麋茸丸

目录

1 拼音

mí róng wán

2 处方

麋角屑500克(以酥拌炒微黄)熟干地黄90克 巴戟 黄耆(锉)牛膝(去苗)人参(去芦头)独活 萆薢(锉)白茯苓 桂心 肉苁蓉(酒浸一宿,去皱皮,炙)附子(炮裂,去皮、脐)泽泻 续断 芎藭 槟榔 防风(去芦头)当归(锉,微炒)鹿角胶(捣碎,炒令黄燥)白蒺藜(微炒,去刺)各30克

3 制法

上药捣罗为末,以生地黄汁300毫升、酒300毫升相和,入酥300毫升,煎成膏,和诸药末。若硬,即用炼蜜同和,捣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4 功能主治

治五脏虚损,腰脚疼痛,须发早白,容颜憔悴。

5 用法用量

空腹时以温酒下30丸,加至40丸。

6 摘录

《太平圣惠方》卷九十八

7 《普济方》卷二二六引《圣惠》

7.1 方名

麋茸丸

7.2 组成

麋茸2两(去毛,涂酥,炙微黄),腽肭脐(酒洗,微炙)1两,巴戟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肉苁蓉(酒浸1宿,刮去粗皮,炙干)1两,石斛1两(去根,锉),泽泻1两,远志(去心)1两,山茱萸1两,续断1两,天麻1两,五味子1两,酸枣仁(微炒)1两,茴香子(微炒)1两,柏子仁1两,桂心3分,白茯苓3分,蛇床子3分,菟丝子1两(酒浸1宿,晒干,别捣罗为末),杜仲(去粗皮,炙微黄,锉)3分,枳壳(茯炒微黄,去瓤)3分,芎半两,当归半两,萆薢(锉)半两,牛膝1两半(去苗),汉椒半两(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出汗,拣净)。

7.3 功效

益下元,暖水脏,调三焦,利腰脚。

7.4 主治

虚损,风冷气。

7.5 用法用量

每服40丸,空腹及晚食前以温酒送下。

7.6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8 《洪氏集验方》卷三

8.1 方名

麋茸丸

8.2 组成

麋茸(火烧去毛,簿切酥涂,炙)4两,当归(去芦,酒浸1宿,焙干)2两,鹿茸(火烧去毛,薄切,酥涂,炙)2两,鹿角胶(麸炒)2两,大黑附子(炮,去皮脐)2两,沉香2两(不见火,好者),肉苁蓉(酒洗,薄切,焙干)3两,牛膝(去芦,酒浸1宿,焙干)2两,熟干地黄(酒洗,焙干)3两,赤石脂1两(真者),破故纸(酒浸1宿,炒)2两(一方有麝香2两),阳起石1两半(夜间用瓷罐子盛,以酒2升,煮1宿,水洗焙干,乳钵研如粉)。

8.3 功效

大补益元脏。

8.4 主治

妇人风虚劳冷,一切诸痰。或风寒邪气留滞经络,气血冷涩,不能温润肌肤;或风寒客于腹内,则脾胃冷弱,不能g消水谷;或肠虚受冷,大便时泄;或子脏挟寒,月水不调,乍多乍少,或月前,或月后,或淋沥不断或闭不通,百节痠疼,头顶作痛,相应脐、腹、腰、腿痛,(??)不仁。

8.5 用法用量

每服30粒,渐加40-50粒,温酒、盐汤吞下,空心、日午服之。

8.6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用酒、蜜各等分,熬成稠膏子,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8.7 用药禁忌

