两主治功效凡男子妇人胁肋苦痛作者见解右为细末.每服三钱,不拘时,用葱白汤调服,甚者不过三服作者:张景岳
- 关木通
关木通 关木通(备注链接:含“关木通”的药物被禁止生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取消关木通药用标准) CaulisAristolochiaeManshuriensis (英)ManshurianAristolochiaStem 别名 马木通、万年藤、淮木通。 来源 为马兜铃科植物木通马兜铃AristolochiamandshuriensisKom.的茎藤。 植物形态 大藤本。茎直径可达1
- 龙胆泻肝丸均含“关木通”
龙胆泻肝丸均含“关木通” 本报讯近日多家媒体集中报道了知名中成药龙胆泻肝丸因含有“关木通”而引发肾功能衰竭的消息。那么福州药店销售的龙胆泻肝丸是否含有“关木通”呢? 昨日,记者走访了福州鼓屏路、井大路、东大路、福新路等十几家药店,发现各药店均有销售龙胆泻肝丸,除了福州金象中药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龙胆泻肝丸没有标示药品成分外,其他制药厂均标明其主要成分含有“关木通”。 为此,就“关木通”哪些成分
- 木通
木通 木通 CaulisAkebiae (英)AkebiaStem 别名 八月扎。 来源 为木通科植物三叶木通Akebiatrifoliata(Thunb.)Koidz.的木质茎藤。 植物形态 落叶木质藤本。三出复叶;小叶卵圆形、宽卵圆形或长卵形,先端钝圆、微凹或具短尖,边缘浅裂或波状;叶柄长6~8cm。花序总状,腋生,长约8cm;花单性;雄花生于上部,雄蕊6;雌花花被片紫红色,具6个
- 关木通
中药名称关木通(备注链接:含“关木通”的药物被禁止生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取消关木通药用标准)拼音名Guanmutong英文名CAULISARISTOLOCHIAEMANSHURIENSIS来源本品为马兜铃科植物东北马兜铃AristolochiamanshuriensisKom.的干燥藤茎。 秋、冬二季采截,除去粗皮,晒干。性状本品呈长圆柱形,稍扭曲,长1~2m,直径1~6cm。 表面灰黄
- 含“关木通”的龙胆泻肝丸可能导致肾损害患者慎用.
知名中成药龙胆泻肝丸最近被北京多家医院肾内科大夫提请患者慎用,原因是这些医院近年内不断接诊因服用龙胆泻肝丸而导致肾损害,甚至发展到尿毒症的病人。医生们认为,龙胆泻肝丸导致尿毒症的原因是,药中的关木通成份含马兜铃酸,马兜铃酸导致肾病。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肾内科1998年10月收治第一例马兜铃酸肾病病人,已有100多例此类患者住入,其中最多的就是服用龙胆泻肝丸导致的肾损害病人;北京协和医院、北京朝阳医院等
- 木通中毒致急性肾衰1例报告
木通是临床上常用的一味中药,具有利尿、通乳等功效。虽早已有过量服用木通引起肾损害的报道,但都缺乏详尽的临床研究,更无系统观察。自从1993年比利时人Vanberweghen等报道“中草药肾病”后[1],国内学者对木通中毒造成肾脏损害研究深入,才引起临床医师重视。为提高对木通中毒肾损害的认识,现将我院收治确诊的病例报告如下。1病历摘要患者,女,32岁,朝鲜族。因治疗肾结石服用排石汤(含木通20g)2
- 关木通栽培技术
