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概述
目昧为症状名[1]。出《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昧通昧,即目昏[1]。
目昏(blurred vision)为症状名[1]。见《素问玄机原病式》。又名眼昏(《黄帝素问宣明论方》卷十四)、目昧(《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目昏昧(《审视瑶函》)、目瞀(《医宗必读》卷六)、目暗不明[1]、眼暗(《备急千金翼方》卷十一)、眼阉[1]、目茫茫(《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八)、目𥇀𥇀(王焘《外台秘要》卷二十一)、目䀮䀮[1]、视物䀮䀮(《银海精微》)、视物模糊[2]。指视物模糊不清楚的表现[2][3]。
4 目昧的病因病机
《黄帝内经灵枢·大惑论》:“五脏六府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如久病虚羸,气血两亏;肝肾不足,精血暗耗;心营亏损,神气虚乏;脾胃虚弱,运化失调;情志不舒,肝失条达;气滞血瘀,玄府闭塞;风、火、痰、湿等上扰清窍,以及头眼部外伤,均可使眼失去五脏六腑精气的正常濡养,以致目昏[1]。
此外,风、火、痰、湿上扰清窍以及眼外伤等均可致目昏。
5 目昧的治疗
如久病虚羸,气血两亏,宜用八珍汤加减;若心营亏损,神气虚乏者,宜用补心汤加减化裁。若情志不畅,肝失条达者,宜用柴胡疏肝散加减;若肝肾不足,精血暗耗者,宜用一贯煎加减;若气滞血瘀,玄府闭塞者,宜用血府逐瘀汤加减。
6 参考资料
-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58.
-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 ^ [3]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学名词(2013)[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治疗目昧的穴位
- 目瞳子
拼音:mùtóngzǐ英文:概述:目瞳子为经穴别名,即瞳子髎。见《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瞳子髎为...
- 目外眦
thus;outercanthus;人体部位名·目外眦:目外眦(outercanthus)为人体部...
- 鱼尾
穴名。出《银海精微》。在眼外眦横纹尽处。一说“在目上眉外尖。”(《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定位:经...
- 瞳子髎
乙经》。别名目外眦(《黄帝内经素问·气府论》),目瞳子(《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后曲(《外台秘...
- 前间
乙经》。别名目外眦(《黄帝内经素问·气府论》),目瞳子(《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后曲(《外台秘...
- 更多治疗目昧的穴位
治疗目昧的方剂
- 荠莱粥
。补虚健脾,明目止血。主水肿,吐血,便血,尿血,目赤目暗。现用于乳糜尿,视网膜出血,老年性浮肿,慢...
- 拨光散
:枯白矾5分,铜青3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目疾,累服凉药不愈,两目蒸热有如火熏,赤而不痛,红...
- 明目解毒汤
连、谷精草、连翘、芍药、车前、土麻仁、甘草。主治:麻风目昏、目赤、目斜。用法用量:加生姜2片为引。...
- 葱尖簿荷汤
g处方:葱尖7茎,薄荷5分,菊花5分。功能主治:目伤风赤肿。用法用量:煎薄荷、菊花熟,泡葱碗内,乘...
- 起睫汤
诊;二目下胞睫毛倒入年余,刺痛流泪,羞明难睁,右目视物不真。检查:双目下胞皮宽弦紧,睫毛倒入,右重...
- 更多治疗目昧的方剂
治疗目昧的中成药
- 安脏汤
7个,甘草1两,荆芥3钱。功能主治肝叶倒置所致两目无恙,而视物皆倒置。用法用量水煎3大碗,顿服之,...
- 安魂散
钱。功能主治补土泻火,消痰逐邪。主肺气虚而中邪,目见鬼神,口出胡言,或说刀斧砍伤,或言弓矢射中,满...
- 艾曲散
拼音:àiqǔsǎn处方艾曲1升(生),干姜1两,细辛1两,椒目1两,附子1两,桂1两。制法上为细末...
- 菊乐消渴灵片
茯苓、天花粉、石膏、红参、黄连、牡丹皮粉(325目)。加入由地黄、五味子、麦冬、黄芪、枸杞子经提取...
- 艾烟丸
粟米粥和,以艾烟熏之,为丸如鸡头子大。功能主治赤目。用法用量每用1丸,以绵裹井花水浸,点眼。摘录《...
- 更多治疗目昧的中成药
目昧相关药物
- 复方氯化钠滴眼液
本品为眼科用药类非处方药药品。【适应症】干眼症,眼睛疲劳,戴隐形眼镜引起的不适症状和视物模糊(眼分泌...
- 清热明目茶
【功能主治】清热祛风,平肝明目。用于头眩、头痛、目赤目糊。【规格】每袋重3克【用法用量】连袋用开水...
- 乙醇
肤。【禁忌症】【注意事项】本品有刺激性,避免接触眼睛。也不能用于破损皮肤及糜烂或有渗液的部位。本品易...
- 除疤膏
意事项】1.本品为外用药,禁止内服。2.切勿接触眼睛、口腔等黏膜处。皮肤破溃处禁用。3.哺乳期妇女、...
- 肌醇烟酸酯软膏
注意事项】对合并感染的冻疮应向医师咨询。避免接触眼睛和其他黏膜(如口、鼻等)。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用...
- 更多目昧相关药物
古籍中的目昧
- 《玉机微义》:[卷二十九眼目门]论目昏赤肿翳膜皆属于热
原病式曰目昧不明目赤肿痛翳膜皆疡皆为热也及目膜俗谓之眼黑亦为热也或平白目无所见者热气郁之甚也或言目昧...
-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六十一眼科]病机
《内经》曰∶诸热瞀螈,冒昧气逆冲上,目昧不明,诸痛疮痒皆属于火。河间云∶目昧不明,目赤肿痛,翳膜疡皆...
- 《原机启微》:[附录]论目昏赤肿翳膜皆属于热
《原病式》曰∶目昧不明,目赤肿痛,翳膜疡,皆为热也。及目膜,俗谓之眼黑,亦为热也。或平白目无所见者,...
- 《黄帝素问直解》:[卷之八]至真要大论第七十四篇
,不可反侧,嗌干面尘,腰痛,丈夫疝,妇人少腹痛,目昧疡,疮痤痈,蛰虫未见,病本于肺。太冲绝,死不治。...
- 《证治准绳·杂病》:[第七册七窍门上]目
此风胜目昏也。四曰燥。经云∶阳明司天,燥淫所胜,目昧伤。治以苦热是也。经云∶肝虚则目KTKT无所见,...
- 更多古籍中的目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