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肌抽搐茎乳孔热凝术

目录

1 拼音

miàn jī chōu chù jīng rǔ kǒng rè níng shù

2 英文参考

thermocoagulation to the stylomastoid foramen for facial tics

3 手术名称

面肌抽搐茎乳孔热凝术

4 分类

神经外科/颅神经疾病手术

5 ICD编码

04.2 02

6 概述

经皮射频热凝神经破坏术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展的一种新技术,Hori(1981)等将其用以治疗面肌抽搐,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此法的优点为:①针尖刺入茎乳孔后可先用电刺激确定电极所在位置,从而可有选择地破坏引起面肌抽搐的神经束。②用射频温控定量破坏法破坏面神经主干,通过控制热凝的温度、时间、电极粗细及形态等可较精确地确定组织损坏灶的范围,且不超过100℃,不引起组织炭化、粘连及术后出血。这样可提高手术安全性,为选择性制造可控制的病灶创造了条件,较乙醇注射法易于控制,且完全可靠(图4.8.4-1)。

7 适应症

面肌抽搐茎乳孔热凝术适用于不能开颅进行显微神经血管减压,且无其他治疗方法,又能耐受术后面肌瘫痪的病人。术后虽仍可产生一定程度的面肌瘫痪,但如控制得当,多不致产生永久性面瘫和其他并发症。

8 手术步骤

茎乳孔穿刺的方法与 “面肌抽搐茎乳孔乙醇注射”法同,一般针尖刺入茎乳孔后应注意患侧面部肌力改变。有时针尖刺入后立即出现面瘫,说明针尖距面神经太近,造成机械性神经损伤,应将针拔出2~3mm,待数分钟后,面肌肌力恢复,再继续进行治疗,效果较好。如拔针后面瘫不恢复,表明神经损伤较重,应待数日后面瘫恢复,如仍有面肌抽搐,再行治疗(图4.8.4-2~4.8.4-4)。

如穿刺满意,便可插入头端带有微型热敏电阻的射频电极,使其尖端3~5mm显露于穿刺针外,通入每秒60次的方波电流进行刺激。一般于0.5~1.5V电刺激时出现面肌收缩,表明电极已在神经附近,但以0.8~1.2V能引起面肌收缩为电极最适宜的位置。电压小于0.8V,说明电极距神经太近,热凝可致神经严重损伤,面瘫不易恢复。电压超过2V仍无反应,表示二者相距甚远,应重新穿刺。

根据Kempe(1980)的解剖学研究,面神经总干的纤维在走行中虽不断旋转变位,但在茎乳孔水平一般多可分为3束:①支配口轮匝肌的神经束位于前内侧,电刺激时可引起闭口、唇前伸和吹口哨等动作;②支配眼轮匝肌的神经束位于前外侧,电刺激可引起眼睑闭合等动作;③支配表情肌(包括额肌、皱眉肌、上唇方肌、口角降肌、颈阔肌等)的神经束多位于后方,电刺激可引起抬眉、皱眉、口角上提或下降、鼻唇沟加深或颈阔肌收缩等。如采用电极较小,还可对上述3个不同神经束加以区别,以便根据病人面肌抽搐的特点,对相应神经束加以重点破坏。以期在控制面肌抽搐的同时得以尽可能地保留其他面肌的收缩功能,减轻面肌瘫痪。

热凝温度的调节:开始时采用45~50℃低温,这样只形成可逆性神经毁损灶,如无面肌瘫痪,可逐渐升高至60~70℃,以制作永久性毁损灶。每次热凝时间10~15s,不可超过30s,并随时根据面瘫的情况中断热凝,以免瘫痪过重不易恢复。抽搐停止而无面瘫者,极易复发。抽搐停止且有轻度面瘫者,既不影响外观且效果持久最为理想。其中以眼肌的情况最易掌握。在治疗时可将肌力分为6级:0级,不能闭眼,全瘫;1级,仅有闭眼动作;2级,闭眼露白(球结膜);3级,闭眼露缝;4级,能闭眼但力弱;5级,正常。多数病人肌力达3~4级时,面肌抽搐即可完全停止。少数病人接近3~4级,抽搐仍未控制也应停止治疗。这些病人常于2~3天后抽搐停止,可能为神经及周围组织水肿所致。少数抽搐控制不满意者,于1周后重复治疗。

9 并发症

与乙醇注射法相同,最常见者为周围性面瘫,但较乙醇注射易于控制、故程度较轻。控制面瘫发生的关键在于适当掌握毁损面神经的程度。只要操作适当,在治疗中不断观察面部肌力的变化,在适当时间停止热凝,这样即使术后出现一定程度的面瘫,亦可逐渐恢复。

面肌抽搐茎乳孔热凝术的另一缺点为易于复发,一般术后遗留面瘫越轻者表示神经毁损程度轻,术后复发率高,故治疗时应掌握在出现轻度面瘫时为好。此外,由于本法操作简单,病人痛苦少,疗效可靠安全,虽有复发亦可重复治疗。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