关木通为马兜铃科植物东北马兜铃(AristolochiamanshuriensisKom.)的干燥藤茎。性寒、味苦。有清心火、利小便、通经下乳功能。主治心烦、尿赤、水肿、热淋涩痛、白带、经闭乳少、湿热痹痛。 东北马兜铃主产于吉林、黑龙江、辽宁,山西、陕西、甘肃也有少量分布。 (一)形态特征 为多年生缠绕性木质大型藤本植物,藤茎呈长圆柱形,稍扭曲,茎长8-10米,最长者可达30米。节部稍膨大。
- 会引起肾损害,含“关木通”的药物将被禁止生产
会引起肾损害,含“关木通”的药物将被禁止生产 记者26日就广大读者所关心的“龙胆泻肝丸可能导致肾损害”一事采访了医生、患者和国家药监局有关人士。据药监局有关人士透露:含“马兜铃酸”的“关木通”,将不再出现在中成药中,含“关木通”的药物将被禁止生产。 医生:我们没有危言耸听致病者数量不少 对龙胆泻肝丸可能导致肾损害事件,为记者提供新闻线索的大夫们表示,我们言出有据,也没有危言耸听,因龙胆泻肝丸
- 《炮炙全书》:[卷第二草之属]木通
甘、辛、淡,微寒。去粗皮,切片,细而白者佳。《炮炙全书》
- 《滇南本草》:[第二卷]木通、风藤草
\r木通\pb8.bmp\r,一名风藤草根。味淡平,性平。泻小肠经实热,即效。清利水道,功效最良。能消水肿,通利五淋白浊,小便癃闭玉关,并治暴发火眼疼痛等症。风藤草尖不拘多少。用潮纸包定,于子母火内微炮,挤汁点目内,要将灰去净。(又方)治尿结,小儿尿结更良。风藤草尖,用新鲜者,不拘多少,捣汁去渣,点水酒服之,良效。──务本卷三风藤草,气味甘、苦,性平。主治一切风痒,筋骨疼痛,补血、和血、散血、疏风
- 《本草分经》:[原例(次序略经更定)足太阳膀胱]木通
见小肠寒。《本草分经》清姚澜公元1644-1911年
- 《脚气治法总要》:[脚气治法总要卷下]木通散
治脚气服补药太多小便不通淋闭脐下胀当归槴子仁芍药甘草炙(一本作生用)赤茯苓去皮木通各二两右为散每服三钱水一大盏煎至七分去滓服之《脚气治法总要》宋董汲公元960-1279年
- 《临症验舌法》:[下卷方略]滋水清肝饮去柴胡加生地木通方
熟地(四两)山药(二钱)萸肉(二钱)丹皮(钱半)茯苓(钱半)泽泻(钱半)枣仁(一钱)白芍(二钱)山栀(钱半)当归(二钱)生地(三钱)木通(钱半)按∶上原方主治肾水不足,肝火上炎,以致吞酸吐酸,胁痛头眩,口苦咽干,大便艰涩,小水短赤等症。盖取地黄丸之探原而不隔于中;取生地黄汤之降火而不犯于下,真从来所未及也。凡舌见赤色而干燥,属心脏血虚火盛者,济生归脾汤去木香,加丹皮、麦冬主之。《临症验舌法》清杨云
- 《妇人大全良方》:[卷之七妇人两胁胀痛方论第十七]木通散
治胁肋苦痛偏效。并心下、胁肋,并小腹牵引痛者皆主之。木通(去皮节)青皮(去白)川楝子(去皮核,各一两)(以上三味,用巴豆半两炒黄,去巴豆不用)萝卜子(炒)舶上茴香(一两,炒)莪术木香滑石(各半两)上为细末,煎葱白,酒调三钱,一服愈。甚者不过再服。《妇人大全良方》南宋·嘉熙元年陈自明公元1237年
- 《本草害利》:[小肠部药队〔泻小肠猛将〕]木通
(见心部)《本草害利》清凌奂公元1644-1911年
- 《杨氏家藏方》:[卷第十水气蛊胀方一十五道]木通散
治胁肋刺痛、膨胀、小便赤涩,及大便不利,或作浮肿。紫苏梗木通陈橘皮(去白。以上三味各二两)甘草(一两,炙)上件咀。每服三钱,水一盏入生姜三片,枣一枚,灯心十茎,同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杨氏家藏方》宋杨倓公元960-1279年
- 《本草分经》:[原例(次序略经更定)手阳明大肠]木通
见小肠寒。《本草分经》清姚澜公元1644-1911年
- 《儒门事亲》:[卷十二火门]黄连木通丸
