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蛎丸

目录

1 拼音

mǔ lì wán

2 《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二:牡蛎丸

2.1 处方

牡蛎粉30克 阿胶22.5克(捣碎,炒令黄燥)当归22.5克(锉,微炒)芎藭22.5克 续断22.5克 鹿茸22.5克(去毛,涂酥,炙令微黄)干姜22.5克(炮裂,锉)代赭30克 赤石脂30克 甘草7.5克(炙微赤,锉)

2.2 制法

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2.3 功能主治

补肾养血,敛血固冲。治妇人血海虚损,月水不断。

2.4 用法用量

空腹时,以温酒送下30丸。

2.5 摘录

《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二

3 《仁斋直指》卷十:牡蛎丸

3.1 处方

圆白半夏30克(汤洗十次,每个作2片,以木猪苓去皮60克为粗末,同半夏慢火炒黄,放地出火毒一宿)

3.2 制法

上药半夏末,用木猪苓末煅过,与牡蛎粉30克同研为细末,以山药糊为丸,如梧桐子大,留木猪苓养药,瓷器密收。

3.3 功能主治

治精气不禁,白浊梦遗。

3.4 用法用量

每服刃丸,用茯苓煎汤送下。

3.5 摘录

《仁斋直指》卷十

4 《圣惠》卷九十八

4.1 方名

牡蛎丸

4.2 组成

牡蛎粉1两,肉苁蓉1两(酒浸1宿,刮去皱皮,炙令干),磁石1两(烧,醋淬7遍,细研,水飞过),山茱萸1两,黄耆1两(锉),熟干地黄1两,沉香1两,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怀香子1两,丁香1两,石斛1两(去根,锉),干姜1两(炮裂,锉),巴戟1两,桂心1两半,槟榔1两半,附子2两(炮裂,去皮脐),吴茱萸1两(酒浸7遍,焙干微炒)。

4.3 功效

暖水脏,益元气。

4.4 主治

虚损,小便滑数。

4.5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空心以盐汤送下,渐加至40丸。

4.6 制备方法

上为末,以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5 《圣惠》卷七

5.1 方名

牡蛎丸

5.2 组成

牡蛎2两(烧为粉),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狗脊1两,白龙骨2两(烧过),椒红1两(微炒),泽泻1两,韮子1两(微炒),鹿茸2两(去毛,涂酥炙微黄),肉苁蓉2两(酒浸1宿,刮去皴皮,炙令干)。

5.3 主治

膀胱虚冷,肾气衰微,小便滑数,白浊。

5.4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前以温酒送下。

5.5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6 《圣惠》卷七十二

6.1 方名

牡蛎丸

6.2 组成

牡蛎粉1两,阿胶3分(捣碎,炒令黄燥),当归3分(锉,微炒),芎3分,续断3分,鹿茸3分(去毛,涂酥炙令微黄),干姜3分(炮裂,锉),代赭1两,赤石脂1两,甘草1分(炙微赤,锉)。

6.3 主治

妇人血海虚损,月水不断。

6.4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前以温酒送下。

6.5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7 《直指》卷十

7.1 方名

牡蛎丸

7.2 组成

圆白半夏1两(盪洗10次,每个作2片,以木猪苓去皮2两为粗末,同半夏慢火炒黄,放地出火毒一宿,不用木猪苓),煅过厚牡蛎粉1两。

7.3 主治

精气不禁,白浊,梦遗。

7.4 用法用量

留木猪苓养药,瓷器密收。每服30丸,茯苓煎汤送下。

7.5 制备方法

同为末,以山药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8 《普济方》卷三十三引《卫生家宝》

8.1 方名

牡蛎丸

8.2 组成

石亭脂(研,生用)、牡蛎(用醋浸少时,生用)、青盐、龙骨(真者,饭上蒸1次)各等分。

8.3 主治

中年以后,肾气虚冷,梦遗泄精,小便白浊。

8.4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盐汤盐酒送下。见效即住服。

8.5 加减

中年以下,去石亭脂。

8.6 制备方法

上为末,以青盐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9 《圣济总录》卷九十六

9.1 方名

牡蛎丸

9.2 组成

牡蛎(火煅)3分,独活(去芦头)3分,狗脊(去毛)3分,肉苁蓉(酒浸,切,焙)1两,龙骨半两。

9.3 主治

膀胱虚寒,小便数。

9.4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食前盐汤送下。

9.5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10 方出《证类本草》卷二十引《经验方》,名见《普济方》卷二九一引《直指》

10.1 方名

牡蛎丸

10.2 组成

牡蛎(用炭1秤,煅通赤,取出于湿地上,用纸衬出火毒1宿)4两,玄参3两。

10.3 主治

一切丈夫、妇人瘰疬。

10.4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早、晚食后、临卧各以酒送下。药将服尽,疬子亦除根本。

10.5 制备方法

上为末,以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11 《圣惠》卷二十九

11.1 方名

牡蛎丸

11.2 组成

牡蛎1两半(烧为粉),龙骨1两半,续断1两,肉苁蓉2两(酒浸1宿,刮去破皮,炙干),远志1两(去心),黄耆1两(刮锉),鹿茸1两(去毛,酥涂,炙微黄),桂心半两,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天门冬1两半(去心,焙),熟干地黄2两。