绝忌羊肉。

9 《本事》卷二

9.1 方名

麋茸丸

9.2 组成

麋茸1两(治如鹿茸,无麋茸以鹿茸代),舶上茴香半两(炒香),菟丝子(酒浸晒干,用纸条子同碾取末)1两。

9.3 主治

肾经虚,腰痛不能转侧。

9.4 用法用量

每服30-50丸,空心温酒、盐汤送下。

9.5 制备方法

上为末,以羊肾2对,法酒煮烂,去膜,研如泥,用上药为丸,如梧桐子大,阴干如肾膏,少入酒糊佐之。

9.6 各家论述

《本事方释义》:麋乃泽兽也,气味甘温,入足少阴;菟丝子气味甘平,入脾肾;舶上茴香气味辛温,入肝肾;羊内肾气味辛甘温,入足少阴。此虽肾虚腰痛,必有水气阴湿之邪相感而起,故补肾药中必兼补脾之药。

10 《圣济总录》卷九十一

10.1 方名

麋茸丸

10.2 组成

麋茸(酒浸,去毛,炙黄色)1两半,肉苁蓉(酒浸,去皴皮,焙干)1两半,菟丝子(酒浸1宿,别捣)3分,巴戟天(去心)半两,牛膝(去苗,酒浸,锉碎)3分,桂(去粗皮)3分,甘草(炙,锉)1两,山茱萸半两,枸杞子3分,五味子3分,干姜(炮)3分,人参3分,赤石脂1两,柏子仁(微炒)3分,泽泻3分,细辛(去苗叶)半两,白茯苓(去黑皮)3分,远志(去心)1两半,枳壳(麸炒,去瓤)半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熟干地黄(焙)3分,石斛(去根)3分,山芋3分,白术3分。

10.3 功效

倍筋力,令人能食,充肌肤,益颜色。

10.4 主治

虚劳脱营,气血消夺,形体日减,少气失精,多惊健忘。

10.5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空心温酒送下,渐至30丸。

10.6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11 《圣惠》卷九十八

11.1 方名

麋茸丸

11.2 组成

麋茸3两(去毛,涂酥,炙微黄),雄蚕蛾(隔纸微炒)1两,桂心1两,桑螵蛸(微炒)1两,远志(去心)1两,菟丝子(酒浸3日,晒干,别捣为末)1两,阳起石(酒煮半日,细研,水飞过)1两,肉苁蓉(酒浸1宿,刮去皱皮,炙干)1两,钟乳粉1两,山茱萸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蛇床子1两,黄耆(锉)1两。

11.3 主治

下元虚冷,五劳七伤,阳气衰弱,腰脚无力,虚劳羸损。

11.4 用法用量

每日服30丸,空心及晚食前以温酒送下。

11.5 制备方法

上为末,入阳起石等,都研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12 《圣惠》卷二十七

12.1 方名

麋茸丸

12.2 组成

麋茸2两(去毛,涂酥,炙令微黄),鹿茸1两(去毛,涂酥,炙微黄),干熟地黄2两,牛膝2两(去苗),人参1两(去芦头),白茯苓1两,桂心1两,五味子1两,巴戟1两,菟丝子1两(酒浸3日,焙干,别捣为末),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肉苁蓉1两(酒浸1宿,刮去皱皮,炙令干),汉椒半两(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山茱萸1两,薯蓣1两,车前子1两,远志1两(去心),蛇床子1两。

12.3 主治

虚劳不足,肾脏伤绝。

12.4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及晚食前温酒送下。

12.5 制备方法

上为末,取白羊肾10只,去筋膜,细切烂研,用好酒5升,慢火熬成膏,入前药末为丸,如梧桐子大。

13 《圣济总录》卷一八六

13.1 方名

麋茸丸

13.2 别名

地黄煎

13.3 组成

麋茸(去毛,酥炙)2两,枸杞子3两,茯神1两半,人参1两半,干姜(炮)2两,桂(去粗皮)半两,远志(去心)3分。

13.4 功效

补虚治心,强力益志。

13.5 用法用量

每日服10丸,食前盐酒送下,加至20丸。

13.6 制备方法

上为末,取地黄汁1升,和捣令匀,丸如梧桐子大。

13.7 附注

地黄煎(《普济方》卷二二二)。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