治心经蓄热,夏至则甚。黄连(二两)木通(半两)上为末,生姜汁打面糊和丸。每服三十丸,食后,灯心汤下,日三服。《儒门事亲》金张从正公元1127年—1279年
- 《妇人大全良方》:[卷之八妇人淋沥小便不通方论第一]木通散
木通榆白皮瞿麦穗大麻仁滑石(各一两)贝齿葵子白茅根(各二两)甘草(半两)上为粗末,每服五钱。水煎,空心温服。治妇人小便卒淋沥。石韦散。《妇人大全良方》南宋·嘉熙元年陈自明公元1237年
- 《杨氏家藏方》:[卷第二十杂方五十八道]木通丸
治耳聋。(以下耳聋方。)磁石(三两,赤、醋淬九次)石菖蒲远志(去心)破故纸(炒。三味各一两)木通(半上件为细末,用葱白汁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至四十丸,煎通草汤送下,食前《杨氏家藏方》宋杨倓公元960-1279年
- 《鸡峰普济方》:[卷第八肝肾]木通茴香丸
治小肠气膀胱气疼痛不可忍者川楝子(五个只取肉)青橘皮茴香(各一两)木通(一握三茎)巴豆(五十个)上件同炒黄不用巴豆入海金沙一钱滑石一钱半同研匀每服一大钱热酒调下立效《鸡峰普济方》宋张锐公元960-1279年
- 《鸡峰普济方》:[卷第二香港脚]木通丸
治香港脚服补药太过小便不通淋闭脐下胀当归栀子仁芍药甘草赤茯苓(各一两)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通口服不以时《鸡峰普济方》宋张锐公元960-1279年
- 《本草撮要》:[卷一草部]【木通】
味甘淡。入手足太阳经。功专通滞。得琥珀、茯苓泻火利水。汗多禁用。古名通草。今市所售。味苦。不知何故。俟考。《本草撮要》清陈其瑞公元1644-1911年
- 《本草崇原》:[卷中本经中品]木通
气味辛平,无毒。主除脾胃寒热,通利九窍血脉关节,令人不忘,去恶虫。(木通《本经》名通草,茎中有细孔,吹之两头皆通,故名通草。除士良撰《食性本草》改为木通,今药中复有所谓通草,乃是古之通脱木也,与此不同。始出石城山谷及山阳,今泽潞、汉中、江淮、湖南州郡皆有,绕树藤生,伤之有白汁出,一枝五叶,茎色黄白,干有小大,伤水则黑,黑者勿用。)木通藤蔓空通,其色黄白,气味辛平,禀土金相生之气化,而通关利窍之药也
- 《本草易读》:[本草易读卷五]木通百五十四
古名通草。古方所用,即今之木通;而俗间所谓甘,淡,无毒。入心、肝、膀胱诸经。利水通淋,止渴退热,安心除烦,通经下乳。耳聋鼻塞之滞,喉痹咽肿之疾。通草治同。生石城山谷及阳城。正二月采干。泽、潞、汉中、江淮、湖南亦有之。藤生,蔓大如指,其茎干大者径三寸。一枝五叶,颇类石苇,又似芍药,三叶相对。夏秋紫花,亦有白花者。结实如木瓜,食之甘美。导赤散木通生地炙草竹叶治心热尿赤。(诸方第一。)《本草易读》清汪讱
- 《冯氏锦囊秘录》:[杂症痘疹药性主治合参卷三十七草部上]木通
古名通草。禀清秋之气,兼得土之甘淡,故其味辛甘而淡,气平味薄寒也,降也,阳中阴也,入足少阴、太阳,亦入手少阴、太阳。能助西方秋气下降,故利小便并专泻气滞。木通,甘淡轻虚,上通心包,降心火,清肺热,泻小便火郁不散,利膀胱水闭不行,消痈疽作痛,疗脾疽嗜眠,解烦哕,开耳聋,出声音,通鼻塞,行经下乳,催产堕胎,开关导格湿热,利关节血脉,通九窍五淋,乃心胞、小肠、膀胱三经之药。凡肺受热邪,则气化之源绝而寒水
- 《秘传外科方》:[李防御五痔方]木通散
人参(一钱)斑蝥(炒,去壳、足、翅)鹤虱大黄牡蛎()枳壳(各等分)荜澄茄(半两)丁香(少许)上为末,糯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丸,煎砂糖汤下。此药恐不可用。《秘传外科方》
- 《药性切用》:[卷之二中草部]小木通