11.3 主治

虚劳,四肢羸劣,手足多疼,小便数,心神烦。

11.4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及晚食前饮下。

11.5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12 《圣惠》卷五十三

12.1 方名

牡蛎丸

12.2 组成

牡蛎1两(烧为粉),鹿茸2两(去毛涂酥,炙令微黄),黄耆1两半(锉),土瓜根1两,人参1两(去芦头),桂心半两,白茯苓1两半,熟干地黄1两,龙骨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12.3 主治

痟肾,小便滑数,虚极羸瘦。

12.4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及晚食前以清粥饮送下。

12.5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13 《医学六要·治法汇》卷七

13.1 方名

牡蛎丸

13.2 组成

牡蛎。

13.3 主治

月水不止,众药不应者。

13.4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调醋艾汤送下。

13.5 制备方法

火煅研细,和醋为丸,再煅红候冷,研细出火毒,以醋调艾末,熬成膏,为丸,如梧桐子大。

13.6 附注

本方原名牡蛎散,与剂型不符,据《济阴纲目》改。

14 《普济方》卷四十一引《护命方》

14.1 方名

牡蛎丸

14.2 组成

牡蛎(火焙,细研)、萆薢、续断、益智子(去皮)、石斛(去根)、芎、牛膝(酒浸,切,焙)、狗脊(去毛)、五味子、石硫黄(另研)、山茱萸、巴戟天(去心)、龙骨各等分。

14.3 主治

小肠虚寒,小便频数,便下久而有膜,如乳酪状。

14.4 用法用量

每服40丸,空心盐汤送下。小便止即已,不必再服。一方杵为末,入盐煎,空心频频服,不止,再炼蜜丸服。

14.5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15 《圣济总录》卷九十五

15.1 方名

牡蛎丸

15.2 组成

牡蛎3两(白者,盛瓷合子内,更用盐末1两盖头铺底,以炭火约5斤烧半日,取出,研如粉),赤石脂3两(捣碎醋拌匀湿,于生铁铫子内,慢火炒令干,研如粉)。

15.3 主治

小便失禁。

15.4 用法用量

每服15丸,空心盐汤送下。

15.5 制备方法

上二味,再同研匀,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16 《圣济总录》卷一八七

16.1 方名

牡蛎丸

16.2 组成

牡蛎(煅,醋淬7遍)4两,白术(锉,炒)1两,干姜(炮)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乌头(炮裂,去皮脐)1两。

16.3 功效

补益。

16.4 主治

丈夫元脏衰惫,小便白浊,妇人血脏虚冷,赤白带下。

16.5 用法用量

每服20-30丸,空心、食前,丈夫盐汤送下,妇人炒姜酒送下。

16.6 制备方法

上为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17 《圣济总录》卷一七八

17.1 方名

牡蛎丸

17.2 组成

牡蛎1两(煅),黄连1两(去须),黄柏1两(去粗皮,炙),龙骨1两,赤石脂1两,人参1两,甘草(炙)1两。

17.3 主治

小儿热痢。

17.4 用法用量

1-2岁儿每服3丸,4-6岁儿5丸,米饮送下,空心、午后各1服。

17.5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麻子大。

18 《圣惠》卷七十三

18.1 方名

牡蛎丸

18.2 组成

牡蛎1两(为粉),禹余粮1两(烧,醋淬7遍),白芷3分,白石脂1两,乌贼鱼骨1两(烧灰),干姜3分(炮裂,锉),龙骨1两,桂心3分,瞿麦3分,川大黄3分(锉碎,微炒),石韦半两(去毛),白蔹半两,细辛半两,白芍药1-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黄连半两(去须),附子3分(炮裂,去皮脐),当归3分(锉,微炒),白茯苓3分,黄芩3分,钟乳粉1两,白垩1两。

18.3 主治

妇人胞中诸病,漏下不绝。

18.4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前温酒送下。

18.5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19 《圣济总录》卷五十九

19.1 方名

牡蛎丸

19.2 组成

牡蛎(煅研)1两,赤石脂(研)1两,栝楼根1两,肉苁蓉(酒浸1宿,切焙)1两,黄连(去须)3分,土瓜根(锉)3分,黄芩(去黑心)3分,知母(焙)3分,泽泻3分,天门冬(去心,焙)3分,鹿茸(去皮毛,酒浸,炙)3分,五味子3分,桑螵蛸(麸炒)3分,熟干地黄(焙)1两半。

19.3 主治

消中,食已即饥,手足烦热,背膊疼闷,小便稠浊。

19.4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煎陈粟米饮送下,日3夜1。

19.5 制备方法

上十四味,十二味为末,与别研二味和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20 《千金》卷四

20.1 方名

牡蛎丸

20.2 组成

牡蛎4两,大黄1斤,柴胡5两,干姜3两,芎2两半,茯苓2两半,蜀椒10两,葶苈子5合,芒消5合,杏仁5合,水蛭半两,虻虫半两,桃仁70个。

20.3 主治

妇人月水久不通,令人乍寒乍热,羸瘦盗汗,或加咳嗽,不欲饮食。

20.4 用法用量

每服7丸,日3次。

20.5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