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针疗法

目录

1 拼音

miàn zhēn liáo fǎ

2 英文参考

Face acupuncture

3 注解

面针疗法是针刺疗法之一。指针刺面部特定穴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于1960年始见报道。该法穴位以《灵枢·五色》中面部视诊部位为主要依据,并将之分为额区、鼻区、眼区、口区、耳区、颧区和颊区,每区均有面针专穴(或单或双)。其适应范围较广,凡针刺疗法的适应症均可使用,对神经衰弱、高血压、痹症、哮喘等效果更好。还可以用于针刺麻醉。

面针疗法是我国医务工作者在祖国医学通过观察面部皮肤色泽的变化来诊断疾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面针疗法的适用范围极其广泛,凡体针所能治疗的病症,应用面针也多能奏效。如主治各种痛症、胃肠疾患、缺乳等,还可应用于针刺麻醉。它确定面部有24个穴位,其中额至上唇正中有7个单穴,鼻、眼、口旁、颧部及颊部有17对双穴(如图)。

面针的选穴除按中医理论辨证选穴外,还多根据穴位敏感点来探查选穴。探索敏感点的方法,一般可用压痛法或用经络测定仪在与病变部位相应的区域附近进行探查,遇到的压痛点就是敏感反应点。施术时用0.5~l寸毫针徐徐刺入,针刺的角度和方向应根据穴位所在的部位而确定,一般额、鼻、口旁多用斜刺或横刺,颊部可以直刺,并可根据需要采用透穴法。针刺得气后,留针10~30分钟,每隔5~10分钟捻针一次。在作面针麻醉时,可持续捻针,或用电针。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