甘淡辛寒,入心、小肠经。降火利水,为热淋尿痛专药。妊妇勿用。《药性切用》
- 《药鉴》:[新刻药鉴卷之二]木通
气寒,味甘淡,无毒,阳中阴也。气惟寒,故能泻小肠之火。味惟甘淡,故能利小便之窍。去皮用之。《药鉴》明杜文燮公元1368-1644年
- 《奇效良方》:[卷之十一]木通散
治热病小便不通,或淋沥疼痛。木通琥珀(别研,各一两)赤芍药枳实(麸炒)茅根甘草(炙,各半两)上咀,每服四大钱,水一中盏,煎六分,去滓,不拘时温服。《奇效良方》明·成化六年董宿公元1470年
- 《轩岐救正论》:[卷之三药性微蕴]赤苓猪苓泽泻木通
前药利水宣湿。称有功。亦惟手足太阳二经。病积热壅滞经络。或兼痰湿水邪。用之相宜。若真藏为患。精血已亏。神力日耗。虚火燎原。假热混真者纵悉纯补。尚嫌不济。倘加渗利。愈竭真阴矣。按本草有谓久服泽泻。令人目盲。有谓苓不水澄而令眼障。有谓苓泻兼用。而令真水暴竭。即立斋亦极言泽泻久服导损真阴。令人无子。虽先生固常用八味。六味亦必斟酌于多寡之间每见圆机绝识之士不泥古人之方亦未始不用古人之方之意也。《轩岐救正论
- 《本草新编》:[卷之五(羽集)]木通
木通,即葡萄根也。味苦涩,气微寒。入膀胱。逐水气,利小便。亦佐使之药,不可不用,而又不可多用。多用泄人元气。或疑木通利水,去滞气,亦有益之品,何先生谓是泄人元气?曰∶木通利水,何异于猪苓,但嫌其苦寒损胃,非若淡泻之无害也。胃气既伤,元气必耗,故用之为佐使,则有功无过。倘多用之为君,则过于祛逐,元气必随水而走,安得不耗哉。《本草新编》清·公元1644-1911年陈士铎
- 《仙传外科集验方》:[增添别本经验诸方治痈疽发背]木通散
治痈疽诸发气壅,大小便不通。木通黄芩大黄土瓜根漏芦甘草朴硝(各二钱)栀子仁(三钱)上咀,水煎,温服,以利为度。《仙传外科集验方》元末明初赵宜真公元1382年
- 《本草分经》:[原例(次序略经更定)手厥阴心包]木通
见小肠寒。《本草分经》清姚澜公元1644-1911年
- 《妇人大全良方》:[卷之二十三产后诸淋方论第五]木通散
治产后小便不通。木通散。木通大麻仁葵子滑石槟榔枳实甘草(各半两)上为粗末,每服三大钱。水盏半,煎至七分,去滓温服。《妇人大全良方》南宋·嘉熙元年陈自明公元1237年
- 《汤液本草》:[卷之四草部]木通
气平,味甘。甘而淡,性平,味薄,阳也。无毒。《象》云∶主小便不利,导小肠热。去皮用。《心》云∶通经利窍。《本草》云∶除脾胃寒热,通利九窍血脉关节,令人不忘;散痈肿诸结不消,堕胎,去虫。《汤液本草》元王好古公元1298年
-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之三香港脚总治]木通散
治香港脚服补药太过,小便不通,淋闭,脐下胀。当归栀子仁(炒)赤芍药赤茯苓甘草(生,各一两)上为散。每服三钱,水一盏,煎七分,去滓服。《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陈言公元1174年
- 《本草备要》:[草部]木通
虚。上通心包,降心火,清肺热(心火降。则肺热清矣),化津液(肺为水源,肺热清,则津液化,水道通),下通大、小肠,膀胱,导诸湿热由小便出(故导赤散用之。凡利小便者,多不利大便,以小水愈通,大便愈燥也。木通能入大肠,兼通大便),通利九窍,血脉关节。治胸中烦热,遍身拘痛(杨仁斋云∶遍身隐热、疼痛拘急、足冷,皆伏热伤血。血属于心,宜木通以通心窍,则经络流行也),大渴引饮(中焦火),淋沥不通(下焦火,心与小
- >>点此搜索更多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